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有问题的班主任/大教育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坡编著的《做有问题的班主任/大教育书系》以问答的形式,分二十讲阐述中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本书注重实战和实用,是教育一线老师的心血之作,其经验极具针对性和实战性,简单易懂的道理,典型生动的案例,拿来就可运用的经验,是广大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本书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大教育书系”重点打造的图书,得到朱永新、周国平、孙云晓、李镇西、卢勤等名家的肯定与力荐。

内容推荐

赵坡编著的《做有问题的班主任/大教育书系》以问答的形式,分二十讲阐述中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从实战的角度,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作者是多年处于教学一线的优秀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在本书中,讨论了当下班级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对各类型学生的管理,有对班干部的培养,有对班级制度的建设,有家校联动问题等,以具体实例,还讨论了班主任所面临的一些个人问题,如个人的专业素养,自我突破、如何做课题等学校生存的现实问题。这些指导与建议,对班主任提升个人素养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登堂入室到成就卓越不得不读的一本好书,得到了著名专家朱永新、周国平、孙云晓、李镇西、卢勤等倾力推荐。

目录

问1:班主任为什么要坚守教育信仰?

做一名坚守教育信仰的班主任

问2:班主任为什么总是感觉那么累?

让班主任身心俱疲的五种潜意识

问3: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什么?

培养具有美好观念的未来人

问4: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在哪里?

从以往所带班级中吸取经验

问5:班主任为什么要突破自我?

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问6:班主任为什么可以向学生学习?

感谢你,我的“学生”

问7:班级管理效果为什么不那么理想?

春天播种,秋天才可能收获

问8: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干部?

让班干部由“执行型”发展为“创造型”

问9:如何保持班干部的工作热情?

让班干部有角色意识

问10:班主任为什么要辨别“校园伴生问题”?

“校园伴生问题”的判定及解决

问11:班主任面对“早恋”的底线是什么?

处理早恋问题的“两不”底线

问12:班主任如何才能做接地气的科研?

从问题走向预案

问13:班主任如何科学评价带班的成败?

成功带班的两种境界

问14: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成长?

要让学生优秀,首先要让自己更优秀

问15:班主任如何为学生注入成长动力?

从“要学生改变”到“学生要改变”的智慧

问16: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师生关系更融洽?

师生交往的优化策略

问17:班主任如何让班会课更具吸引力?

“七招”让班会更具吸引力

问18:班主任如何避免家校联合的失败?

让家长心悦诚服的五重礼

问19:班主任如何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创建让人人受益的“心理场”

问20:班主任如何破解德育低效的难题?

“接纳—触动—激励”,让德育更有效

要尽可能想清楚各类教育问题(代后记)

试读章节

问1:

班主任为什么要坚守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对草根教师来说,真是一种奢侈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每每在内心默念这句口号,我们是否觉得身负重任或者心潮澎湃呢?

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我们所发出的光和热远远不能温暖整个中国教育,但当无数条溪流汇聚成江海时,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巨浪滔滔。每一位草根教师都拥有教育信仰,中国教师群体便拥有教育信仰,而这将足以改善中国教育并造福子孙后代。

拥有教育信仰,从你我开始,从每一位草根教师开始。

那么,草根教师如何才能怀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呢?做一名坚守教育信仰的班主任做一名坚守教育信仰的班主任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西游记》,因为我对唐僧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虎豹豺狼妖魔鬼怪都想吃他的肉,唐僧步步有灾,处处危险,时时都会毙命,为什么还要去取经呢?

