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负风景不负韶华
内容
编辑推荐

《不负风景不负韶华》以散文游记的形式呈现,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记录了作者在泰国、印度、非洲各个国家行中的点点滴滴,作者阳婷在旅行中不仅获得了真挚的感情,更收获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本书不仅是写给读者自己,也是写给心不在焉的生活、更是写给正在苦苦向往远方的你。

内容推荐

曾经,远方与旅行,是生活中无法触及的期待与幻想。如今,远方与旅行,积淀为生命中无法抹去的风霜与沧桑。当繁华褪尽回归平淡,旅行与远方,并不能将我解脱于“眼前的苟且”。生活,并不在别处。生活,也不该在别处。

《不负风景不负韶华》是作者阳婷的第一本旅行散文,是作者游历世界各地之后,对旅行、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再思考。她以细腻的笔触,分享旅行见闻,书写一种独自走向世界的“苍凉的自在”。

目录

泰国篇

 曼谷:与远方初相见

 乌汶:遇见未知的自己

 森林寺庙:与孤独为伴

 冥想:望见世界的尽头

 清迈:爱是温柔的事物

 追忆:逝去的如斯年华

 印度签证:是结束更是开始

印度篇

 加尔各答:花儿悄然开放

 儿童之家:卑微到尘埃里

 马坦公园:受了点儿惊吓

 麻风病院:不再孤独于世

 印度家庭:心生无限悲凉

 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

 垂死之家:似有些不真不实

 在路上:愿生命都如花绽放

 圣诞节:离别之愁上心头

 新年伊始:千里共婵娟

 卡久拉霍:生活不在别处

 阿格拉:有惊无险遇见你

 泰姬陵:是爱情不是神话

 斋普尔:旅途“艳遇”

 杰沙梅尔:独在异乡为异客

 德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印度新婚:相见不知何月日

非洲篇

 埃塞俄比亚:山长水阔知何处

 亚的斯亚贝巴:街头险遇

 首都向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拉利贝拉:古老的城、惆怅的人

 入境肯尼亚:咫尺天涯暖心间

 纳库鲁:入住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再次成为志愿者

 卫理公会中学:如雄鹰般搏击长空

 尼亚胡鲁鲁:南北半球同在脚下

 基苏木:当时只道是寻常

 再回纳库鲁:人生何处无别离

 奈瓦莎:人与动物的共同家园

 蒙巴萨: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

 达累斯萨拉姆:远方的苟且

 玛卡巴可:教区打工换宿

 伊林加:被风吹过的一生

 莫罗戈罗:天空的另一半

 桑给巴尔岛:梦里花落知多少

后记

 不说再见

附:特别感谢

试读章节

高考完那个暑假,我南下广州。去看望在那里为我打工赚学费的父母。

18年来,头一回坐火车出远门,且独自一人,还坚持不用他们来接。我把自己当作一“天不怕,地不怕,且有勇有谋的假小子”。

天尚未亮,我抵达广州。一出站,在广场立定,头一次见到如此大的火车站及广场,我唏嘘惊叹不已。四周人流,却大都行色匆匆,他们在低头赶路。我如同“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开始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更不知该往何处去转乘汽车。

我立在广场,东张西望,一脸迷茫。不知何时,身旁多了两人,像是母子。女的约莫40多岁,小男孩五六岁,她拉着他。这女人,竞跟我搭话了。

“诶,小姑娘去哪儿啊?”

“市桥。”

“哎呀,这么巧!我也是呢。”

“真的吗?那我们可以同路啊?”竟是如此轻易,便把自己送进了她的“碗里”。

“是啊,可以同路。我刚从老家接了我小孩儿来过暑假。他在家不听话,他奶奶不肯带他,我只好回去把他接过来。你呢,你也是来这里过暑假的吧?”

这样的故事,听来如此朴素真实。我们村里,就有许多这样的父母与孩子啊!我自是全然相信,毫不怀疑。

“是啊,我刚高考完,暑假没事干,就过来找我爸妈。我这是头一回坐火车呢,也是头一回来广州。我都不知道去市桥要在哪里坐车,听说是要过天桥去个什么汽车站……”

一股脑儿,便将自己的底细全交给了她。

“那边天桥现在在修,过不去,我们要走另一条路才能找到去市桥的车呢。”

“哦,这样啊……那,怎么走呢?”

“你不用怕,跟着我走就行了啊!”

如此,稀里糊涂地跟着她上了辆的士模样的车。车里还坐了另外两人。

开出不到20分钟,来到一露天操场。无任何售票窗口,停着三五辆大巴。下了车,站在广场的人便凑上来与她说话。显然,他们是认识的。小男孩儿,已不知何时没了去向。不远处,似乎有人在排队,兴许是在买票。操场外围,每隔几米便站了一男性,如围住操场把持秩序的样子。

我开始意识,似乎有点儿不对劲。忙跑去问那女人:“你确定这儿是个汽车站?怎么什么都没有?”

