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托兰多城堡英国老男爵/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出现和繁荣于十八世纪的英国,是后起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催生因素之一,其创作和影响跨越时空,延续至今,遍及众多国家。就十八世纪下半期的英国文坛而言,以先驱小说家笛福、理查森、菲尔丁、斯摩莱特和斯特恩所代表的文学高潮已经衰退,读者渴望新奇,追求轰动效应,于是许多作家开始为了迎合读者而采用新的体裁、主题和构思,追求新的艺术效果。哥特式小说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风靡一时,直到十九世纪头几十年汇入浪漫主义文学大潮。忽视哥特式小说,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其后的浪漫文学运动,也不足以理解时至今日的西方文学中的哥特式因素及其艺术效果以及哥特式文化的复兴。

贺拉斯·沃波尔著的《奥托兰多城堡英国老男爵》是“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系列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贺拉斯·沃波尔著《奥托兰多城堡英国老男爵》讲述了:奥托兰多城堡的小主人康拉德,在前往自己的婚礼途中,突然被一顶从天而降的巨型头盔砸死了。他是城堡之主曼弗雷德亲王唯一的儿子,而亲王夫人早已无法生育。血脉断绝,城堡易主,一个古老的语言似乎正在慢慢应验,为了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权位,一向专横跋扈的曼弗雷德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娶了自己的准儿媳伊莎贝拉。然而,伊莎贝拉逃了……

洛弗尔城堡的现主人菲兹-欧文男爵,收养了佃农的儿子埃德蒙。这个小伙子非常讨人喜欢,得到了男爵的殷殷关爱。男爵的两个外甥为此嫉妒不已,千方百计刁难陷害埃德蒙,并大肆挑拨离间他同男爵长子罗伯特的关系。在又一次冲突中,埃德蒙为了表证清白、彰显勇气,受命去城堡里那栋有着鬼魂传说的东屋住上三夜。就是因了这三夜,一个尘封了二十一年的秘密徐徐揭开,埃德蒙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

目录

奥托兰多城堡

 初版序言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英国老男爵

 序言

 英国老男爵:一个哥特式故事

试读章节

这个预言的含义晦涩不明,也难以想象它与眼下议论的婚事有何关联。可是这些谜团和相互矛盾的说法,反而使他们对自己的推测深信不疑。

小康拉德的婚礼定在他生日当天举行。那天,参加婚礼的人都早早聚集在了城堡的教堂里面。庄严的婚礼准备就绪,只待开始。可是大家左等右等,迟迟不见康拉德的身影。

曼弗雷德等得心急火燎,因为之前没有留意儿子的行踪,如今只好派人去传唤小王子。

被派去的侍从急匆匆地穿过了大院,但还没到康拉德的住处就又神色慌张、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回来,两眼发直,口吐白沫,不能言语,只是用手指着大院。众人大惊失色。

希波利塔王妃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因为挂虑儿子的安危,顿时昏了过去。

曼弗雷德对儿子,倒不像他的夫人那么挂虑,只是对婚礼的延宕和侍从表现出来的那副蠢相大为恼火。他又气又急地问:

“怎么回事?”

侍从没有作声,仍然用手指指着院子。最后,几经逼问,他才脱口喊道:

“啊,头盔!头盔!”

说话问,有几个人想要去探个究竟,就朝院子那儿跑去。不久,从院子里传来一阵阵慌乱、毛骨悚然又惊诧万分的尖叫。

曼弗雷德见儿子依旧毫无影踪,心里也着了慌,就亲自跑了过去,想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马蒂尔达扶着母亲。伊莎贝拉也从旁相助,借以掩饰她对新郎行为的不满。说真的,她对新郎并没有太深的感情。

最先映入曼弗雷德眼帘的是:一伙仆人正用力抬起一个仿佛用黑色羽毛装饰起来的庞然大物。他愣愣地瞧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们在干吗?”曼弗雷德怒气冲冲地问道,“我的儿子在哪儿?”

他们几乎齐声喊道:“哎呀!主人!王子!王子!头盔!头盔!”

听到他们悲哀的叫喊,曼弗雷德大吃一惊。他唯恐自己看不真切,就疾步向前——眼前的惨状多么可怖!他的孩子几乎全身被压在那顶巨大的头盔下面,血肉模糊。那顶头盔要比常人所用的头盔大上百倍,外面覆盖着相当繁茂的黑色羽毛。

场面的恐怖、对祸因的一无所知,尤其是眼前惨不忍睹的景象,使亲王目瞪口呆。他沉默了许久——就连悲痛引起的沉默也不会延续得如此长久。他呆呆地注视着,徒然地希望那只是一个幻觉。他仿佛已经不再关注丧子之痛,却陷入了对酿成此祸的庞然大物的沉思默想中。他抚摸着那顶致命的头盔,细细察看,甚至王子血肉模糊的肢体也不能使他从那个不祥之物上分神。  那些深知亲王溺爱小康拉德的人,看到他现在无动于衷,感到万分惊讶,完全不亚于他们对那顶头盔突然出现的奇迹所感到的惊讶。他们没等曼弗雷德吩咐,就把康拉德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抬进了大厅。

曼弗雷德并不关注那些留在教堂里的女士,也绝口不提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仿佛她们并不存在。他回过神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好好照看伊莎贝拉小姐。”

侍从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吩咐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只是凭着自己对女主人的感情,认为这个吩咐是针对女主人的处境而言的,于是迅疾跑去照料希波利塔王妃。他们把女主人抬回了她的房间。P10-11

