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本。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本辑为《读库(1603)》,收录《东京书房》、《毕业生》、《三线轶事》、《落红》、《复活“哥特式浪漫”》、《为线体而生》六篇文章。
图书 | 读库(1603)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本。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本辑为《读库(1603)》,收录《东京书房》、《毕业生》、《三线轶事》、《落红》、《复活“哥特式浪漫”》、《为线体而生》六篇文章。 内容推荐 张立宪主编的《读库(1603)》是2016年第三期,共有六篇文章。既有对日本东京独立书店的实地采访,也有对中国“三线建设”的回忆,此外还梳理了萧红的坎坷人生。本期中还关注了哥特式浪漫电影、比亚兹莱开启的书籍插图的黄金时代等。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爱书人吉井忍带着疑问分别走访了日本SPBS、森冈书店、专注于选书的BACH公司以及今野书店,与创始人或店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安静坚持让人印象深刻。艾苓及其母亲姜淑梅均有作品曾刊于《读库》。《毕业生》讲述艾苓的学生们毕业后多般景况,展示普通学生步入社会后,初次品尝生活的苦涩和欣喜。“三线建设”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国防建设,继《读库1105》中刊发的《三线人》后,再次聚焦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事。本篇《三线轶事》回顾四川江油军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兴衰及三线人的生活起伏,让我们更接近这段历史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三线人。王鹤在《落红》里梳理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人生。萧红以她的敏感性情与虚弱之躯,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或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猩红山峰》一片集心理惊悚、哥特恐怖与诱惑浪漫于一体。洪韵为我们揭示这部影片的多重观影价值,将导演德尔·托罗的制作理念及所隐藏的深度主旨娓娓道来。比亚兹莱为我们开启了插图的黄金年代。他使出版物可以华丽且廉价,让人们对出版物有了装饰审美的追求。 目录 东京书房 吉井忍 毕业生 艾苓 三线轶事 肖逢 落红 王鹤 复活“哥特式浪漫” 洪韵 为线体而生 虎掰掰 试读章节 东京书房 吉井忍 樱花树下,实地采访东京独立书店。 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全世界独立书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独立书店人如履薄冰,心有戚戚焉。然而,在邻国日本,这个孕育了全球最大、最密集书店街的国度,一批隐隐预示着新时代日本风格的书店正在萌芽,并逐渐成熟。它们藏在城市的某一处,安静低调地坚持着…… 从“高调系”转到邻家小书店 专访SPBS店长铃木美波 采访时间:2015年4月 与日本朋友聊天,他说最近在东京的外国游客激增:“你到涩谷站前十字路口看看,到处都是外国人!都在拍那个交叉口。以前真没有那么多外国人。” 从涩谷车站出来,与忠犬八公像打个招呼,眼前就是少男少女和外国游客的天下:他们都在寻找日本的时髦、新潮和流行。出涩谷站后步行约十分钟,便到了神山町商店街。这条街全无涩谷的时髦感觉,而是散发着昭和时代的温馨和亲切。一路下去,右边是米店(出售大米和糙米),左边则是教会和医院。再走五分钟,过了肉店边上的停车场,就是Shibuya Publishing&Booksellers(简称SPBS)。 第一次采访SPBS是2009年冬日,正逢SPBS与Levi's合作,落地橱窗里面挂着几条牛仔裤,让人误以为是服装店。约七十坪(一坪约合三点三平方米)的店面格局细狭,当时的店长跟我说,这个地方之前是一家专做布丁的点心厂。记得那天踏入店里,眼前是一条三十米的长桌,因为店铺尽头的墙上安着一面镜子,反射下的桌子更是长得有点魔幻了。 不知道是否受了布丁厂的启发,在对SPBS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代表人(CEO)福井盛太和设计师中村拓志开始质疑大量生产、大量流通的现代书业理念,产生了“当场制作、当场贩卖”的想法,可以说是用面包店的理念完成了SPBS店铺的设计。店面结构五年间基本没变,前半部分是书店,后边的玻璃房就是编辑部。SPBS想成为“能看到对方的书店”——顾客能看到编辑,编辑也能看到顾客,彼此交流了解,这是SPBS的出发点。 这次向SPBS约采访时,负责公关部门的年轻男子说:“您当时进行采访时我还没进公司,但应该有不少变化。欢迎来重访!” SPBS的变化是蛮明显的,让人高兴的是,这个变化相当正面。记得五年前的冬日完成采访后,写过一句: “半个多小时谈下来,店里还是只有两三位客人在安静看书,也不见有人走近收银台,看来要经营好一家书店真不是件容易事。”这次采访是在周五下午,离周围的公司下班还有几个小时,但店内已经有不少顾客:两位年轻男子骑着自行车直奔SPBS,停好车,兴冲冲地进去。穿着西装的上班族大叔慢悠悠地进来,脚边放着黑色皮包,站着看书。还有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小孩进来,边看杂货边为自己和小孩选书。 书籍种类也增加了不少,过去没见到的漫画杂志、上班族爱读的《东洋经济》等杂志,被放在离店门最近的书架上,调节本店时尚感的同时,带来一些亲和力。对了,还有一个变化是店长换人了。现在的店长是一位动作麻利、反应极快的快活女子铃木美波女士。 吉井忍(以下简称吉井):刚在贵店里走了一圈,白色的书架和过去一样,但摆书的方式有了变化。记得过去是按内容所涉及的年代归类上架。 铃木店长:是的,之前的年代归类方式我们不采用了,一个是因为我们店里的人和客人对这种归类方式有点腻了;二是因为还是按照内容分类比较方便,客人要找自己喜欢的风格的书,还是按内容分类好些。现在的分类方式有七种:非虚构、文学、娱乐、漫画、艺术和时装、设计和建筑以及生活方式。 还有,对我们来说,比较大的一个项目是杂货。我们店里摆了不少杂货,文具、装饰品、时装、咖啡等等,我们尽量让杂货和店内书籍的世界观接近。除了店内摆设的杂货品种外,我们在别的地方有SPBS annex(现已更名为CHOUCHOU),和我们这里的杂货不同,SPBS annex专攻女性用杂货、装饰品。目前有两家,在涩谷宫益坂的Hikarie大厦和位于大阪梅田的LUCUA 1100百货大楼。尤其是Hikarie那边的卖场,每过两周我们就会把所有的货物换一下,可以说在那里每两周会出现不同主题的杂货。生活用品不多。咖啡或各种厨房用品确实在各类杂志做特辑,但那些东西在时尚商场里并不好卖,受欢迎的反而是可爱型的装饰品。有意思吧。书店的客人已经不少了,但你到SPBS annex就知道,杂货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人多得很。 吉井:那我待会儿就去看一下,我对杂货没有抵抗力,要小心把腰包掏空啦。话说回到书店,贵店的大部分书籍是新刊,旧书相对来说少一些。 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库(160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立宪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218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2016122483 |
中图分类号 | I217.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5 |
宽 | 125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