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误解的日本人(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人是怎样一群人,在想些什么,信仰又如何?这些对当年的中国人而言,都不是值得费脑筋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写作了不少出色的“日本论”。然而从积累程度来看,还是远比不上日本人的“中国论”深厚。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日本论”近于空白,即便有一点,也都笼统,还混着猜测与传说,因此后来的分析基本上总还是流于表面,自然也免不了有失误。归根结底,所谓对外认识,只能是通过本国人视线的一种积累。仅仅一百年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被误解的日本人(精)》是一部以“知日之书”为理念推出的图书。这一理念,来自于老子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及周作人先生的提示:“中国在他独特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作者为在中国读书界名声已开始鹊起的日本作家野岛刚,本书是他的首部随笔集。

内容推荐

《被误解的日本人(精)》是野岛刚的首部随笔集。《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是书中的一篇,此文以切中要害的笔,剖析了日本人何以被中国人误解的原因。作者于此文中,又以恳切之心,希望这一误解如迷雾一样能被消除,中国人可以去接近日本人完全真实的面目。书中其它的文章,便是在作者这一愿望之下,由生活、社会、文艺、媒体及政治等诸方面来谈论日本人,而其中多个具体的话题,又将日本人与中国人和在一起来谈。本书的每篇文章都有趣,好读,却不乏深刻与新颖的见解。

目录

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

不会写汉字的日本人

让日本人最受辱的骂人话

——骂人话的中日比较

在厕所吃饭的日本年轻人

中国人不吃日本饺子

从“饮会”看日本社会的礼仪与规矩

站着吃牛排的日本人

AV女优不能做新闻记者吗?

日本人的美德不是吹出来的

日本人和儒教

通过自杀获得永恒生命的日本小说家们

十年内别把诺奖颁给村上春树

另一个国民作家:渡边淳一

美术馆、苹果派、太宰治

——我的青森之旅

日本,穷人的天堂

日本人的“日本梦”

最为中国人喜爱和憎恨的日本人

——高仓健和石原慎太郎

高仓健和张艺谋

本末倒置的申遗

——“和食”不适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而精”的2020东京奥运会

日清战争中的日本报纸

——士兵鲜血之上的大成长

森鸥外与日清战争

浮世绘与动漫

何谓蛮勇,谁之责任?

——从后藤之死所想到的

日本国宪法是谁写的:美国人还是日本人?

不去投票的日本人

向天皇告御状带来的麻烦

为什么李小牧落选了?

终战诏书背后的故事

蒋介石在日本学到了什么?

核爆圆顶屋

廉价表态的网络“炎上”

——日本的电脑民主主义

日本媒体与核电安全

走向一夫多妻制的日本社会

试读章节

被中国人误解的日本人

日本人似乎总是被中国人误解,但凡与中国人有些交往的日本人,或许大多免不了会有这样的感受。

然而说到底,毫无误解的人际关系是不存在的。至情夫妻、至亲友人之间也多少存在着误解。国家不同,其间的误解则更甚。

日本人自然也对中国人有所误解。但就我的切身体会而言,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误解要多于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且更为根深蒂固。

中国人原本对日本人所知甚少,此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一百多年以前。理由很简单,纵观中日两千年的交流史,中国虽然在汉代已有史籍提及日本,但总体而言,古代中国人对于具体了解日本的状况,并无兴趣,也没有感兴趣的必要。

日本人是怎样一群人,在想些什么,信仰又如何?这些对当年的中国人而言,都不是值得费脑筋的问题。近代以前,日本与中国之间仅有过一次战争,而且还是被日本称为“元寇”的元军侵日。严格说来,这场战争中日本的对手并不是汉族,而是蒙古族。

中国的历史上,大凡诞生一个新的王朝,统治者往往都一心扑在统治广袤疆土,或是抵御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异族侵袭上,但也没必要为此与远隔海外的日本结盟。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你在我的“视线之外”。所谓“一衣带水”更像是一句客气话。

直至近代,中国都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学”、“日本人学”研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于中国而言,日本实在太小,太落后。远在华夏秩序圈之外的日本,中国人没有非交往不可的理由。放眼当时的世界,如果以日本传统运动相扑作比,中国位列最高级别的横纲,或是仅次于横纲的大关等级,而日本连列前头以后的第七、第八位都勉强。如今的日本在世界上就算不是横纲也得是大关、关胁级别,但这也不过是近一百年来的事。

