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内容
试读章节

把自己培养成强者思维

强者,一个可褒可贬的词。

通常,人们说一个人是强者,是赞誉的意思,但是,往往又会对强者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是挑剔,最常见的,是议论强者的家庭,尤其是女性强者家庭的不幸福。

以前读王育琨的书《强者一一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很喜欢。王育琨在很多书和文章中,一直强调“强者”。他眼中的强者,不仅仅具备坚定的意志,这是很多企业家和普通人都有的,王育琨强调的是承诺的责任、民族性的精神山脉,是以,他会对宗庆后娃哈哈事件痛心疾首,是以,他极其推崇李嘉诚,赞其为“强者的有为”。

《遥远的救世主》和《大秦帝国》,都推荐强势文化,雄浑的、刚硬的、不屈的强势文化。

我也曾经为这个词深深迷惘,尤其当别人说我是强人的时候,我分不清这里面是赞誉还是讽刺,但是毫无疑问,如果一个女性被冠上“女强人”的称号,那似乎同时也就意味着孤独、乖僻、不注重亲情、工作狂等。之所以迷惘,是因为我那时的确不明白, “强”的真正含义。人是否有软弱的资本,是否可永远依赖别人生存?如果不依赖,是否就成“强人”了?

当然从书中不能找到全部的答案,只能说,就人的视野和明辨力来讲,心里有了大,就会放下小,当展开历史的长卷,看着风云变幻、浮沉更替的人物和事迹,那些凭藉钢铁般的意志,崛起于企业丛林间的企业家们,他们必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是,不会因此就轻易倒下、言败,他们即使遇到灭顶危机,也要站起来,奋勇前行,怀着梦想和痴醉,誓要攀上顶峰,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憾恨,因为曾经全力以赴地努力过。

这就是人生故事的一种演绎。这世上,有人愿意一生平淡如水,无欲无求;有人愿意波澜起伏,有高远的追求,且不管是对于物质的欲望还是自我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选择,虽然有些时候,更像是命运选择了人,而非人去选择命运。

李嘉诚说:“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这是和稻盛和夫《活法》一样平易的说法,但他用了一生去实践。心灵的强大,也许未必一定要用成功和财富来证明,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目标不同,但是软弱、退缩……要么出于对环境的完全无争无求,要么是放弃自我,要么是具备了相应的资本,否则,就有可能随波逐流,完全被别人左右,还要托辞说这就是命运。在“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过程中,强者思维是不是一种必需呢?

在社会上拼搏的人,大多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温室里的花朵,有些人即使是成人了也还是依附家庭,但大部分人都必须只身到社会上闯荡。强,还是弱,视乎个人选择。强者思维当然比弱者思维要好,因为,强,可以示弱,弱,却往往难以逞强。

当然,强与弱也是相对的、可转化的。一个人,在这个领域强,可能在其他领域弱。在一个人面前强,可能在另一个人面前弱,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强,可能在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弱。

阿时该强,何时该弱,这也是要把握好分寸和场合的艺术。(P2-P3)

后记

林清玄的《一声鸟或一堵墙》是我非常喜欢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我们如果有颗安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当时间在流动的时候,使人感觉到自然中美丽的景观固然能撼动我们的心,但人文里时常被忽略的东西,也一样能震荡我们。例如一口在荒烟中被弃置的古井,例如海岸边已经剥蚀的废船,例如一个在村落边缘拣到的神像,例如断落了的一堵墙。”

跟着婺源静歌出去,他经常会停下来或突然间安静下来,然后指着一个地方让我看,有一只鸟,如果鸟在近处,他的声音会压低,怕惊到小鸟。我的眼神不好,有时候都看不到,而静歌不只是看到,他能够从叫声就判断鸟的种类。受静歌影响,朋友徽州文化小菜特意买下了晓起的一带房子,因为那里有很多古樟,有著名的白腿小隼,还有很多松鼠跳来跳去。

