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通史(5明清)(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当前大众历史类图书创作者主要是非史学专业人员,其往往混淆了历史与文学、真实与臆想的边界,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中国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作序,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曾两次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课)总撰稿,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为主,作者和采访嘉宾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学界所有重要的学者,阵容强大。从组织写作到完稿,历时八年。

卜宪群著的《中国通史》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充分吸收当代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13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许多是首次与大众读者见面,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历史“在场感”。从影响中国历史治乱兴衰的复杂诸因素中抽出一个富有特色的主线贯穿全书——历代国家政体的建构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通史(5明清)(精)》是其中的明清卷。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作序,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曾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课)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约150万字,图片1300余幅。

书中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充分吸收当代考古和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时代演进纵向贯通,以问题分析横向展开,探索了中国历史的大脉络、大趋势、大线索、大走向、大波折。

这本《中国通史(5明清)(精)》是其中一册。

目录

明太祖朱元璋

永乐迁都

郑和下西洋

内阁制度

土木堡之变

王阳明心学

海疆与互市

张居正改革

耶稣会士来华

江南市镇

白银资本

崇祯帝

明清更迭

清王朝的稳固

统一大业

收复台湾

军机处

摊丁入亩

文治与文字狱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自强运动

甲午战争

维新与革命

帝制的终结

试读章节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由六十三艘大船和二百五十五艘小船、两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船队,满载丝绸、棉布、麻布、瓷器、铁制用品、茶叶等物品,在祭拜过天妃宫的妈祖神之后,由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下海。据说,船上还载有船员们的生活必用品,如盐、酱、茶、油、酒、食用的淡水、不变质的干货、米麦等粮食。

船队在福建短暂停留后,继续南行,陆续抵达占城(今越南)、爪哇,沿海岸线往南经由满剌加(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沿途不断补充食物和淡水。船队到达锡兰(今斯里兰卡),受到锡兰国王的冷淡对待。到当年的冬天,船队到达了明人所说的“西洋大国”古里(今印度南部科泽科德)。接下来,郑和可能一直在古里进行贸易。次年,船队回航。在马六甲海峡,郑和船队剿灭了占据苏门答腊岛北部最重要城市旧港的海盗陈祖义,确保了马六甲海峡通航的顺畅。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船队回到南京,前后历时两年三个月。他们将这次航海的顺利归来,归功于妈祖的保佑,向朝廷请求给天妃娘娘加上“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的徽号。

第一次远洋航行结束之后,朱棣命令郑和陆续展开了接下来的五次远航。不同的记载中有关这几次远航的时间略微有一些差异。郑和船队在多次远航中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船队通常会利用占城、苏门答腊、锡兰、古里等交通中心站,向外派出小型船队,而贸易则相对集中在满剌加、古里、忽鲁谟斯等地进行。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的麻林,即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船队给朱棣带回了奇异的非洲动物,如鸵鸟、斑马、犀牛、长颈鹿等。

永乐二十年(1422年),郑和第六次远航归来。此时,文官们已经开始批评皇帝的海外政策了,他们认为,皇帝从遥远的海外取来的通常无益的物品耗费了巨额的金钱。两年后,永乐皇帝朱棣在出征蒙古回师的途中病逝于榆木川。继位的洪熙皇帝朱高炽对远洋航行没有兴趣,命令停止远航,并且将郑和安置在南京。郑和在南京提督南京城外大报恩寺的修筑工作。

郑和的第七次远航。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决定第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明史·郑和传))对郑和最后一次远航的动机是这样描述的:“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在朱瞻基登基之后的第五年,因为由远方前来朝贡的国家越来越少,他决定派郑和再度下西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第七次远航决定的做出,是因为需要下西洋继续采购皇室所需要的奢侈品。

宣德八年(1433年),第七次远航的郑和船队回到中国。然而,关于此时郑和是否还活着却是一个谜,因为据说郑和在当年航海途中逝世于印度的古里。人们怀疑南京江宁区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然而,清修((明史》却记载说:“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按照《明史·郑和传))的说法,郑和是老死的,而不像是逝于远航途中。到今天为止,郑和之死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

1905年,梁启超先生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盛赞郑和是与哥伦布、达·伽马并时而兴的“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然而,郑和的逝去,却似乎标志着明初大航海时代的结束。

关干郑和之死,时间、地点与安葬之所,都有不同的说法:一、郑和逝世干船队回航的途中,船队对郑和实行海葬,让这位大海之子回归了大海,他的一撮头发则被带回到南京安葬j二、郑和回到南京之后逝世,葬在牛首山麓。1959午,在该山的周叻村发现了“马回回墓”,1985年地方政府出资将墓重新修缮,题为“郑和墓”。但是,对于该墓究竞是实际墓葬,还是郑和的衣冠冢,议论扔是喋喋不休。例如,有一种说法便认为郑和的骨灰葬干弘觉寺塔下地官之中,而牛首山墓只是衣冠冢。P45-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通史(5明清)(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卜宪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86637
开本 32开
页数 4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2015278072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