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卑与超越(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编著黄久儒、许龙桃编译的《自卑与超越(精)》是激励全球数十亿人心智成长的心理学经典巨著。这是一本十分值得一看的心理学著作,其作者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拥有相当高的低位。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这不仅是因为其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际作用与直接影响。

内容推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编著黄久儒、许龙桃编译的《自卑与超越(精)》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目录

译者序

CHAPTER 1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三大制约

 社会感

 童年对整个人生的影响

 梦和早期记忆的作用

 合作的重要性

CHAPTER 2 精神与肉体

 精神与肉体的关系

 情感的作用

 精神与肉体的特征

CHAPTER 3 自卑心理与优越感

 自卑心理

 对优越感的追求

CHAPTER 4 早期记忆

 个人人格塑造

 早期记忆的重要性

CHAPTER 5 梦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对梦的观点

 个体心理学的梦研究

 分析梦境

CHAPTER 6 家庭的作用

 母亲的影响

 父亲的影响

 偏爱与平等对待

 家中排行的影响

CHAPTER 7 学校的作用

 教育变革

 教师的重要性

 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

 先天因素与后天培养

 个性的发展

 教育过程中的不利情况

CHAPTER 8 青春期

 青春期的特征

 自我挑战

 青春期的问题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CHAPTER 9 犯罪与预防

 了解犯罪心理

 罪犯的类型

 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的早期影响

 犯罪问题的解决

CHAPTER 10 职业

 平衡人生三大问题

 早期培养的重要性

 制约择业的因素

 解决方案

CHAPTER 11 个体与社会

 增进合作

 兴趣缺失与沟通障碍

 社交兴趣与社会平等

CHAPTER 12 爱情与婚姻

 爱情、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婚前准备

 婚姻中的合作

 友情是婚姻的保障

 维持婚姻幸福的秘诀

试读章节

人生活于“意义”之中。人类基本不会抽象体验事物,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观察、定义,即使是最本初的经验也是如此产生的。如:“木头”是作为“与人类相关的木头”,“石头”也是“人类生活要素之一的石头”。如果一个人试图脱离意义而考虑周遭的环境,那将十分可悲,他将脱离同类,孤立自己,而他的行为也于人于己无益。总之,人的自我封闭行为将无任何意义,人类的存在也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人类若想感知现实,解读其意义和价值,必须将其放大到人生和生命存在的高度,而不是囿于事物本身。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种意义总是带有缺陷,因此不可能永远正确。原因在于,这个看似由意义构成的世界其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荒诞和谬误,这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大特征。

如果你问旁人:“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如何作答。很多人不想让这样的问题困扰自己,也不愿去探究问题的本源。但是,古往今来,这个问题一直与人类如影随形,直到今天,年轻人,甚至老人都会问道:“人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确切地说,人一般只在遭遇困顿时才会如此发问。反之,对于那些人生遂心如意、几乎没有遇到困厄挫折的人而言,这样的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也不会被诉诸言词。但是,这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回避的,我们必须直面。

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几乎每个人都通过行为来将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表现出来。我们发现,人们的行为被其对人生的某种解读影响着,每个人在言论之外的行动上,都在对“人生意义”进行着不同的阐释,如果完全不管他的言论,我们将发现,他的姿态、行为、举止、习惯、观点、表情、特征等,都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认知。他的行动让我们相信,他对某种生活的解释深信不疑,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阐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他对自己的认识。他似乎在宣誓:我如此,世界那般。这就是他赋予自己以及人生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也唯其如此,人生的意义不胜言说。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一个人自认为正确的人生意义都搀杂了谬误(短视),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反之,我们也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人生意义,只要有人持有这样的态度,它就不是绝对错误的人生意义。而且在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观点之间,包含了我们人类所有的人生意义。但是,这些不同的人生意义,我们可以辨其高下,有些很奇妙,有些很糟糕,有些错得很离谱,有些错得较轻微。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发现,好的人生意义有共同之处,而糟糕的人生意义则缺乏这些共同特征。

P2-3

序言

100多年前,奥地利一位曾经的自卑之人,带着记忆的追溯和深切的体悟,行进在“个人成长之路”,树立起了个体心理学的大旗,指明了心理学“人本主义”的发展方向,成为为后人所敬仰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幼年的阿德勒身材矮小、体格瘦弱,颜值也不达标,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就是“矮矬穷”。特别是当人们将他与“高富帅”的哥哥对比时,强烈的自卑油然而生。不过幸运的是,在与内心的自卑做斗争的过程中,阿德勒看破了人生的意义,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实际上,阿德勒的这部《自卑与超越》,就是对其克服自卑、超越自我、“成功逆袭”的人生经历的梳理、反观和生发。而在阿德勒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价值的便是帮助我们每个人指明了“超越自我”的实现路径——挣脱束缚。

“超越自我、逆袭人生”的三层路径:

1.挣脱“过去”的束缚,

2.挣脱“未来”的束缚,

3.挣脱“他人”的束缚。

挣脱“过去”的束缚。往往,过往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你,过往的经历影响着人的潜意识,铸就了现在的“我”,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然而,阿德勒告诉我们,过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过去;改变你对过去的看法,实际上便转化了你的潜意识,超越了原来的“我”;而最最关键的是——对于过去的看法,我们是可以改变的。

挣脱“未来”的束缚。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最求卓越”的内驱力,本心都力求做—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但有时候,是否我们在“追逐卓越”“实现自我”时,忽视了当下的自己,使之成为一个个“实现自我”的过场。然而,我们的人生却是由每一个当下拼凑而成,只有现在才是我们真正拥有和最值得珍惜的。

挣脱“他人”的束缚。人生中的很多困扰,实际上是来自“他人”——他人的期许、他人的评判,或者与他人的对比。而在阿德勒的眼中,“自己”才是自己的最终参照,而他人实际上是我们成为最卓越的自己的“途径”。对于“他人”,我们应该,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对于自己,才是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最终实现超越的。

与阿德勒在书中同游共行,我们很多时候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坦诚地审视自己,我们会发现诸多让自己“自卑”的不如意:也许是家境出身不够富裕,也许是外观相貌不够俊朗,也许是才华智略不够高深……

然而,阿德勒的心理学,正是把我们从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中解放出来的良药。毫无疑问,《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代表作,在当今这个时代里,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超越自我”的正能量,刺激人们奋发向上,在超越中成长,最终成为最优秀的那个自己。

黄久儒 许龙桃

2015年10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卑与超越(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黄久儒//许龙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70599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2015257043
中图分类号 B848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5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