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君、曾大兴主编的《广府文化(第3卷第3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系统研究广府文化的论文集,着重介绍了广府地区的古村落与古建筑。本书对广府地区的民俗、广府语言文学、广府音乐与教育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重点研究了广府的古村落,对广府地区的建筑特点、村落布局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读者认识和研究岭南古村落发展脉络、岭南建筑风格等颇有借鉴意义。
图书 | 广府文化(第3卷第3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纪德君、曾大兴主编的《广府文化(第3卷第3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系统研究广府文化的论文集,着重介绍了广府地区的古村落与古建筑。本书对广府地区的民俗、广府语言文学、广府音乐与教育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重点研究了广府的古村落,对广府地区的建筑特点、村落布局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读者认识和研究岭南古村落发展脉络、岭南建筑风格等颇有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辑 广府古村落研究 广东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广府地区古村落的乡土景观营造策略 广府地区古村落文化元素探微及其复兴实践 ——以佛山顺德碧江古村落为例 论广府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以佛山古村落为例 论古村落活化与旅游开发的几个重要问题 广府古村落保护模式举隅 广府民居肇昌堂私家园林的再生之梦 佛山与广州古村落中的状元村、文会里及魁星踢斗 水与佛山古村落文明 守望精神的家园 寻找心灵的归宿 ——关于花都古祠堂的调研报告 横沙村的文化保护与有效利用 小洲村的保护和开发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风物的再创造 ——以悦城龙母祖庙与三水大旗头村为例 使命与责任:海珠区民协对古祠堂的抢救工作 社区影像:互联网时代社区/古村落营造的影像参与 中国古村落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和原因 第二辑 广府民俗研究 传统村落与乞巧民俗文化 以重塑价值为手段推动乞巧的活化传承 从乡俗到非遗:佛山“官窑生菜会”的传承、衍变与再生 波罗诞:从国家祭祀到民间庆典的下移 花都元宵节灯习俗文化初探 第三辑 广府语言文学研究 《洪秀全演义》创作意图阐析 清末粤方言与广府文化 ——以《教话指南》为中心 启蒙与浪漫:西风东渐对苏曼殊文学创作之影响 第四辑 广府音乐与教育研究 沙湾“私伙局”粤乐演奏的美学解读 ——以翠园乐社为例 略论陈白沙的思想新变 明代广府学宫图碑记考 早期粤语教材所见清末民初广州社会风貌浅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府文化(第3卷第3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纪德君//曾大兴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584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6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2016228788 |
中图分类号 | K296.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