长大后,我逐渐体悟到唐僧的不可思议的举动,源自他内心深处坚守的信仰——能够让人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广结善缘、普度众生且博大精深、哲理深邃的佛学。这种信仰,没有杀戮,没有争权夺利,没有欺世盗名,没有骄横跋扈,没有腥风血雨。正是这种信仰,让唐僧一路风餐露宿,遇难不止,畏险不退,始终矢志不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脚下的路远没有唐僧的那么坎坷和惊险。但是,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感知到班主任工作的不易——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坦然、睿智地解决各类重复、枯燥、揪心、耗时费力的班级琐事,且有尊严有原则地做一名真正对学生的成长有价值的班主任,绝不是靠热情和聪明就能完成的。

我想,只有坚守信仰的教育者,才能够持之以恒地积极投入地工作。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有了对教育信仰的坚守,我们才能变得足够强大。正如克莱尔所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更应该为坚守教育信仰而活。

要坚守教育信仰,必须认同教育的意义

我这个人,比较幸运,从小学到大学,均广受教育的恩泽。当然,我所广受的教育恩泽,必定源自我所遇到的诸多的好老师。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让我的人生发生第一次转折的故事。

我没有读过幼儿园,在七周岁时直接读小学一年级。那时,小学是五年制,而且还保留着升降级制度。在由一年级升到二年级时,我实在很幸运,因为我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一个是61分,一个是60分。在老师宣布升入二年级的名单时,我是最后一名被点到名字的人!就这样,我吓出一身冷汗地升入二年级。

但是,孩子必定是孩子,很少有长记性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虽然不是太调皮,但也绝对算不上努力学习的主儿。升入二年级没几天,我就忘记了我的那一身冷汗了。一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其中一个是池塘的“池”字。我清晰记得,我总是写不好那笔“竖弯钩”。此时,乔老师刚好走到我的身旁,可能感到我的那一笔“竖弯钩”写得不规范,便弯下腰来,用她那白皙而干净的右手握着我脏兮兮的右手,手把手地一笔一画地教我写起来!乔老师的这种举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绝对是一种震撼——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我以为老师是不可以对学生这样好的;在此之前,说句实话,我还是比较自卑的人,自卑的人总会以为自己是不会被别人特别是自己崇敬的人关注和呵护的……退一万步说,我的手那么脏,乔老师怎么不嫌我的手脏呢?!

我不得不承认,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奋斗”——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怎么对得起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奋斗,单从成绩来说,我已经开始稳居班级前三了,大多数时候都是问鼎冠军的。最最重要的是,这不仅让我觉得对得起老师,而且还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我竟然也可以考取全班第一——这种信心自始至终伴随着我的学生生涯。

走上讲台后,我以为我所受到的教育的恩泽,正是教育的意义。我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让学生的人生更美好。作为班主任,我们拥有很多让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人生更加美好的契机。我们要坚守教育信仰,首先就必须认同教育的意义。正因如此,我总是怀揣着美好愿望去积极解决班级事务,我坚信我的这些教育言行是有重要意义的。正如泰戈尔所说,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要坚守教育信仰,必须明晰教育的目的

前不久,在一次培养班干部的会议上,我号召他们由“执行性班委”转变为“创造性班委”——所谓执行性班委,就是班主任布置一项工作,他们就做一项工作,一旦班主任不布置工作,他们就意识不到自己是班委,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谓创造性班委,就是班委能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能够敏锐地观察班级发展动向及捕捉班级问题,并主动开展工作的班委,这类班委,不总是需要班主任布置工作,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我对他们说,有句话叫“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而现在应该改为“千将易得,一帅难求”,帅才的一个标志就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就是说,作为班委,应有角色意识,有责任意识,有筹划意识,有行动意识。至于智慧之类的,可以在实践中获得。  这是我对培养班委的思考,也是我培养班委的方向。我不能确定,这种培养思想在严格意义上是否“科学”或者“适宜”。但在我的思想中,我这样做是“正确的”。

这里牵涉到一个深刻且广阔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班主任可能都会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但是,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呢?或者说,教育理想中的人具有哪些特征呢?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认真思考。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行动的方向。方向错了,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使错误更大。作为教育者,我们班主任也需要时时刻刻认真思考教育目的这种根本性问题。解决了教育目的这种根本性问题,也就为教育的发展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班主任,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我们也想“做教育”,因为只有明晰了教育目的,我们才能选择美好的方向,才能走好脚下每一步路,才能获得坚守教育信仰的意义。