“这只是个临时车站。那边在卖票,你先过去排队买票,我等下就来。”我半信半疑,来到排队处,确实有人在卖票。市桥,300。可母亲告诉过我,火车站去市桥,只要几块钱的啊。我钱包里只有100多块,还有500块,藏在背包深处。那是我省吃俭用一学年攒出来的全部家当,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掏出来。  于是,又折回去找那女人。

“哎,我身上只有100多块,买不成票,怕是要换个汽车站才行……”

“那你先把那一百多块给我,你再找找背包里还有没有,若是真没有,我再帮你想办法。”

听到她说让我翻背包,我心中一颤,难道她知道我背包里还有钱?!忙紧了紧包口,急得朝她喊:“真没有了!我要换个汽车站!”

随后便扭头急冲冲地往操场外走。没走上几步,围过来两个男人。二话不说,拽着我的胳膊,如拎小鸡一般,把我强行推搡上了一辆大巴。

方才彻底醒悟:我真的遇上坏人了!

上了车,发现里面居然坐了二三十人。男女老少,个个神情淡漠。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壮胆:反正还有这么多人,怕什么,那就坐你们的车吧。不断有人陆续上车。不知坐了多久,最后再上了几个彪形大汉,车开了。

窗外依旧黑沉,看不清街道。偶尔掠过几幢高楼,魑魅魍魉般招摇。

车开没多久,一彪悍男开始喊话。嗓音低沉。

“你们都给我把身上值钱的东西拿出来。自觉一点,不要我们来动手啊。”

说完,便开始在车厢内移动。前排一青年男子,突然站起来喊道:

“你们这是抢劫!”

刚放完话的彪悍男愣了不到两秒,便冲了上去,揪住他衣领,对着那头脸“啪啪”几声,将青年男子打摔在座位上。顿时,车厢后面传来女人的尖叫声、小孩的哭喊声,一片混乱唏嘘。但很快,又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只剩下大巴车沉闷的发动机声在空气中回响。

我如撞进一惊心动魄的电影拍摄场面般惊呆了。天啊……

我虽明白,任何城市都有好人有坏人,但却对广州这座城,从此再也提不起任何好感,甚至打心底开始厌恨。

在父母身边待了一个多月。他们早起晚归,少有休息日。如此辛苦啊,这都是为了我!尽管高考成绩让人失望,但他们却丝毫不曾埋怨,甚至连一个责怪的眼神都没舍得丢给我!还倒过来安慰我说:“没事,尽力了就好。若你想再来一次,我们也支持你。”

只有我知道,自己真的没尽力。内心的负罪感,再次一阵阵涌起。

我满怀愧疚,决定再来一次高三。但此次,已不同于往日。我开始明白,以自己目前的状态进入社会,只有被坑被骗的份儿。我开始怀念学校的单纯美好。同时,对大学也有了极为强烈的憧憬与期待。

我开始醒悟:读书不为父母,而为自己。

我内心深处有了强劲的动力。

P31-34

序言

写给梦想远方的你

大学时,察觉自己对生活懵懂无知后,我突然开始思索“人活着的意义”。

老子、孔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尼采等,都开始迷糊地出现在我的世界,却只是擦肩而过。

一转身,对于“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我却依旧困惑如初。

人潮拥挤中,我被推搡着一步步往前。来不及细思量,便已走过大学,步入社会。

实习、入职、工作、创业。

我很努力很努力地开始生活。

管它“活着的意义”,见鬼去吧。那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赚钱、攒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这不就是人的生活吗!

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啊。

某一天,清理房间时发现几本日记及摘抄,上面已满是尘埃。随手翻了翻,一张叠成两半的手写纸掉了出来。摊开一看,是21岁那年给自己写下的“30岁前一定要做的50件事”。

一转眼,已过了5年。生活,已被塞满“重要且必要”之事。工作时,挑选产品、整理店铺、回复邮件、接收订单、打包发货;闲暇时,聚朋友、看电影、逛商场、慵懒度日。

呵,突然发现自己像极了一部井然有序的机器!

这颗脑袋,便是一台已被植入程序的电脑,无意识状态下也能指导这机器的每日运行。翻到眼前这“50件事”后,犹如电脑遭到病毒入侵,机器开始出现故障。手忙脚乱地装入“杀毒软件”,想扫描并清理掉这些“病毒”。然而,毒似乎已入侵主机深处,如“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台机器,已病入膏肓。

这“病毒”总在我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席卷过来。肆无忌惮,势不可当。

我,却似乎毫无招架之力。

我开启了心不在焉、又身不由己的生活模式。

有时,店内订单增多,忙忙碌碌,直至深夜。成就之感,满溢心中。不想理会工作时,便发疯一般,一个人跑步,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看电影。

