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儿童行为心理学
内容
前言/序言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父母是孩子的守护者,也是最爱孩子的人。孩子的细微变化、一言一行都牵动着父母的神经。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突然开心大笑;有时候,孩子又会忽然放声大哭;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有时候,孩子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的内心,仍然是一个无法探索的神秘迷宫。也许有的父母认为,小小孩童的心灵就是一张无须解读就可以一览无余的白纸,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而且他们还爱憎分明,喜欢你就会冲你笑,不喜欢你就会对你置之不理。他们对人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对事物的理解不是是就是非许多事情在成人的眼中是错误的、可笑的,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正确的、正常的。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是,有些父母由于对此不了解,看到孩子大哭大闹,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批评一顿,却并不去想孩子为什么会哭,难怪如今很多孩子都会抱怨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而更关键的是,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些正常表现当成了不乖的行为并予以斥责,这样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会觉得痛苦,从而留下心理隐患。父母要懂得,教育孩子不应该只看表面的东西,要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所以说,读懂孩子,解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

  然而,要想了解孩子莫名举止背后的真实,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跨过成长中的荆棘。因此,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懂点儿童行为心理学。而对于渴望解读孩子内心的一般读者来说,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专业性的论述,而是通俗易懂的分析,以及实用的方法,而本书则是最佳选择。

  在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孩子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这些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就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相信只要你通读本书,理解、掌握书中的教育理念,并实践其中的方法,你就一定能够成为称职的父母,你的孩子也可以从小就做一个快乐宝贝,长大后成为一个性格积极、身心健康的社会人,从而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精彩摘要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

  有些人认为,婴儿一哭千万不要马上就抱起来,那样爱哭的行为就会受到鼓励,婴儿就会变得娇气、任性,所以哭就让他哭吧,等他哭累了自然就安静了。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父母如果不及时对婴儿的啼哭做出回应,婴儿的情感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哭是宝宝的特殊语言

  婴儿哭闹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与要求的特殊语言。婴儿通过这种方式来向身边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抚。

  除了上节讲到的生理性啼哭之外,宝宝其他的每一种啼哭都在向父母传达着他的需求,也都特别需要获得父母的回应。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读瞳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那么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变得更加亲密。

  对症下药应对宝宝需求性哭闹

  身为父母应该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宝宝的哭声,然后判断出宝宝有哪一种需求,并针对宝宝的需求来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这样才能更好地照料宝宝。当宝宝的需求获得满足时,他就会停止哭泣了。

  我饿了,快开饭吧!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3周里,在大部分情况下,健康新生儿的哭是由于感到饥饿,大部分新手妈妈听到宝宝哭声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喂奶。小家伙只要含上乳头或奶嘴,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开始认真吮吸,并表现出急不可待的样子。

  饿哭的典型声音效果是低音调,有节奏,并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再停顿,就像在说饿——饿——一样。直到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宝宝的哭声才会停止。如果此时宝宝同时张开嘴向四周寻觅,一旦有人抱他,马上就扑到怀里,直奔主题,这也可以帮助判断宝宝是否因饥饿而哭。

  当判断出宝宝饿了时,父母就要马上抱起宝宝,同时还要用语言安慰他:哦,宝宝饿了,我们马上开饭啊。建议父母在喂奶的同时,还要对宝宝说宝宝真棒,吃得真好之类赞扬的话,眼睛不时望着宝宝,投去赞许的眼神,并轻轻抚摸宝宝的脸颊,这样宝宝就能吃得安心、愉快,从而也有助于消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一边哭一边吃,那样会容易呛奶。

  另外,一般来说,小宝宝可能2—3个小时就饿了,可有些人总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给宝宝奶喝,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种方式会导致宝宝饥饿难耐,不是哭个不停,就是有了奶后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这样会造成肚子痛,导致再哭一次。

  那么,应该几个小时喂一次奶好呢?这要依据宝宝的个性、气质来定。对于每次喝奶总是又快又急的宝宝,可以在喂完奶后帮他拍背排气,以免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

  我渴了,我要喝水!

