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漂/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割鹿侯所著《南漂/跨度长篇小说文库》文本风格趋于写实,以福娃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以他的几段曲折爱情和从乡村到都市的职场经历为副线,辅之以他的故乡和家人的故事,主副两条线索并进。小说将淳朴诗意又逐渐受到外界冲击的乡村生活,与竞争激烈充满诱惑的都市生态做了无缝对接,真实地展示了现阶段社会生活中城乡的种种矛盾冲突,有对社会现状精到细致的勾勒,和对人性人情鞭辟入里的把握,这也是它最值得称道之处。

内容推荐

割鹿侯所著《南漂/跨度长篇小说文库》以青年刘福全为主角,讲述他生长在传统的农村家庭,是长辈溺爱的“独苗”,在大学过后开始对土地厌倦,向往成为城里人。初到城市,他从对人生对事业的茫然到最后认识自我,明确人生定位,从对爱对亲情的懵懂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勇于表达爱的男人。在这一系列成长过程中,湘南农村多彩淳朴的风土人情与东莞、深圳灯红酒绿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乡下中学同学深厚友谊与城里公司同事尔虞我诈的关系反差明显,理想爱情的丰满与现实婚姻之间差距很大,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他终于找到了适合他的土壤,重归生养自己的土地。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秋婶啧啧地叹道:“顺根,估计这大学生种出来的米都格外香,不一样。你也同意他们回来家里务农?”顺根低头做事,不搭理秋婶。秋婶琢磨着顺根是不同意福娃夫妻回家来种田。秋婶临走时用普通话逗徐梅说:“田里有蚂蟥,怕不怕呀?”

徐梅听出来是对她说,抬头笑笑说:“不怕!”

不一会儿,秀芝在门口晒谷坪上扯开嗓子喊吃饭了。顺根让福娃和徐梅赶紧洗洗回去,等下要给婆婆上祭烧香。福娃和徐梅在田边的水渠边洗一下手和脚。福娃拿起丢在水渠边的一株秧苗和一株稗子,笑着问徐梅:“这里一株是秧苗,一株是稗子,你能分辨出吗?”徐梅看了好一会儿,努力想分辨出来,终究看不出区别,结果把稗子和秧苗弄反了。福娃笑着说:“分辨不出来正常,你一直在城里,没接触过。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也分辨不出来。稗子是杂草,有稗子秧苗就长不好,所以要除掉。以前我以为稗子是杂草,没什么用,现在才知道其实也是很有用的。不信你上网查一下。”

徐梅点开手机:稗子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的养分,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同时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做造纸原料。稗子是稻子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培育进化成了稻子。

徐梅看着的解释,心想稗子是这样的啊,用对了就有很多用处——也不知道这次回家办生态农场是不是像稗子一样用对了地方。徐梅看了一眼福娃,福娃眼中透露出坚毅的神情。

福娃和徐梅回到家,儿子柱柱跑出来要抱。福娃抱起柱柱,指着香堂上放着的老人照片说:“柱柱,这是太奶奶。今天是太奶奶过祭日。来,给太奶奶鞠个躬。”福娃抱着儿子朝着马婆婆的照片深鞠躬,弯腰低头的一瞬间,似乎看到照片上的马婆婆嘴角向上一翘,笑了。福娃心想,如果婆婆健在,会不会也像秋婶和父亲那样不理解他回家办农场的事?

福娃听闻家里的土地即将允许自由流转,回家来办规模化标准化农场的念头有了着落,便想辞了工作带着所有的家当和徐梅一起回来。柱柱断了奶后在外婆家待了一段时间后,就一直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福娃和徐梅在外工作,回家少,一直觉得不是个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前不久伍贵斌打电话约福娃回家来一起搞生态农场,两人一番话后福娃下定了决心回老家。马婆婆仙逝已近三载,福娃一直为自己没能尽孝心而内疚。过不久就是马婆婆的祭日,福娃就此机会下定决心说服徐梅一起回家。一来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家跟孩子在一起,把家拼完整;二来抓住这次机会办农场创业,好过一直在外打工没有归宿感;三来回家给婆婆过祭日,烧炷香,尽点孝心,让婆婆看到自己安下心来要做一番事业。

