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亲我的妈妈/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安迪于是踮起了脚,如同妈妈抱住他的脑袋一样,抱住他的妈妈,轻轻勾着她的头,嘴唇贴上她的脸颊,很久都没有离开。

……

《亲亲我的妈妈》是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是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曾获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童书”。

该书让孩子主动表达爱,培养善解人意、自强自立的好品质。

内容推荐

黄蓓佳著的《亲亲我的妈妈》讲述了主人公赵安迪的父亲意外去世以后,他被妈妈舒一眉带到了陌生的城市,以一个新的昵称“弟弟”重新开始。善解人意、自强自立的小小男子汉弟弟,勇敢面对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努力与单身妈妈搭起沟通的桥梁,用他对妈妈的爱,慢慢打开了妈妈的心结。

故事细致描述母子之间由陌生、隔阂、冷落到沟通、理解、亲近,将母子间的感情写得动人心弦。

目录

1 爸爸葬礼上的妈妈

2 亲爱的主持人

3 亲戚们

4 救救朋友

5 暑假有一点无聊

6 姨父打进了热线电话

7 你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人

8 被海水包围的鱼

9 妈妈怎么会下岗

10 我们的秘密

11 爱过,又不爱了

12 寒冬里的春天

倾情于孩子的精神成长

一本书不止一个故事

获奖记录

黄蓓佳作品出版年表

试读章节

弟弟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所有那周围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危险会在一转眼之后降临。一辆半新不旧的桑塔纳轿车以那样一种疯狂的、超极限的速度斜冲过来,发动机呜呜地狂吼,整个车身颤抖着痉挛,发出可怕的哗啦啦的震响,像一头电影里才有的超能量的宇宙怪兽一样,冲进路边漫不经心的人群之中,嘎嘎地辗过人们的躯体和头颅,瞬间工夫造成三死两伤的结果。

弟弟没有来得及看清楚血泊中爸爸的模样,因为他自己刹那间被一双大手用劲地抱起来,甩了出去。他重重地摔在一个路边卖草莓的中年女人的身上,连带着把那个女人也撞翻在地之后,就失去了知觉。

他在最后一刹那的感受,是两肋之间被手掌抱住的温暖。那两团余热从此残留在他身体上,有时候像热水袋裹住般的舒适,有时候又像火炭烧灼的刺痛。

别扭的是,当他的身体倍感灼痛时,他无法诉说。说不出口,也无人会信。在这一点上,弟弟觉得自己并不比动物园里的那头小狼快乐。那小狼被人用弹弓打中,受了伤后,会迫不及待地呜咽和号叫,告诉世界它所受的痛楚。可是弟弟不行,弟弟不能够说。弟弟说了之后,别人就以为他的精神受了刺激,成了某种病症的患者,然后争先恐后地上前摸他的额头,翻他的眼皮,用一种古怪的神情和语调围住他问长问短。

所以,葬礼上的弟弟不声不响地把自己缩在人群的背后,从人腿的缝隙里看着那只在骨灰盒前抬首摇头惊诧莫名的褐色爬虫,心里想着爸爸睡在窄小黑暗的盒子里的感受,替爸爸难过,却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坐在轮椅上的患痴呆症的奶奶已经被太阳晒得打起了瞌睡。她那个萎缩成了小马蜂窝一样的可怜的脑袋,完全弄不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她身上的一件灰黑色宽袖衬衣,是姑妈特意去批发商场买来之后,蒙住她的眼睛强迫着套上去的。

“我要亮,我不要黑。”奶奶嘟囔着,用劲地扯她身上的衣服,想脱掉它。

姑妈按住她的手:“就黑一下子,黑过之后会亮的。听话,啊?”

之前奶奶只穿一种颜色的衣服:砖头一样闷闷的红色。除此之外,她宁可光着身子,也拒绝接受其他颜色。姑妈解释说,老太太一定把砖红的衣服当成房子了,她要躲在房子里才觉得安逸。

奶奶被叔叔抱上轮椅的时候也挣扎了一下。她撇着嘴巴,好像要哭一样地说:“我不上街。我不要去逛街。”她扭着身体,像小孩子一样任性。

做母亲的这个人已经不懂得死亡是什么了,所以跟她说不明白。她到了墓地,可是不知道这是她儿子的葬礼。

奶奶手上有一枚小小的翡翠戒指。打瞌睡的时候,她的那只皱成抹布的手安详地平放在膝盖上,阳光就在绿宝石上跳舞。反射出来的绿莹莹的光线甚至还溅上了她的鼻尖,看上去像挂了一只印度女人的鼻环,很滑稽。只不过老太太自己无动于衷,头低着睡成了一个酣甜的婴儿。

