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北民间舞蹈研究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兰州太平鼓舞表演形态考察——以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为例

 第一节 兰州太平鼓舞概述

一 相关文化背景

二 兰州太平鼓舞概况

三 兰州市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太平鼓舞基本概况

 第二节 榆中、皋兰、永登三县太平鼓舞的表演形态考察

一 榆中县

二 皋兰县

三 永登县

 第三节 榆中、皋兰、永登三县太平鼓舞的比较研究

一 表演机制比较

二 基本动作比较

 第四节 兰州太平鼓舞文化探析

一 兰州太平鼓舞的溯源探究

二 兰州太平鼓舞与太极八卦的联系

第二章 论都市民俗舞蹈中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以兰州市民俗舞蹈为例

 第一节 兰州市都市民俗舞蹈的播布与调查

一 都市民俗舞蹈的界定

二 兰州市民俗舞蹈的播布

三 兰州市民俗舞蹈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兰州市民俗舞蹈的表演特色

一 舞蹈音乐的民俗性

二 舞蹈动作的随意性

三 舞蹈服饰的朴实性

四 舞蹈道具的原生性及丰富性

五 舞蹈参与人群的大众性

 第三节 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一 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

二 都市民俗舞蹈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 甘肃夹板舞调查研究

 第一节 天水夹板舞调查研究

一 天水相关背景介绍

二 天水夹板舞的来源说

三 天水夹板舞的表演机制

四 天水夹板舞的典型舞畴

五 天水夹板舞的表演场图

 第二节 陇西夹板舞调查研究

一 陇西相关背景介绍

二 陇西夹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

三 陇西夹板舞的表演机制

四 陇西夹板舞的典型舞畴

五 陇西夹板舞的表演场图

 第三节 天水夹板舞与陇西夹板舞的比较研究

一 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的对比分析

二 夹板舞起源的对比分析

三 表演机制的对比分析

四 典型舞畴的对比分析

五 表演场图的对比

第四章 甘肃秦安蜡花舞的遗存及文化释义

 第一节 秦安蜡花舞概述

一 相关文化背景

二 秦安蜡花舞的源流探寻

 第二节 秦安蜡花舞表演形态的田野调查

一 秦安蜡花舞的表演机制

二 秦安蜡花舞的典型舞畴

三 秦安蜡花舞的表演场图

四 秦安蜡花舞的伴奏乐及其特点

 第三节 秦安蜡花舞的文化内涵

一 农耕文化的体现

二 秦安蜡花舞蹈形态的文化含义

三 秦安蜡花舞与戏曲文化的联系

四 秦安蜡花舞的民间信仰文化属性

五 秦安蜡花舞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四节 秦安蜡花舞的当代发展

一 秦安蜡花舞的流传现状

二 秦安蜡花舞的保护传承

第五章 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研究

 第一节 敦煌壁画及世俗乐舞概述

一 敦煌石窟概况

二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概况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纵向脉络与横向样态

一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纵向脉络

二 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样态

三 中期世俗乐舞样态

四 晚期世俗乐舞样态

 第三节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风格特征与形成因素

一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风格特征

二 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形成因素

第六章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创作研究

 第一节 《丝路花雨》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

一 《丝路花雨》的产生背景

二 《丝路花雨》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丝路花雨》的创作结构解读

一 《丝路花雨》剧本结构解读

二 《丝路花雨》的表演形态解读

三 《丝路花雨》其他艺术形态创作解读

 第三节 《丝路花雨》创作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 冲破禁锢 民族友谊剧增

二 托古改思 敦煌新舞建立

三 走向市场 品牌价值提升

第七章 保安族民间歌舞艺术考察与研究

 第一节 保安族及其民族概况

一 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二 相关人文背景

 第二节 保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田野考察

一 保安花儿的表演样式

二 宴席曲的表演样式

三 《保安腰刀》的表演样式

 第三节 保安族民间歌舞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 保安族民间歌舞的文化特征

二 民间歌舞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保安族民间歌舞的现状与发展构想

一 保安族民间歌舞的现状

二 保安族民间歌舞发展滞后的原因

三 推动保安族民间歌舞艺术发展的构想

第八章 甘南迭部“道吾”祭礼舞蹈研究——以尼傲乡祭礼活动为例

 第一节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概况

一 迭部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二 迭部人文生态环境概况

 第二节 甘南迭部“道吾”基本概述

一 “道吾”基本概况

二 “道吾”的播布区域

三 “道吾”来源说

 第三节 “道吾”祭礼活动的表演形态考察

一 “道吾”祭礼活动的基本程序

二 “道吾”祭礼舞蹈之一——“尕巴”舞

三 “道吾”祭礼舞蹈之二——“摆阵”舞

 第四节 “道吾”祭礼舞蹈的文化解读

一 民间宗教信仰在祭礼舞蹈中的体现

二 “道吾”祭礼舞蹈的民俗功能

三 “道吾”祭礼舞蹈的社会功能

四 “道吾”祭礼舞蹈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由邓小娟主编的《西北民间舞蹈研究》一书所收集的文章仅为本人指导的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今后还将陆续出版《西北民间舞蹈研究》系列专著成果。第二,本书的具体分工为:兰州太平鼓舞表演形态考察,作者潘千茹;论都市民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作者钟佳岐;甘肃夹板舞调查研究,作者程云燕;甘肃秦安蜡花舞的遗存及文化释义,作者周青;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研究,作者姚怡暾;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创作研究,作者关樱丽;保安族民间歌舞艺术考察与研究,作者马正国;甘肃迭部“道吾”祭礼舞蹈研究,作者玛秀草。以上这些学生的文章如有不足之处,请学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以后的研究及写作中力求完美。第三,本书作为西北民间舞蹈研究的首批成果,多以甘肃为主,通过田野作业,与舞蹈生态学、人类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相结合,从鲜明的动态形象中感悟人类精神文明的历程,感知一个地区或一个族群的智慧及精神风貌,体会一个民族的生命跃动,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第四,本书的出版也是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成果的展示,从西北民间舞蹈的实践出发,做好西北民间舞蹈的深入研究工作,从而提升民间舞蹈的实践与创作。

编辑推荐

由邓小娟主编的《西北民间舞蹈研究》一书也仅仅是本人从事西北民向舞蹈研究领域,或者说多年精心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一份结晶,更是落地西北厚土的一种使命与责任。西北地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通往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以多民族、多样态、多风格的民俗特征孕育了绚烂的歌舞文化,作为“舞蹈文化人”的我们,身处此地能做点什么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北民间舞蹈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小娟主编
译者
编者 邓小娟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71066
开本 16开
页数 4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9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2015283141
中图分类号 J722.21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