现在的中国,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写作了不少出色的“日本论”。然而从积累程度来看,还是远比不上日本人的“中国论”深厚。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日本论”近于空白,即便有一点,也都笼统,还混着猜测与传说,因此后来的分析基本上总还是流于表面,自然也免不了有失误。归根结底,所谓对外认识,只能是通过本国人视线的一种积累。仅仅一百年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中国比较像样的“日本论”出现在近代以后。日本在日清战争(中国称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朝,又在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功实现近代化的日本在清末民初时期,首次成为了中国的学习对象。然而,此时尽管出现了不少“日本论”,但总体而言,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多半很严苛。

曾留学日本并留下诸多有关日本论述的周作人先生,曾经在《谈日本文化书》中说道:

“中国在他独特的地位上特别有了解日本的必要与可能,但事实上却并不然,人家都轻蔑日本文化,以为古代是模仿中国,现代是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

周作人先生认为,这种论断不可取,日本文化固然是取材于海外,却经过“一番调剂”,成为自己的东西。他指出:“正如罗马文明之出于希腊而自成一家,所以我们尽可以说日本自有他的文明,在艺术与生活方面最为显著,虽然没有什么哲学思想。”

周作人先生这一观点所反对的关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言论,出自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戴季陶先生。

戴先生留学日本四年,自称对日本“大概亦有心得处”。.他认为日本人“狡而易迁”,“历史上本无独立之价值(一味模仿他人)”。戴先生有这样一段论述:

“岂其民族之英锐聪明而至于此欤……日人所以成为一等国者,以所乘之势与所遇之时甚优故耳。至其民族在世界中以程度而论,亦不过与马来、朝鲜之种族等耳。”P1-4

序言

误解,有时非常可怕,而这世间又充满了误解。

我也一定被很多人误解,就算家里亲人也对我有诸多误解吧。同样,对亲人和朋友我也有不少夹杂了误解的看法。

这种程度的误解,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避免的。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谁要对我说“你是个杀人犯”的话,我当场就会反驳,可要是被人觉得“你讨厌我”,尽管根本没那回事,我也阻止不了他的想法。我自己对别人的误解也不可能杜绝。尽管人人想尽量避免误解,但人和人之间如果心存嫉妒或对立情绪,肯定很容易陷入误解。

这些误解的积累若只限于个人之间还好,若不同国家的民众之间误解不断,则很容易招致国家问的对立,甚至引发纷争。所以说误解有时真是非常可怕的。

日本和中国都有“同文同种”一词。可虽然日语里也有汉字,但是搭配着原创的平假名文字一起使用,不能算是同文。如果同种指民族概念的话,那么用同种形容两国人也不准确。汉民族与大和民族,从其发展的历史到DNA,都是完全不同的民族。

既然有这样的不同,我们是不是可以一开始就划定一条界线,以“原本日中两国就有很大差异”为前提开始思考呢?如果觉得“对方和我差不多”,那么一旦生气了,自然就满腹牢骚去抱怨。而如果置身于“我们不同,彼此有差异”的大前提下,当发生龃龉时则有必要相互之间更细致、更准确地去理解对方。

这样一来,日中之间的误解肯定比现在要少。本书中就融入了我的这一想法,希望有更多的中国读者阅读到这些内容。本书的文章,有的发表在过去两年间的腾讯《大家》专栏中。

本书能够完成,首先想感谢腾讯《大家》专栏。它给了身为日本人的我发表文章的宝贵机会。同时,能有机会和许多优秀的中国读者接触,对我来说是胜过一切的刺激。我还想深深感谢帮我翻译了这些文章的孟庆峰、李光神、朱芸绮。过去在我担任朝日中文网主编时,他们三人作为我的部下活跃于日中编译的岗位上,离开朝日中文网后,作为一流的翻译者继续为我翻译文章。如果没有他们高质量的翻译,我的文章就不会呈现在中国读者眼前。

这本书是我继《两个故宫的离合》及《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之后,第三部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也是首部纯原创中文作品。

中国和日本,文化交往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历史超过一千五百年。政治和战争把中国和日本撕裂,发生在最近一百年里。而为了超越对立与纷争,减少误解,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文化交流的原点。

我想做承继日中文化交流之历史的渺小的一分子,将本书献给中国的各位读者。

野岛刚

2015年11月12日于东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误解的日本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野岛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54267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2015308113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