顺根换了身衣服,堂屋祖宗牌位的桌子上秀芝已经摆放好了祭祀饭菜,顺根摆好碗筷便开始斟酒,斟酒不多,遮住杯底,然后点燃一把香,捧着冒烟的香对着牌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拜三拜,然后在牌位左右两边各插上九根香,大门的左右也各插上九根香。顺根点了一串鞭炮,丢在大门口,噼里啪啦声中顺根叫福娃和徐梅带着柱柱在牌位前对着马婆婆的照片拜祭。顺根口中喊道:“阿布,今天是您的祭日,快来家里吃饭,看看子孙。”福娃也跟着喊“婆婆回来吃饭”。

P2-P3

序言

有人在不断的挫折与坎坷里进步,并最终抵达成功,我们称之为励志。然而更多的人,是在不断的挫折与坎坷里始终跋涉于途中,体味现实的惨淡,也完成艰辛的成长。前者被很多作品塑造传扬,而后者却鲜见于文艺作品里。《南漂》便试图从后者的群体里拎出典型来。毋宁说,比“励志”更为真实也更有普遍性。

小说的主人公福娃,因被祖父辈寄予厚望,虽生长于乡村但自小就被隔绝在真正的乡村生活之外。在家人的希冀和多年的求学生涯里,他们最终长成不事稼穑,以追寻“城市梦”作为人生理想,却又不免在城市里做“水土不服”的“稗草青年”。

在岭南那片纷繁迷离的土地上,“福娃们”在灯红酒绿的繁华里,在残酷激烈的现实中,从一个满怀梦想与赤诚的纯然少年,渐渐接受了沉沦、妥协、麻木、放浪……与此同时,他们又抛不开、逃不掉来自故土和亲人的牵绊。他们在一场盛大的磨砺中痛苦地撕扯,在城市与乡村间回旋挣扎。他们带着农村孩子的烙印,艰辛地耕耘在城市,努力着也随波逐流着,终没能幸运地长成城市的“高楼”,再回首又发现甚至成不了故乡的“水稻”,最终只能无奈地沦为难时果腹的稗草……

《南漂》文本风格趋于写实,以福娃的个人经历为主线,以他的几段曲折爱情和从乡村到都市的职场经历为副线,辅之以他的故乡和家人的故事,主副两条线索并进。小说将淳朴诗意又逐渐受到外界冲击的乡村生活,与竞争激烈充满诱惑的都市生态做了无缝对接,真实地展示了现阶段社会生活中城乡的种种矛盾冲突,有对社会现状精到细致的勾勒,和对人性人情鞭辟入里的把握,这也是它最值得称道之处。

小说的笔触像一架无所不在的摄像机,跟随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展示平凡的乡村大学生在城市生存的“夹心”状态,以及他们谋求立足城市,逃离土地同时又眷恋土地的复杂情怀。在一系列的挫折与磨炼后,福娃象征性地完成了对传统的承继,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融合,完成了另类的适宜多数人的“心灵励志”——比之事业上的大获成功,这样的“励志”其实更有借鉴的可能,属于更为广大的群体。

这个文本除却深刻的现实意义,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人文细节,使人心有戚戚焉,譬如:对湘南农村风土人情的描述,几可作为地方风俗标本;再至对城市年轻群体情感状态的呈现,现代职场尔虞我诈的揭示,以及对当下爱情婚姻被物质化商品化的刻画,都脱胎自我们熟稔的日常,颇能引得读者共鸣。

作者叙事节奏的把控,是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成就。在涉及乡村的部分,多处运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表达上倾向于静谧、淡薄,透露出沉静微凉的雅致与惆怅,处处流泻着朴实自然的诗意。这时的节奏,是舒缓的。切换至南方城市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急促仓皇的情绪,切合主人公与一干人物内心的迷惘与紧迫,悄然加快了情节的流动。而快慢之间的交替,是那样自然而然、毫无痕迹,以致如果不做专门分析,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已在过渡。

作品自然也有某些不足,少数篇章里,用笔唯恐不细,从而导致比较“实”,比较“干”,缺乏灵动的韵致和象征、寓言的更高层面。然而瑕不掩瑜,总体上,作品对城市扩张、农村发展缺失、不同年代的价值观冲突、经济高速发展下的道德缺失等都进行了关照,在人世变幻的万象下有深入的解析和反思,以点窥面地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客观展现一些有待改进的弊端,人物鲜活,寓意深远,铺陈有致,是一部有价值、有厚度、有回味的佳作。

我们不断地行走,未必一定能够到达,但行走本身已是一种到达。我们不断地舍弃,未必一定能够轻装,而再回首时,已沧海桑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漂/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割鹿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81932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622600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