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通过童话的体裁,讲述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中国四大名医的传奇故事,向小朋友们普及中医名家的成长学习经历,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情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从小开始抓起,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本胡典谱编写的《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3青囊草药香)》是其中一册。
图书 | 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3青囊草药香) |
内容 | 编辑推荐 “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通过童话的体裁,讲述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中国四大名医的传奇故事,向小朋友们普及中医名家的成长学习经历,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情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从小开始抓起,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本胡典谱编写的《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3青囊草药香)》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对于小朋友小读者而言,无论是中医药方面的课堂教材,还是课外的科普读物,都显得有点高深。虽然有专门介绍名医生平的传记,但多是长篇大论,不太适合小朋友们看。童话故事却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3青囊草药香)》作者胡典谱通篇采用生动活泼、诙谐搞笑的行文语气来讲述故事,在介绍名医的同时,顺便介绍当时的历史环境。 目录 第一章:最出名的中医 第二章:真假华佗 第三章:拜师学艺 第四章:神奇的医术(上) 第五章:神奇的医术(中) 第六章:神奇的医术(下) 第七章:三月茵陈四月蒿 第八章:五禽戏 第九章:麻沸散 第十章:刮骨疗毒 第十一章:心病还须心药医(上 第十二章:心病还须心药医(中 第十三章:心病还须心药医(下 第十四章:许昌见闻 第十五章:生死威肋(上) 第十六章:生死威肋(下) 第十七章:大结局 试读章节 糖糖云淡风轻地接道:“车水马龙!” 书到用时方恨少,蛮蛮又被难倒了。“龙啊,龙的传人!” 糖糖拍手笑道:“哈哈,你输啦。这不是成语啊!” 蛮蛮心里佩服糖糖知识量丰富,但是嘴上不肯认输,他说道:“男人要让着女人,这次我就让你一把。你看,我总是能成功地隐藏自己的实力。哈哈。”他自我安慰的能力已经接近无敌了。 上课铃响了。蛮蛮没有心思上课,还在思索“龙”字开头的成语,突然一拍大腿,小声说道:“龙腾虎跃!哎呀,反应迟钝啊!” 糖糖翘起嘴角,得意一笑。 放学后,蛮蛮没有回家,而是去他舅舅家。因为他爸爸牛先生出差去了,舅舅照顾他两天。舅舅开着诊所,家就住在诊所隔董。来到诊所时,舅舅还没有下班。他跑过去看热闹,瞧见一个叔叔和一个阿姨在跟舅舅说话,叔叔十分激动,不断赞美舅舅,说多亏舅舅才恢复了健康,所以要送舅舅一面锦旗。阿姨把锦旗展开,上面写着四个金色大字:华佗再世! 舅舅微笑着说道:“这四个字我可当不起啊,我跟华佗差得十万八千里呢!” 这位叔叔满脸感激之色,说道:“我这个病找了很多医院,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到您这才治好的!在我心中,您当之无愧。” 舅舅推辞几番,最终收下锦旗。叔叔阿姨又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才离开。 蛮蛮跑进来,打量着这四个字,问道:“‘华佗再世’是成语吗?” 舅舅解释道:“不是啊,虽然它是四个字,但是四个字的不一定都是成语。成语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有固定的结构和说法,还有典故和故事。比如病入膏肓、讳疾忌医就是成语。你是好人、饭量好大,就不是成语,因为没有典故。华佗再世,是夸奖人的话,形容医生的医术跟华佗一样高明。” 蛮蛮想了想:“华佗是谁啊?他的医术比扁鹊和张仲景还高吗?” 舅舅见蛮蛮对中医名医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了解,非常高兴,说道:“这三个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医生,医术在伯仲之间。华佗和张仲景是同时代的人,两人都生活在东汉末年,说不定还相互见过。两人在医学上各有成就,张仲景擅长内科,华佗擅长外科,被称为外科鼻祖呢。” 蛮蛮经常听说内科和外科,但是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 舅舅考虑到蛮蛮还是小学生,说多了他也不能理解,于是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道:“比如骨折、刀伤、烫伤,这些就是外科。肾炎、肝炎、消化不良,就是内科。懂了吧?” 蛮蛮似懂非懂。 舅舅笑道:“你把今天的作业写完了,舅舅再跟你细讲!走,先洗手吃饭!” 蛮蛮的注意力有时候非常集中,有时候非常松散,他去洗手,脑子里还在想着内外科的区别。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很简单啦,要动手术的就是外科,不需要动手术的就是内科啦!”他回头一看,惊叫道:“呀,花花,好久不见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秋高气爽,爽歪歪哇哈哈啊!” 原来是蛮蛮的老朋友,时空警察金银花。金银花笑道:“乱弹琴!你又滥用成语了!” 蛮蛮已经摸清楚了金银花的行为规律。金银花身为时空警察不能到处玩,只在有紧急任务的时候才能进行时空穿梭。他问道:“这次是什么任务啊?” 金银花瞬间变得失落,说道:“还不是撒朗这个大坏蛋!他死皮赖脸,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不,他又去找华佗的麻烦了!华佗你知道吧?咱们中医史上最出色,也最出名的神医!如果他的医学传承被撒朗毁坏,将会是巨大的损失!一个医生被夸奖成华佗再世,就是巨大的荣耀啦!收拾收拾东西,喊上糖糖一起,再次回到东汉末年!”P4-6 序言 中医学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广大中医工作者一起奋斗,将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人才是任何一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医事业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才。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事情,凡事从娃娃抓起,方显得格外被重视,中医教育也不例外。 从古至今,有很多名医都是从小习医成才。张仲景自幼好学深思,在他10岁时,就已读了很多书,特别是医学的书。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自幼喜欢读书,经史百家,无不涉猎,尤其喜爱钻研医经,认为“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李时珍世代业医,从小受影响,志在医药,历经数十载,写成举世伟作《本草纲目》。叶天士7岁时立志不求达官贵人却要济世救人,10岁 开始随父亲学医,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由此可见,从小对中医药学耳濡目染,能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将来走上学医、从医之路的关键。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文化的传承与普及。2016年2月26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紧接着,2016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也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在少年儿童的眼中,‘做事”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体裁,它远远比教材更有吸引力。“中医瑰宝”这套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现了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名医的各自成长经历和行医过程。寓学于乐,让少年儿童在轻松阅读中了解中医。 “中医文化进校园”正当其时,对弘扬中医文化善莫大焉;“中医文化进校园”是远见之举,了解、热爱中医的人越多,肯坚定不移地以中医为终生事业的人群基数才越大,才最终会有百舸争流的局面出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蛮糖部落之中医瑰宝(3青囊草药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典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1862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4 |
CIP核字 | 2016299062 |
中图分类号 | I287.45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10 |
宽 | 14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