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新中产阶级
内容
编辑推荐

《日本新中产阶级》为《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作者、哈佛”中国先生”傅高义日本研究经典著作,聚焦日本社会,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深入探讨日本中产阶级的作品,细致而全面地描绘了日本工薪职员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刻画了1960年代日本的社会经济转型情况。1958年至1960年间,傅高义在东京东部市郊的M町社区展开田野研究,与六个丈夫是拿固定薪水的大公司工作职员的家庭深入交流,定期对他们进行采访并细致地记录。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职员进入大公司并得到终身职位,从而产生了“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傅高义沿着从家庭-学校-工作和社会-文化-心理两条研究脉络,讨论了新中产阶级推广了一种“新秩序”,如何以及为何能成为社会主体,以及对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傅高义的这一著作在当时具有高度前瞻性,并在随后几十年中都与研究中的六个家庭维持联系,开拓了民族志研究的新方向。

内容推荐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何谈理解本国社会?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他来到东京市郊的M町展开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职员进入大型企业与政府机构并得到终身职位,他们取代了老中产阶级,带动了家庭、经济与文化的变革。工薪族成为他人向往的“光明新生活”的代表;工薪族家庭与政府、社区的关系经历重塑,虽缺乏绝对的价值体系,但却有基本的共识;传统的家族理念式微,新观念影响了家庭内部的分工和育儿。新中产阶级不仅是社会巨变中持续不辍的稳定力量,更建构了延续迄今的日本社会运作基本模式。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究耗时2年,但傅高义夫妇此后一直坚持研究对象的跟踪随访,研究成果实则跨越30年。如今,新中产阶级成功的兴奋为某些焦虑所取代,他们渴望新活动、新生活、新乐趣和新意义,寻找更宏大的目标。

《日本新中产阶级》在当时具有高度前瞻性,而此后的不断修订则保证了其现实性。从学术角度看,该书的研究方法堪称文化人类学的典范,拥有了解当代生活的独特的立体视角和纵深感。有别于当时传统的民族志,《日本新中产阶级》奠定了此后日本研究的主流方向,也成为诸多学者理解日本社会的试金石。

目录

中文版序

导读:东亚的审读与傅高义的人生

前言:回眸一本前瞻之书

致谢

第一部 工资的重要性

 第一章 研究问题及其背景

 第二章 透视科层制背景

 第三章 通往工薪族之路

第二部 家庭与其他社会系统

 第四章 消费者的光明新生活

 第五章 家庭事业中的政府

 第六章 社区关系

 第七章 基本价值观

第三部 家族的内部

 第八章 “家”之理想的式微

 第九章 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

 第十章 家庭内部的权威

 第十一章 家庭团结

 第十二章 育儿

第四部 M町大观

 第十三章 快速社会变迁中的秩序

第五部 重返M町

 第十四章 薪资之外

 第十五章 超越成功:三十年后的M町

后记

附录 田野研究报告

注释

参考文献选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新中产阶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傅高义
译者 周晓虹//周海燕//吕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4036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06
CIP核字 2016261264
中图分类号 D731.36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6
16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5-046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