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君、曾大兴主编的《广府文化(第2卷第2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是广东省各大高校人文学院的著名教授与广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近两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主要内容包括:岭南大文豪招子庸以及《粤讴》的研究,广府文史研究,广府民俗研究,广府艺术研究以及文化随笔。本书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讴》的研究与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首创意义。
图书 | 广府文化(第2卷第2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纪德君、曾大兴主编的《广府文化(第2卷第2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是广东省各大高校人文学院的著名教授与广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近两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主要内容包括:岭南大文豪招子庸以及《粤讴》的研究,广府文史研究,广府民俗研究,广府艺术研究以及文化随笔。本书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讴》的研究与开发,有着不可替代的首创意义。 目录 招子庸及《粤讴》研究 论招子庸的《粤讴》 《粤讴》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粤讴生成之人文生态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粤讴》研究 横沙花放岭南香——从招子庸说到粤讴的发展 珠江、韩江花舫与清中期文人的风月之情 珠江水上醉风流——招子庸与19世纪初的广州文人生活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与粤讴 招子庸:出入于文人画之间 论招子庸及其文人画精神 《粤讴》的话语构成形态试探 招子庸《粤讴》与粤方言词研究 《粤讴》中的“总系” 说粤方言词“向” 招子庸《粤讴》研究文献综述 广府文史研究 孙中山与太平天国的宣传及其影响——以《太平天国战史》《洪秀全演义》为例 一座城市的诗歌风景——广州当代诗歌文化概观 自然诗歌中的格拉斯米尔与岭南地域景观——威廉·华兹华斯与华海创作之比较 岭南文化三论 清末民国岭南方言辞书及其研究意义 广府民俗研究 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化水族舞更名的思考 波罗诞:从国家祭祀到民间庆典 波罗诞的文化渊源及其世俗化倾向 广东三祖庙:广府祭祀文化的城乡社会学意涵 广府狮舞的地域特色研究 广府艺术研究 1929年的广州公演与南国社的左翼转向——广州公演与田汉的“转向” 粤剧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 活色生香的粤式美学——论电影《雅马哈鱼档》的文化书写 广东沙湾何氏典雅派音乐研究综述 文化生态与文化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兴盛现象考察 文化随笔 屈大均的岭南“山海经” 广州,那些渐次呈现的历史文化景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府文化(第2卷第2届广府文化论坛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纪德君//曾大兴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558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6-02-01 |
首版时间 | 2016-02-01 |
印刷时间 | 201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2016006057 |
中图分类号 | K29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1 |
宽 | 173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