小菜老师(这是静歌对她的称呼,我习惯叫她洪彬)还租下了西冲的一座老宅,正在装修。我去那里看过,惊叹于古人在修建宅第时的讲究,由于年久失修,断壁颓垣,破败不堪,有很多老宅都是这样。那时,我想,断墙固然有人文之美,但,重新修葺整修,让旧物焕发新的光彩,也是另外的一种美。穿行在青山、绿水、鸟声、蛙鸣、墙垣、竹林……之间,我经常会想到林清玄的那篇文章,因为有一颗安静的心,所以会敏锐地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眼前的河山,如此美好,时光流过,留下什么?历史、现代与未来如何接续?一个人这一生,可以怎样生活?何处是心灵的归依?哪里是幸福的边岸?应该如何寻找?在到达之后,是否又会萌生新的梦想?

初稿完成的时候,我要离开婺源,前往成都为小日子App督战,从乡村到都市,我知道自己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对我来说,这都是生活。

而回到深圳,已经是经过上海、婺源、成都、贵阳四座城市,28天的旅行之后,见过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再来审视这些内容,又有不同的体会加进来。一切均在变动中,然而,始终也都有一颗安静的心。

我们带着对未知的憧憬上路,也带着对幸福的希翼,如鸟儿一样,展开翅膀。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存在,与世界相会,全力抱拥。

鸣谢:

感谢我的朋友胡洪彬(@徽州文化小菜)提供给我如此静谧美好的闭关场所,让我安心地住在花园山庄,完成这本书。也感谢她的介绍,让我有幸结识婺源静歌,在静歌带领下,更深地品味婺源山水和文化底蕴,以及最地道的婺源美食。因为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我爱上婺源这片土地。

感谢婺源花园山庄的经理吴晴姐姐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喜欢栽种鲜花,采摘绿蔬寻觅河鱼土鸡蛋为我烹制可口菜肴增加营养,她带我穿行在古老的村落寻找百寿花厅,她也会焚一炉香为我冲泡一盏晓起皇菊,菊花在杯底绽放,如她一样,静女其姝,芬芳四溢。

感谢花园山庄梅姐和黄姐的照料,为我准备温馨舒适的环境。

感谢胡凤仁老师的好茶,茶烟袅袅,清心涤烦。

感谢陆亚明大哥和大嫂,我在深圳写作期间,他们怕我吃不好,特意带给我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好好吃饭补充营养,才有力气写书。

感谢我的闺蜜赛美,我在前方闭关,她在后方奔波,帮我处理很多事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感谢纪青姐姐,有段时间她陪伴着我,帮我拓宽思维,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感谢我多年来的革命战友、首席蓝颜秋叶老师,为了支持这本新书,他大方地提供了课程的优惠码,作为读者福利。

感谢我的闺蜜王晴,他除了督促我为小日子App绞尽脑汁地干活以外,也会带着我到处吃喝玩乐品味好茶。亲身体验小日子App里的各种文艺范儿的店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感谢alexzhan再次帮助我导出微信文章,方便进行整理。有技术高手在背后,真是让人踏实啊!

初稿于2015年5月29日婺源

二稿于2015年6月29日深圳

定稿于2015年7月20日深圳

目录

Part1 思维:从单维进入五维空间

Part2 职场:放弃小聪明,追求大智慧

Part3 理财:你可以拥有你要的自由

Part4 处世:在喧嚣的两造,寻觅那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

Part5 婚恋:愿我们终于学会好好去爱

Part6 学习: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重要

Part7 读书:我们的心一旦觉醒到进化

Part8 影视:于光影深处触摸永恒

Part9 旅行:探索心灵和世界的双重秘境

后记:一声鸟,或一堵墙

序言

代序

彼岸花

五月。婺源花园山庄。

午后,下了几场雨。

雨声沙沙,盖住了小河流水的声音,远处的山,近处的河,楼下的茶园,在雨中,都显得青翠欲滴,均匀的雨声,让整个天地都充满了静谧。这样的时刻,我停下手里的写作,椅子换了一个方向,朝向窗外,看雨。事情回头可以继续做,但是雨会停。