P1-5

序言

有问题,就有契机(代序)

根据性质不同,我们可以将班级问题分为四类:基本问题、常规问题、阶段问题和突发问题。其中,基本问题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等涉及教育方向的大问题;常规问题是带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诸如迟到、旷课、瞌睡、网瘾、不交作业等反复发生且难以根除的问题;阶段问题是指诸如入学初期的适应、考前心理辅导、青春期人际交往及春夏交际时人容易烦躁等颇具时段特征的问题;突发问题是指带班过程中可能会随时出现的诸如打架斗殴、师生冲突、离家出走等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

客观地说,不管是专家型班主任,还是草根型班主任,我们都需要面对这些班级问题,因为这些班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屡屡出现的。如果哪位班主任说其所带班级很少出现问题,那么真实情况和准确说法应该是这位班主任所带班级很少出现常规问题和突发问题,因为基本问题和阶段问题与班级管理是共生的;如果哪位班主任仍然敢于声称其所带班级没有一点问题,那么我们只能说这位班主任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了——因为这位班主任不管怎样带班,总要有为什么这样带班的原因吧,这位班主任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我想,这位班主任肯定是思考过类似问题的,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也是问题罢了。

有些班级问题,是主动来找我们班主任的;有些班级问题,是我们班主任主动挖掘的。

有些班级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问题;有些班级问题,经发散后能变成很多问题。

有些班级问题,不思考清楚就看不到方向;有些班级问题,忽视了就有盲区且不自知。

……

正因如此,我们在带班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有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奇心,要有多研究几个为什么的探索心。比如——

当某位学生屡屡迟到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宽容某个犯错学生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期待学生懂得感恩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改变原有带班方法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让学生主持班会课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号召学生设计班徽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在学生面前大发雷霆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采用一种新方法无效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班级发展形势非常好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当全体学生均非常团结时,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

……

其实,面对一件事情,我们至少要问三个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想明白这三个问题后,班级会因为我们的思考而进步,我们的专业素养也会因为我们的思考而提升。事实上,根据问题的作用不同,我们又可以将问题分为方向问题和方法问题。顾名思义,对问题的思考,不仅让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而且还让我们明晰了朝正确方向前进的最佳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才能成为一流教育家。而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就可以让我们“探未发明的新理”。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不断提出新问题;我们不仅要思考,而且要逐步拥有新思考——因为没有对问题的思考,就不能从实践中提炼出颇有深意的实践问题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成果;没有对问题的创造性思考,就无法让我们的实践避免陷入重复性劳动的泥淖,致使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难以更进一步,也就谈不上“探未发明的新理”,当然也就成不了“一流教育家”。

退一万步说,即使我们不能成为“一流教育家”,而我们对问题的发现及思考也会让我们对相关工作更加熟悉,甚至还能孕育出很有创意且颇有针对性的“预案”来,这些提前准备好的预案,无疑会让我们在问题现场更具智慧且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假设我们和学生家长的关系不太好,那么我们就要思考家校关系不好的原因及改善措施,从而使以后的家校联系更加顺畅些——由此可见,有问题,才有预案;有预案,才不会手忙脚乱。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次能很好地开展某些工作时,我们是不是都心有完整的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正是提倡大家平时就要由问题走向预案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乐于思考的前提,是乐于发现问题。而问题又来源哪里呢?思考源自问题,问题源自实践。问题将实践和思考紧密相连。问题孕育出新思考,新思考孕育出新实践,新实践孕育出新问题。如此一来,教育实践、教育问题、教育思考,往复循环,不断促进“新理”的发现,不断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不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螺旋上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有问题,就有契机”!

本书选取的问题,都是我长期思考和反复实践的核心。于我来讲,这些思考和实践都是持续更新的,让我不断发现了一些从未觉察到的“新理”,同时也必将让我发现更多新问题、获得新思考和孕育新实践。至于到底有没有“新理”的出现,大家一阅便知。如果大家觉得有点滴“新理”,我便欣喜不已;倘若大家因本书而“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便觉得本书没有点滴“新理”,那么我也颇感自豪。

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特别强调——要把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

让“新理”来得更深刻些吧!