P18-19

序言

从我的手心里飞出去的鸟儿

深圳心喜阅童书再版我的几本儿童小说,编辑一定要我写几句话。

作家们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下一部作品在哪儿呢?在作家的脑子里,脑子里的东西永远是好的,值得期待的,因为它尚未成形,还有余地,是一团或隐或现的光,离地五尺,离作家的手指尖也有五尺,让你总觉得就要抓住了,再一努力就抓住了……在抓住和没抓住之间,垂涎的感觉多么奇妙。

我不敢这么讲,我是个怯懦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对自己的作品大声地说一个“是”,哪怕在黑暗中,悄悄地,对着浴室里的镜子。我只能说,心喜阅童书再版的我的这几本书,是我所有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几本,出版几年、十几年、二十年之后,仍然能够让我的读者们喜爱和传播的几本。有时候我自己重读其中的一些篇章,我自己会笑,会感动,也会想,那时候我写得还真不赖,放在今天,我大概写不到这么活泼,这么有趣。古时候的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如果今天让我再写一篇《我要做好孩子》,我写出来的会是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种格调,因为我的年岁增长了,时代不一样了,心境就差得更大了。是从前的《我要做好孩子》好看,还是现在的《我要做好孩子》好看,这是完全没把握的事。

这么说起来,编辑们还是很“狡猾”,他们只做有把握的事,不做没把握的事,所以要再版我的这些书。好的故事,好的作品,应该是历久弥新,魅力永存的,可以让读者们一代一代地读下去,不断地被感动,被浸润的。真希望我有作品能够排进这个行列中。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如同我攥在手心里的鸟儿,手一松,鸟儿就会扑棱棱地从我身边飞起来,眨眼间不见了踪影。我永远都不知道它们最终会飞到谁的家里,和哪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结为好友。

而心喜阅童书,他们是那根牵着鸟儿的无形的绳子,在我和读者之间,他们愿意把线放得无限长,无限远……

后记

一本书不止一个故事

从选题策划到项目执行

问:心阅读文丛是一套什么样的丛书?熊狮(丛书策划):心阅读文丛,致力于挖掘和出版中国本土极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以从心出发,用童心、诗心和爱心为孩子创作为理念的作品,追求书籍形式对内容的精彩展现,为当代少儿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和审美体验,让孩子在所有人都无比留恋的美妙童年享受阅读的快乐和欣喜。

问:“心阅读文丛。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的读者对象?

邓: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全五册,都是以描写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很多小读者阅读时都特别有共鸣,既有校园生活的快乐与苦恼,也有家庭里的爱与悲痛,我相信这些故事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让他们崇尚生活中向上的精神与力量,甚至也可以让家长们更了解自己成长中的孩子。

问:“心阅读文丛。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系列有什么特点?

王:从设计的角度,起初考察市面上同类作品时,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大部分都是以写实和保守的设计为主。当我们设计团队去构思这个项目的设计时,最终的定位是儿童艺术插图版。关于封面设计和插画,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插画师张一晗老师和张灏君小朋友。

邓:该系列最大的亮点在于封面设计和内芯插画的创意尝试。这是拥有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师双重身份的张一晗老师与童书的初次碰撞。封面上他采用了对比和谐的撞色,标题是张一晗老师家6岁小朋友的手写毛笔字,内芯插画采取简笔画和色块搭配,虚化场景,着重表现人物情感。

问:这套书的操作过程中曾遇到过什么问题和困难?是如何去解决的?

邓:操作时,考虑最久的就是装帧设计和插画的问题。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写实、细腻的画风读者的接受度比较高,我最初倾向于这种选择。而设计团队则强调我们需要有新的创意去体现经典获奖作品的魅力,前期犹豫了很久。当拿到张一晗老师《我飞了》的封面与插画初稿时,我们都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插画师对故事内核把握得很到位,线条看起来随性,但是从颜色搭配到色块形状,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很好地用平面设计加插画的方式重新演绎了故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感觉。现在完整呈现在大家面前了,喜欢吗?

问:出版这套书最大的收获与感受?