在我记忆里,北方的雨多是黄色的,因为地上黄土飞扬的缘故,即使是春雨贵如油,也会因料峭春寒让人瑟缩,而南方的雨,是绿色的,下雨时天气更清凉,因而成为享受。听说深圳的这段时间,暴雨成灾。我人在婺源,避过了。擗过了深圳的暴雨,享受着婺源的烟雨。

而我还怀有渴望,希望这样美好的时光一一当然不仅仅是雨,还有山山水水、可口的食物、丰饶的文化一一也能够被更多人享用。这是婺源的旅游淡季。油菜花开,各地人蜂拥而来,花谢,人们亦四散而去。

我在淡季前来,意外地感受到婺源的另一面。花园山庄位于清华镇花园村,离清华镇五公里,离县城二十多公里。在此,我安心地开始乡居生活,每天早晨或黄昏健走五公里,除了偶尔随婺源静歌、胡老师和吴晴姐姐游走,就是静静地待在房中写作和读书。

落地长窗外就是青山,累了,可以看看青山绿水,休息眼睛。

我自幼生于农村,南方的乡村于我,也是幼时记忆的唤醒,有太久,没有这样与自然亲密接触,仿佛重新回到大树的根系,而婺源的文化体系,也与儒家一脉相承,于我,既有新鲜感,又不算陌生。

这样美好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就像贴近大地的孩子,被自然环抱。有网络,仍然与城市相连,并非与世隔绝,我也并不认为,城市与乡居就一定存在矛盾,恰因为我亲身体验了这重美好,就特别希望,能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让更多的人,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城市和乡居间,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可能,我们遗忘了那句重要的咒语,幸福的大门就在我们面前,却紧紧封闭,而如果我们愿意打开自己,不断修炼,始终坚持,遇到任何挫折都不放弃,也许,就会忆起咒语,重启大门。

我们只有短短的一生,为什么还要一味在重负下艰于呼吸?如果是出于自己清醒的选择,那也没什么,选择了就要承担,而如果是出于蒙昧和茫然呢?如果是因为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的路可以走呢?或者是因为惰性,想要克服却缺少因由和方法?

我并不敢替人们妄下断言。我只是在网络上与很多人有过互动,了解很多人的困惑,希望与人们一起探索出可行的道路。如果说《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是告诉了很多人某种生活形态一一人还可以这样活着一一那么,这本书,是想要告知“如何达到”,所以除了思维和心态,更多的是方法和工具。同时,由于纸书有可能滞后,而时代在飞速前进,借助微信方便更新的特性,我把一些内容放进微信中,作为这本书的辅助。我也希望,一本书,其实是开端,是通向更多知识的钥匙,读完,并不是终结,它既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反复读,也通过网络进行持续的知识更新。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知识与知识、人与人,都彼此相连。愿我们一路同行,分享欢笑,分担悲忧,穿越密密荆棘,共同抵达万花盛开、芳草鲜美的幸福彼岸。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内容推荐

我们努力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追求知识和智慧?成为神一样完美的人?为了内心的骄傲?我更愿意把目的定为“人生”——人的生活。我们努力学习,我们读懂这丛林世界,才有能力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至少,可以活得有趣一点。

稻盛和夫说必须每天都辛勤工作,通过工作让自己的智慧每天增加一点,进而达到灵魂上的精进。

你有权选择安逸,过一份安稳的小日子,你也有权选择努力和学习,去体验梦想实现的幸福,去做一个拥抱世界的勇士,不是么?

萧秋水通过自己的切实经验著作的《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讲述真正的“努力”并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同时也与读者分享自己学习的方法和人生态度,阐述一种 积极人生、盛开生命之花的生活方式。

编辑推荐

继畅销书《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之后,萧秋水著作了《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一书,分享更多工作、学习、生活经验和心得。

不要停,去成就属于自己的故事。

世界给了我们无穷的可能性,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开始,没有人想平庸度过一生,没有人想骗自己平淡是真,为了内心的那份骄傲,一种想去体验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欲望,所以千万别停了下来,那样这个世界就没有你的故事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秋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64540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525235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