序言

 哥特式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是由18世纪的英国小说家贺拉斯·沃波尔首创的。他的小说《奥托兰多城堡》作为黑色浪漫主义的发轫之作,不仅引领了当时的哥特式小说创作风潮,而且也成为随后而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动因之一。与某些昙花一现或盛极而衰的文学类型和文学流派不同,哥特式文学发展虽然经历了跌宕起伏,但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复兴,还由文学扩展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基于哥特式文学创作的哥特式批评和研究也成为当代西方批评的一个热点。正如琳达·拜耳一伦鲍姆在《哥特式想象:哥特式文学和艺术的扩展》——书中写道:“十年前,当我开始研究哥特式主义时,‘哥特式复兴”才刚刚兴起。尽管哥特式文化现象已开始浮现,如电影《罗丝玛丽的婴儿》已上映,但是‘哥特式主义’这个术语及其特定的含义,对当时的普通读者甚至学者都还很陌生,甚至最好的大学的英语系也很少开设哥特式文学课程。当我告诉朋友,我正在从事哥特式主义的研究时,只有少数人熟悉这种文学类型,或者能够记起一部哥特式小说的名字。大多数人只是想掩饰自己的无知,礼貌性地笑一笑说:‘噢,这个太专了吧。’而十年后的今天,‘哥特式’这个词已是家喻户晓。最近,我在一家我最经常光顾的百货商场的书店里看到,在‘烹调类’和‘非小说类’图书旁边整整一个过道上都是‘哥特类’图书,超过一百种可供挑选。电影《驱魔人》——一部哥特式经典之作,比起先前的电影,吸引了更多的人,而小说《驱魔者》也售出七百多万册。过去十年中,我们耳闻目睹了超自然、占星术、哥特式科幻小说甚至经典哥特式文学的复兴。时至今日,人们很难看到在美国有哪所大学不开设哥特式文学课的。哥特式文学由于越来越受欢迎,其地位也已获得学界的首肯。”哥特式小说在18—19世纪的繁荣之中确立了它的美学范式和风格,并由此在西方文学中形成了哥特式文学传统。其后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在19世纪,哥特式文学的新发展就是同现实主义融合,为该时期许多主流作家所用,如简·奥斯汀、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此外,哥特式也见于其他流派主要作家的创作,如霍桑、爱伦·坡、王尔德、亨利·詹姆斯、梅里美和波德莱尔等。他们要么创作了哥特式小说,要么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了哥特式风格和元素。到了20世纪,哥特式元素和风格为许多作家所青睐,哥特式文学再度出现繁荣,如福克纳、理查德·莱特、弗兰纳里·奥康纳、安妮·莱斯、托妮·莫里森等都创作了颇具特色的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其中不乏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当代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小说系列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更是让哥特式文学在全球读者和观众面前绽放异彩。

面对西方哥特式文学传统及其演进和当代复兴,面对西方哥特式文学和艺术研究持续不断的深入和拓展,我国学界对哥特式文学的研究显得相对滞后,理应引起外国文学研究者的足够关注。李伟防教授认为,英国哥特小说研究是一个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原因是:受以往既定的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国内对产生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哥特小说这样一个曾经深刻影响过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黑色小说”流派,在译介和研究上显得非常滞后,国内读者对其还十分陌生。从国外方面看,20世纪80年代前,哥特小说的研究明显不足,且评价不高。80年代后,西方对哥特小说的研究出现日趋高涨的热潮。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英国哥特小说都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并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不过,据本人陋见,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哥特式文学了。我在上海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我们的老师朱乃长先生就要我们翻译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作为翻译作业;正是从他那里得知,这是一部哥特式小说;也正是从那时起,知道西方文坛中还有哥特式文学这样一朵奇葩。2003年在台湾出版的高万隆教授译作——贺拉斯·沃波尔的哥特式经典之作《奥托兰多城堡》,正是他在朱乃长先生指导下的文学翻译习作。这是我见到的最早的中文译本了。此后,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布莱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伯爵》等经典哥特式小说的中译本在国内不同出版社出版。

国内对哥特式文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其后的20余年间,哥特式研究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呈现多元态势:肖明翰、韩加明、高继海、高万隆等撰文梳理并探讨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发展;黄善禄等从多维度深入解读了哥特式小说文本;李伟防等对哥特式小说的美学理论及其渊源进行了追溯和探究。此外,李伟防等还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了英国哥特式小说。近几年还有不少文章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对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和诠释。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英语语言文学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的论文有许多都涉足哥特式文学研究。由此可见,伴随着国外“哥特式”的复兴,“哥特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国内尚无西方哥特式文学经典的系统性翻译。有鉴于此,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将“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列为重点项目之一。“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从起笔到付梓,历时五年多之久。这套译丛在国内首次以系列方式推出,无疑有助于推动国内读者对西方哥特式文学的了解,也有益于推动国内学界对哥特式文学的研究。第一批“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选译了18—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西方哥特式小说经典之作。之后,还将继续选译和出版20世纪的哥特式小说经典。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们的期待,也是读者的共同期待。

本译丛的译者多为工作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和学者,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但他们不辞辛苦,为这套译丛的翻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此外,对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对这套丛书在编校和出版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深表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托兰多城堡英国老男爵/西方经典哥特式小说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贺拉斯·沃波尔//克莱拉·里夫
译者 高万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815297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6019474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1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