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里边些许小文碎章,多半业已发表,部分从未刊发,其中的某个专论可以说是记录作者求学进步的青春时光。作者李弢认为自己“于高校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专业,有喜乐也有疑难,而能走出象牙之塔,与众乐乐,则乐莫大焉。或许把握社会,同时倾听自然将是吾人今后学术的生生之路”
图书 | 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同济汉语文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里边些许小文碎章,多半业已发表,部分从未刊发,其中的某个专论可以说是记录作者求学进步的青春时光。作者李弢认为自己“于高校从事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专业,有喜乐也有疑难,而能走出象牙之塔,与众乐乐,则乐莫大焉。或许把握社会,同时倾听自然将是吾人今后学术的生生之路” 目录 我的一次学术迁徙(代前言) 一、文艺与美 (一)诗学专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艺术观之比较 亚氏悲剧定义中“怜悯与恐惧之情”分析 真理的艺术化 ——尼采对真理的重构 非总体的星丛 ——批判理论的阿多诺维度 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人学美学批判 (二)美学专论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引言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哲学的体系 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美论 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艺术论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美学的意义 二、文学论说 (一)文学专题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及其文学实践 走向大众审美的历史叙述 ——评《张居正》 读图时代的文学之轻 打工诗歌的抒情伦理 我们时代的审美选择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建设及其审美路向 (二)文学专论 90年代“个人化”写作引论 90年代的文化语境 90年代的写作状态 “个人化”的误区 超越“个人化” 三、论士评书 (一)漫论 知识分子·士·人文知识分子 鲁迅怎样向我们走来 ——电影《鲁迅》观后 浪漫与自由的鼙鼓 ——读雨果的《(克伦威尔)序》 独树一帜的传记之作 ——评波伏瓦的《萨特传》 余论张教师之能厚与周艺人之可薄 ——兼谈我们今天应当如何来讲理并为何要复礼 (二)书评 从实践的观点看 ——读王元骧的《文学理论与当今时代》 文学解释与价值创设 ——读李咏吟的《诗学解释学》 通古辨今话美译 ——评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 ——评马祖毅的《中国翻译史》 践行反思的审美生存之路 ——读王元骧先生著作有感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出独乐审美的生境(文艺与美学专论)/同济汉语文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126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2016084758 |
中图分类号 | I0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8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