  当宝宝不只哭声中带有不耐烦的情绪,还做出了与饿相似的动作,并且还不停地舔嘴唇时,这就表明他现在口渴了。这时你就需要喂他一些水喝。

  水分是组成人体重量的主要部分,宝宝的年龄越小,体内所含的水分比例就越高。一般来讲,正常足月婴儿体内的水分占75%左右,早产儿体内的水分占80%左右,成人体内的水分占60%左右。所以如何给宝宝喂水也是十分重要的。

  也许有的妈妈会认为,吃母乳的宝宝不需要喝水。虽然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是如果在天气炎热的夏天里,母乳中的水分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需求,宝宝会因为经常出汗而导致唇干。因此,当宝宝出现上面的行为时,就要为他补充额外的水分,那样他就会停止哭泣。如果宝宝不喝水,那润一润宝宝的嘴唇也是好的。如果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那么就应该在两顿奶之间给宝宝喂一次水。

  需要注意的是,喂水的次数和数量要灵活,要根据天气和宝宝自身的状况来定。另外,宝宝口渴时,只要喂他一些温的白开水就行了。很多父母用各种甜果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来代替白开水给宝宝解渴,这样是不妥当的。因为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喝下去之后不会像白开水那样很快就离开胃部,而会长时间地滞留,进而对胃部产生不良刺激。所以,对于宝宝来说,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料。P4-6

目录

前言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

Part 1 啼哭宝宝向父母表达意愿的特殊语言

 哭声抑扬顿挫宝宝在做运动

 读懂宝宝需求性啼哭,回应才更有针对性

 仔细分辨宝宝病理性啼哭很重要

 傍晚大哭伴随惊声尖叫新生儿肠绞痛

 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小儿夜啼

 陌生人一抱就大哭宝宝开始认生了

 一旦和妈妈分开就号啕大哭分离焦虑

 跌倒后,越哄哭得越厉害紧张害怕性啼哭

Part 2 读懂宝宝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宝宝的心事用脸说

 解读藏在宝宝微笑中的秘密

 眼睛是表达最多意义的器官

 宝宝吐泡泡,在传达什么呢

 手部小动作也能体现大心事

 反复扔东西不断体现学到的新本领

 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方行走敏感期到来了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Part 3 了解孩子的怪异举止,正确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宝宝有根蜜手指

 孩子总是黏着妈妈,父母要理解

 随口咬人,并非是恶意攻击

 伸手打人只是想引起注意

 孩子恋物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玩弄生殖器其实很正常

 孩子喜欢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开始萌芽

 交换孩子人际关系的开端

 超级喜欢接电话的小家伙

Part 4 关爱孩子的心,轻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让孩子学会主动收拾自己的物品

 家有小小电视迷

 教孩子跟小磨蹭说拜拜

 孩子不再马大哈

 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只是喜欢不是偷

 宝宝热爱有秩序的生活秩序敏感期到来了

 别让尿床伤了孩子

Part 5 处理好糟糕行为,妈妈从此不会再头疼

 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胡乱涂鸦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活动

 家里有个破坏大王

 我家孩子是个人来疯

 和小朋友打架自我意识正在发展

 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希望获得心理满足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嫉妒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

 孩子总爱插话并不是故意的

Part 6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小嘴里面藏有大乾坤

 妈妈,我从哪里来?

 喜欢说不第一反抗期来了

 爱说狠话诅咒敏感期来了

 别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

 孩子爱告状依赖心理的表现

 不停地问为什么

 我要和爸爸(妈妈)结婚!

附录 搞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爱他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称职父母最应该知道的那些心理学规律

 婴儿抚触:源于心灵的安抚和交流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开心大笑;而有时候,却又会放声大哭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么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群锋著的《儿童行为心理学》列举了一些宝宝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编辑推荐

李群锋著的《儿童行为心理学》收录了儿童常见的各种怪行为,是一本儿童行为速查手册。你是否读懂了它?口吐泡泡,反复扔东西,跑来跑去,停不下来,黏着妈妈,张口就咬人,偷看大人洗澡,和大人抢抢电话接……遇到孩子的此类问题时,你是不是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准确读懂孩子的怪异行为,就能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六章, 对孩子一些比较常见的行为, 比如啼哭、吐泡泡、好动等, 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 深入浅出, 为父母指明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 哭声抑扬顿挫 —— 宝宝在做运动 ; 读懂宝宝需求性蹄哭, 回应才更有针对性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儿童行为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群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06926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6119419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