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随园食单/古典新读
内容
试读章节

《诗经》中用“盛满食品的食器,行列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做比,赞扬周公治国有方,而用“让别人吃粗粮,自己反而吃细粮”来指责凡伯没有德行。这正反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古人对饮食的重视,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个意思。文中用了诸多典籍和圣贤之人的话来说明饮食中自有大道理。饮食之道看似微末,却蕴含着诸多人世哲理,圣人对唱歌这样的微小技艺都能虚心好学,一丝不苟,饮食也当如是。袁枚为自己爱吃、会吃找到了理论依据。吃亦有道,也引得读者对他的好吃心得产生了浓厚兴趣。文中还提到了古代一些饮食知识,如以鼎煮食。鼎是商周时期用来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多为圊形或方形,下有三足或四足,后来发展为一种祭祀的礼器,乃至国家、政权的象征,“问鼎中原”就是这个意思。“盐”,古作“童”,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汉代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据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开始煮盐,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至于梅子调出的味应是酸味,《尚书·说命》云:“著作和羹,尔惟盐梅。”商周时期人们还没有学会酿醋,所以酸味的调味只能用梅子来实现。

同时,袁枚认为美食之道是非常高深的,正如曹丕《典论》中所说“一代尊贵者,只知道建造舒适的居处.三代尊贵者,才能真正掌握饮食之道。”比如,古时规定,用鱼和牲畜的肺作为祭品进献时,鱼脊要朝向享用者、割肺要连带着心等等。可见饮食之道有着严谨的规矩,不可马虎了事。

【注释】

①雅:极,甚之意。旨:旨意,精神。

②灶觚(g口):灶口平地突出之处,这里指厨房。

③景行:崇高的德行。亦作仰慕之情。文中指后者。

④故纸:旧纸,指古1日书籍。

⑤率:遵循沿用。

⑥治具:准备器具,置办酒席。

【解读】

袁枚不但对前人在饮食上细微严谨的精神十分敬慕,而且他在谁家中吃到美食,就会让自家的厨师去学习。就这样,四十年来,他搜集了众家的烹饪技法,并且仔细研讨、细心记录,其中不少菜肴已经基本能够掌握,一些只是略懂皮毛,也有一部分只是略有耳闻。然而,就算是略有耳闻的菜色,他也会记下出自某家某莱,以表达他的仰慕之情。可见,作为一个美食家,袁枚无疑做得非常到位。

在这里,袁枚的思想是很开通的.他认为饮食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脱离前人的经验,只有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才能做出美昧佳肴来。

【注释】

①执柯以伐柯:出自《诗经·豳风伐柯》。伐,砍伐;柯,斧柄c

②推己及物:把自己的喜好传给别人。

③忠恕:儒家伦理思想。“忠”要求积极为人,“恕”要求推己及人。

④《说郛(fd)》: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所编的一部丛书,汇集秦汉至宋元名家作品,包括经史传记、百氏杂书、考古博物、山川风土、虫鱼草木、诗词评论、古文奇字、奇闻怪事、问h星象等内容。是历代私家编集大型从书中较重要的一种,其中饮食方面的笔记有三十余处。

⑤眉公、笠翁:眉公,明代文学家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著有《眉公全集》。笠翁,即清代著名剧作家李渔,字笠鸿,号笠翁,著有《阔情偶寄》十六卷,其中也记述了饮食方面的事。

⑥阏(6)于鼻而蜇于口:(不好的气味)阻塞了鼻子,(难吃的味道)像蜜蜂一样蛰了人的口。意思是食物十分难闻、难吃。

【解读】

在饮食的好恶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所谓众口难调。而袁枚则认为,只要按照正确的原则去做,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虽然无法强求众人的口味与自己一致,但也不妨碍把自己的想法向人推荐。在这方面,他自认为贯彻了儒家的“忠恕之道”,便没有什么遗憾了。

对于前人的“经验之谈”,袁枚曾亲自进行验证。比如,明人陶宗仪所编的大型类书《说郛》中,关于饮食方面的笔记有三十余处,明代陈继儒的《眉公全集》和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里也记述了诸多饮食方面的事。然而袁枚根据这些书所载的烹饪方法进行试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菜肴闻之刺鼻,难以下Ⅱ因。由此可知,那些记载大都是一些无聊文人的牵强附会,不会收录在《随园食单》中。P4-7

目录

须知单

戒单

海鲜单

江鲜单

特牲单

杂牲单

羽蕨单

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

杂素菜单

小菜单

点心单

饭粥单

茶酒单

序言

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因此名为“随园“,而且自号“随园老人”。他在《杂兴诗》中写道: “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袁枚在园中过着恰然自得的生活,放情声色,不复出仕之念。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正如门联上所写 “放鹩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袁枚在随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并且在园中留下了最重要的几部著作,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菜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荼酒单14个部分。袁枚先在”须知单”中提出了的20条操作要求,在“戒单“中提出了14个注意事项,接着用大量篇幅详细记述了当时流行的326种南北莱看饭点,还包括点心、饭粥和茶酒等,从选料、做法到味道都有所叙及。其中有关饮食卫生、饮食方式以及莱品搭配等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依然见解独到,读来获益多多。从《随园食单》中可以看出,许多传统莱肴的做法和口味几百年来一脉相承,袁枚所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广受欢迎,书中记载的制法步骤也依然非常实用。

本书选取了《随园食单》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解读,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烹饪技法在几百年间的演变与传承,还可重新领略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闲情雅意。

内容推荐

《随园食单》是一部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关于饮食文化和烹饪方法的专著。作者袁枚(1716—1797),是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随园是袁枚的居所,又用以命名本书。《随园食单》记载了当时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茶酒等,从选料、做法到味道都有所叙及。其中有关饮食卫生、饮食方式以及菜品搭配等观点,即使今天看来,依然见解独到。

编辑推荐

《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蕨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袁枚编著的《随园食单》记载了当时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茶酒等,从选料、做法到味道都有所叙及。其中有关饮食卫生、饮食方式以及菜品搭配等观点,即使今天看来,依然见解独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随园食单/古典新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袁枚
译者
编者 林梦洁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517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5175580
中图分类号 TS972.11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