让班级问题来得更猛烈些吧!

是为序。

赵坡

后记

有一个关于庸医和庸师的笑话——

一个医生治好了很多人的病,但同时也因医术不精而治死了几个人。被医生治死的几个人死而不甘,到阴曹地府向阎王告状,说他们是被医生害死的。在医生死后,阎王就将医生打到了第十八层地狱。

医生在阎王面前连呼冤枉,说自己治好了很多人,无意治死了几个人,就要被打下第十八层地狱而永世不得翻身,这种判决有失公允。但阎王仍将其打入第十八层地狱。

到了地狱后,医生仍然又哭又闹,又喊又叫,又蹦又跳,结果从脚底下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叫他不要再闹了。医生感到惊奇,因为他一直认为地狱只有十八层。

医生一问才知是自己的老师,就问老师是为什么被打下第十九层地狱的。老师说:“你手里还有几条人命,我一条命也没有,只是教了你这样的学生,贻害社会,祸害他人,阎王就将我打下第十九层地狱。”

这个笑话虽然刻薄,但是也揭示出一个道理:教育非常重要,且会对人及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既是教育的奇妙之处,也是教育的魅力之所在——通过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将不爱学习的人变得爱学习,也可以将爱学习的人变得不爱学习——我们的“教育”工作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切除毒瘤,也可能伤及健康的皮肉——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的是美好的,有的可能带有伤害性——而真正的美好教育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塑造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海伦·凯勒不就是这样的吗?

正因如此,当我们以教育者身份做事或说话的时候,就必须慎之又慎。以免我们的教育言行伤害或者误导了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提前思考清楚一系列问题,以免因未想清楚问题而做出错误的教育言行。

事实上,我们的每一次教育言行背后都隐藏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也值得我们反复思考。比如,假如我们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品质,那么我们就要面对诸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品质的依据是什么”、“学生会不会产生盲目的热爱集体的行为”、“热爱集体对学生的成长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热爱集体的品质”、“我们如何评价学生有没有养成热爱集体的品质”等系统问题。倘若我们没有把这些问题思考透彻,那么我们的教育言行就是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误打误撞,就是毫无确定支撑可言的,当然也是丧失方向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明明白白做教师,也要做明明白白的教师。

为了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我们一方面自己要做出充分且透彻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适宜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考并引起其他同仁的思考,从而让思考更加深入更加科学更加接近教育。  当然,单纯的思考并不能让我们靠近正确的方向,我们还必须学习、实践。

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思考来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教育者。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仁投入到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

书评(媒体评论)

大浪淘沙,那些真正能够不断被人们捧起的书籍,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总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到达我们的手中,抵达我们的心中。祝贺大教育书系诞生,更期盼现实大教育的来临。

—— 新教育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导 朱永新

教育决定未来。今日中国的教育状况决定了今日青少年的精神品质,因而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大教育书系”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著名作家 周国平

在我心目中,教育家不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人类的智者,他能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也能从光明中看到黑暗,从而引领人们富有激情和理性的生活。教育家是拥有大爱的人,所谓大爱就是给予人本质的爱,符合长远利益的爱,也就是理性的爱。所以,教育家会倡导自由与规则的平衡。显然,这正是大教育丛书追求的宗旨和目标。

—— 著名教育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学校教育的美,在于教授孩子知识,并能容纳孩子的多样化,让孩子因为不同,所以多彩;家庭教育的美,在于父母能对孩子有“敬畏之心”,不去改变他而是以厚德载物的情怀去欣赏他;社会教育的美,在于包容孩子的各种生活形态,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获得幸福。而“大教育”书系正是涵盖学校、家庭、孩子、父母和社会等各种教育角度的全方位教育书系。它不以孩子成“才”为目的,而是培养真正“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 卢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有问题的班主任/大教育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2662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5192476
中图分类号 G451.6
丛书名
印张 1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