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坐拥书城意未足(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季羡林著的《坐拥书城意未足(精)》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刻思考的科学研究作风,值得我们体悟。

本书中,季羡林先生所发表的一些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的学风建设、学习态度等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如季羡林先生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对聘请外国教授的建议、对外语教学方法的见解等,都可以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内容推荐

季羡林著的《坐拥书城意未足(精)》主要收录的是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写作和治学的文章。第一辑为“半亩方塘一鉴开”,是他对读书的意见和看法,以及部分书评、读后感;第二辑为“一语天然万古新”,是关于写作的态度、技巧的阐释;第三辑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是对治学态度和学术研究的思考,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季羡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也就能够明白季羡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越,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

目录

第一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坐拥书城意未足

 藏书与读书

 我的书斋

 我最喜爱的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开卷有益

 跨世纪的中国人该读什么书

 《中外文学书目答问》序

 就像人每天必须吃饭一样

 丢书

 读朱自清《背影》

 推荐《吴宓与陈寅恪》

 推荐十种书

 推荐《学人》杂志

 一九九四年我常读的一本书——《陈寅恪诗集》

 我和东坡词

第二辑 一语天然万古新

 推荐“世界经典散文新编”

 推荐黄宝生译作《摩诃婆罗多》

 推荐《林徽因文集·文学卷》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

 与人类文明》读后感

 读《敬宜笔记》有感

 观潘维明摄影集《中国农家》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读马元材著《秦史纲要》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我的处女作

 救救小品文

 漫谈散文

 写文章

 文章的题目

 作文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翻译要有点功利目的

 翻译的危机

 封笔问题

 《季羡林选集》跋

 《季羡林散文集》自序

第三辑 宝剑锋从磨砺出

 《世界散文精华》序

 《赋得永久的悔》自序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自序

 《长歌当啸》序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重视文化交流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

 的气魄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满招损,谦受益

 我的考证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我和外国文学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

 我和外国语言

 大学外语教学法刍议

 我们应该多学习外国语言

 论聘请外国教授

 可怕的隔膜

 论所谓大一共同必修科目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漫谈梵文研究

 学外语

 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

 和可能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新日知录》之九

试读章节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古老的事情,我们常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变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越积越多,而禽兽似乎没有这种本领。

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还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人出来了,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被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的“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1997年4月8日(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坐拥书城意未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季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12272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201621980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7
15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