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著的《京口书史(精)》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著书、藏书、刻书三个部分。讲述历代镇江名人著述、镇江历史藏书家和镇江刻书史相关内容。全书共分69篇文章,层叠交错的展现了镇江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蕴藏。有很强的地方文史价值。
图书 | 京口书史(精)/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苏著的《京口书史(精)》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著书、藏书、刻书三个部分。讲述历代镇江名人著述、镇江历史藏书家和镇江刻书史相关内容。全书共分69篇文章,层叠交错的展现了镇江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蕴藏。有很强的地方文史价值。 目录 著述篇 韦昭和《国语解》 葛洪和《抱朴子》 徐邈兄弟的著作 刘氏皇族的著书 何承天、何逊及他们的著作 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鲍照和《鲍参军集》 陶弘景和他的著作 刘孝标和《世说新语注》 萧氏皇族的著书 刘勰和《文心雕龙》 萧统和《文选》 徐陵和《玉台新咏》 道宣和他的佛学著作 殷瑶和他的诗歌选集 储光羲和他的诗集 皇甫冉兄弟以及他们的著作 张祜和他的诗歌著作 许浑和《丁卯集》 吴淑和《事类赋注》 王存和《元丰九域志》 沈括和《梦溪笔谈》 米芾和他的书画著作 葛胜仲和他的著作 洪兴祖和《楚辞补注》 郭畀和他的《云山日记》 余德邻和他的家族著书 丁元吉和他的家族著书 计成和《园冶》 笪重光和他的著作 鲍皋及其家族的诗歌著作 张玉书和他的家族著书 王文治和《梦楼诗集》 清代镇江经学家及他们的著作 赵彦傅和《三愿堂日记》 李承霖和他的家族著书 清代丁氏家族四翰林及其著作 陈廷焯和《白雨斋词话》 刘鹗和他的著作 马建忠和他的著作 赵曾望和他的著作 姚锡光和他的著作 柳诒徵和他的著作 唐邦治和他的著作 叶玉森和他的著作 陈邦贤和《中国医学史》 易君左和他的著作 吕叔湘和他的著作 藏书篇 南朝宋藏书家刘穆之 南朝梁藏书家王僧孺 南朝梁藏书家萧琛 南朝梁藏书家马枢 苏颂和他的藏书楼 叶梦得在镇江的藏书活动 史正志和他的藏书 岳珂和他的研山园 杨一清和他的藏书楼 明代丹阳的藏书家 明清时期句容的藏书家 冷士嵋和他的藏书 官府藏书楼——文宗阁 海岳庵焦山书藏 蒋宗海和他的藏书楼 清代镇江的其他藏书家 王豫和他的藏书 陈庆年和他的传经楼 袁树珊和他的润德堂藏书楼 鲍鼎和他的藏书楼 陶绍莱和他的游经楼 尹文和他的藏书 蒋逸雪和他的藏书 范用和他的藏书 “绍宗”藏书香如故 民国省立镇江图书馆 刻书篇 镇江雕版印刷的缘起 宋代的私家刻书 宋代镇江的官刻方志 宋代镇江的府学刻书 现存珍贵的宋代镇江府学刻本 镇江宋刻类书和元代刻书 明代镇江的官府刻书 明代镇江的官刻方志 明代的坊刻和私家刻书 清代镇江府的刻书 丹徒县的官刻书 丹阳县的官刻书 句容县的官刻书 清代镇江的坊刻书 清代镇江的私家刻书 清代私家刻印的山水志 清末民初镇江的雕版印刷及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京口书史(精)/名城镇江文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4016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1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8 |
CIP核字 | 2016017855 |
中图分类号 | G25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1 |
宽 | 152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