这个世界,寂寥得只剩下自己。

偶到某个夜深人静之时,“中毒”后的消极失落,又从地老天荒处传来,直击我心。每逢这样的夜晚,我似乎被一只无形之手拉住,滑向无底深渊。

想大声呼救,却张口无声。

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呆呆地坐在书桌前,直到天空泛白。

再次摊开那“50件事”,终于,决定划掉两件:去印度和非洲,去做志愿者。

或许,生活真在别处。

旅行结束后,又步入“正常”生活轨道。关于那次旅行的记忆,也开始慢慢褪去。翻着旅途中写下的几本日记,渐渐远去的那些人与事,又如潮水般涌来,恍若昨日。

旅途中,或感动,或失落;或欢乐,或悲伤,那都是曾写进生命里的点滴。

环顾四周,人人都在谈论“诗和远方”。

想旅行的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逼迫自己去旅行的人说:所有不能旅行的原因都是借口。

沉迷于旅行无法自拔的人说:染上旅行的瘾后,再也休想把它戒掉。

旅行过后发现亦不过如此的人,只好说:生活,或许在别处。

旅行归来。繁华褪尽,绚丽归淡,却是发现,

旅行,只不过是换了副皮囊的又一种庸碌与喧嚣。

远方,却是因承载太多梦想而早已抛锚止航的古老船只。

曾经,远方与旅行,是生活中无法触及的期待与幻想。

如今,远方与旅行,积淀为生命中无法抹去的风霜与沧桑。

旅行与远方,

并不能将我解脱于“眼前的苟且”。

生活,并不在别处。

生活,也不该在别处。

这本书,写给曾踌躇满志、以远方与旅行为梦想的自己。

写给正向往并苦苦追寻远方与旅行的你。

写给,心不在焉的生活。

写给,身不由己的你我。

不负风景,不负韶华。

后记

不说再见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如是说。

自那晚“扪心自问”后,我决定不再奔赴新的国家、新的城市。

查机票,想回家。订好回国的特价机票,日期在2014年8月8日,近两千人民币。算是相当便宜了。

内罗毕起飞,终点广州。

而从达市回国的机票,不少于4000。

一路穷游下来,思路已无法从“精打细算”中调离。算算,若从内罗毕回国,还可用多出来的2000块干点其他事。

于是,从桑给巴尔岛,回到达累市。再经过摩西(Moshi),在山脚遥望了一眼乞力马扎罗,再从边境小镇阿鲁沙(Arusha),再次来到内罗毕。

在坦桑尼亚的出关处,粗心如我,将用于办肯尼亚签证的50美金夹在护照中,忘了拿出来,便将护照递予出关盖章人员。来到肯尼亚的入境处,办理签证时,方才意识到用于办签证的钱已被“顺手牵羊”。

再次回到出境处,可怜兮兮地寻求盖章人员,他却称“什么都未曾看见”。

预料之中。50美金,300多人民币,不是个大数目。

之所以如此喋喋不休,讲述此类“事故”,是想说,出门旅行,可能遇见各种各样、所料不及之事。

或悲伤,或狂喜。或感动,或失落。

都是一时之念。只是转瞬即逝的思绪。

此时,距离回国日期,仍相差20来天。

不想继续旅行的我,在赤道附近寻了一个驾校,且借住在一当地人家,每日穿梭于南北半球,在一家名叫“Hill—view Driving School”的驾校学习驾驶。

这里的驾校极便宜,每日上课,分理论与实践,直到学会为止。学费折算成人民币,竟不到1000元。

老师是40多岁的女子,讲通俗易懂的英语。极其和蔼,且幽默风趣。不知是因此地路况太差,抑或是因学校资源匮乏,用于驾驶实践课的,是一辆六轮敞篷长卡车,手动挡。全班共七八个学员,除我之外,全是本地人。所学课程,学员可自行选择。有些同学大概是之前学过,竟只上了10来天课便去参加了考试,并通过了。本是无意攀比,但心中大概有着一股“不要给中国人丢脸”的民族自尊心在作祟,甚感压力。

勉强学完全部课程,深有感触。

于我等初学者而言,最难的点,大概莫过于对离合器的把控。

学完后,参加考试,居然通过。但驾驶证,却被告知“得等三至六个月后,方可颁发”。当初选择学车,本只为此门技术,并未想在此取得驾驶证。且据说,即便在此取了证,还需办理一大堆手续才能变为在国内亦被认同的证件。所以,不得也罢。

回国那日。

再次途经中东国家卡塔尔,转机停留近6小时。我蜷缩在机场凉爽舒适的“洞洞椅”上,昏睡不已。偶然醒来,前后左右都可听见中文在耳边翻飞。

我知道,我要回家了。

我的行囊,已比出发时轻了许多。

穿用了整整10个月,已被磨得破旧不堪的衬衫、牛仔裤、T恤、外套、运动鞋、围巾、披肩,还有那在印度时背上的被套,通通都留在了非洲。

也许,我还会回来。

又也许,我不再回来。

我的心绪,也比出发时空明了许多。

开始慢慢明白:生活,有眼前的苟且;旅行,有远方的苟且。

真正的生活,无需寄托于旅行与远方。

将自己的生活交予他人去评判,

才是不安与苦闷产生的根源。

我想。

保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负风景不负韶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阳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66191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6308386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