邓:一步步走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每一部分的规划都需要有多个方案。就如最初确定系列名为“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时,是希望可以增加一些作者黄蓓佳领奖现场的照片,权威呈现,但是后来发现作者黄蓓佳几乎不出席颁奖场合,她更喜欢把时间用在创作以及和小读者们的直接交流上,而系列名已经确定,我们就决定将这一系列的作品所获的重量级奖项系统整理成附录,还附上了作者黄蓓佳的作品年表,保证了权威性。一套书从最初的策划到最终的呈现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因为执行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不如愿,多几个备选才是聪明的做法。生活也是,解决方案永远不会嫌多。

装帧设计和插画的灵感与创作

问:接到“心阅读文丛’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这个项目的第一感受?

张: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童书的装帧设计和插画工作,有挑战,但同时也会更有趣。这个项目跟我之前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真正的“客户”群体不一样了,我开始转换角度,从孩子的眼光和喜好入手,思考他们的审美特点和喜好。

问:这套书的封面和内芯插图具体有什么特点?

张: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用色的尝试上,最终选择了一些对比和谐的颜色,整体看起来比较舒服,因为阅读是件美好的事情,我希望看书本身也是愉悦的。标题是我家6岁孩子写出来的字。我相信孩子写的字会让小读者愿意亲近,也希望家长看到这样带稚气的字,会更加珍惜孩子短暂宝贵的童年。内芯插画与市面上已有版本最大的区别应该在粗线条的手绘形象与色块的有机结合。采用随性而概括的手绘方式,是希望留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色块的形状也是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改变的,就像从陌生到熟悉,我选用的就是正方形到圆形的转变。这一版本的插图,我希望用新颖的呈现引导孩子去深入地理解。

问:封面及插图的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张:同类的书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要突破纯纪实风格比较有难度。

问:参与完成这套书的插圈工作后有什么感想?

张:可以开始新的创作了,哈哈。

项目参与者对《我飞了》的解读与感受

问:如何理解《我飞了》的封面?

邓:有了幻化成天使的好朋友杜小亚的守护,单明明的生命会一直充满希望、温暖和阳光,所以亮黄色是主色。右下角单明明的影子,与天使形象的杜小亚重叠,杜小亚会永远在单明明肩上,注视着他一生所做的一切。

王:天虽然冷,但是太阳是明亮的,碧空如海,万里无云。

张:好朋友杜小亚的离开升华了单明明的成长,杜小亚变成了他精神的翅膀和希望,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向着希望飞翔。

问:如何理解“我们的帽子”章节插画(见165页)?

王: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又是那么的强大。  张:我是用诙谐的手法来表现大家的行动带给杜小亚的鼓励和支持,每个人都积极伸出援手,和同班的杜小亚一起面对难关。

问:如何理解“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章节插画(见217页)?

邓:杜小亚已经离开了,他从此就是单明明一切的旁观者。从单明明发际线延伸上去的天使杜小亚,如充满希望的太阳一样存在于单明明的生命中,他会理解单明明所有的想法,会陪伴单明明面对一切,一直守护着单明明。

问:故事主人公在最亲爱的奶奶离世以后,生活一度陷入了灰暗,而好朋友的出现让他走出了困境。友谊在你的生活中是怎样的位置?

邓:相识非偶然,感激我们遇见。每一个好朋友的出现,都是照亮心里的一道阳光。

王:友谊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

张: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基本就变亲情了,有的时候甚至超越亲情。

问:故事主人公关于“飞”的理想贯穿全书,你是怎么看待这种“飞”的理想?

邓:好朋友杜小亚的离世,是从单明明的生命中“飞”走了,从而激起了单明明放飞梦想的渴望。或许单明明真的是一个天生的运动员,“我飞了”便是他奔向理想的宣言。

王:在这里的“飞”,我的第一感觉是自由,是翱翔,是飞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张:“飞”有好多种解释,高飞、远飞……在这个故事里,我的理解是虽然主人公单明明的好朋友杜小亚离世了,但是杜小亚仍然可以给活着的人信念。“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由和一个念想,变成了活着的人心里的一个符号,是我们给自己信念的一个符号。

书评(媒体评论)

“黄蓓佳对待孩子有一颗浓浓的爱心,对待文学则有一种赤子之心。黄蓓佳写智障孩子,写少女心事,写多子女家庭里孩子的生活,用她的爱心、诗心和童心让世界儿童感受中国文学的美,了解现代中国的现状,这是她能够赢得世界读者的原因。”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高洪波

“黄蓓佳的作品光明、干净,充满着真善美。她把美好的东西,献给了美丽的童年,让孩子们在给精神打底的阶段就受到好的熏陶。”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亲我的妈妈/黄蓓佳获奖儿童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蓓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张一晗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410927
开本 32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6136252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4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