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根先、林世田著的《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我社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之一种,介绍了佛教经典《金刚经》传入中国的过程、翻译与注疏、版本、思想内涵、影响等内容。语言生动详实,叙事清晰、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图书 | 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根先、林世田著的《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我社推出的大型丛书《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之一种,介绍了佛教经典《金刚经》传入中国的过程、翻译与注疏、版本、思想内涵、影响等内容。语言生动详实,叙事清晰、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金刚经》传入中国 第一节 从释迦牟尼说起 第二节 佛教的分派与传播 第三节 《金刚经》非佛陀亲授 第二章 《金刚经》的翻译与注疏 第一节 翻译家的故事 一、鸠摩罗什 二、菩提流支 三、真谛 四、达摩笈多 五、玄奘 六、义净 第二节 译本透露的信息 第三节 昭明太子与《金刚经》 第四节 “冥世偈”与罗什译本演变 第五节 《金刚经》之注者 一、高僧 二、居士 三、道士 第三章 《金刚经》版本概说 第一节 《金刚经》的写本 一、唐五代写本 二、宋与大理国写本 三、明代泥金写本 第二节 《金刚经》的刻本 一、唐五代刻本 二、宋辽西夏刻本 三、金元刻本 四、明正统刻本篆书《金刚经》 第三节 《金刚经》金石文献 一、北齐《泰山金刚经》 二、房山石经之《金刚经》 三、敦煌遗书中柳公权《金刚经》拓本 四、《金刚经》石幢 五、北宋石壁《金刚经》 六、北京永乐大钟上的《金刚经》 第四章 《金刚经》思想内涵 第一节 时空观念 一、三千大千世界 二、关于“世间” 三、 “分”与“劫” 第二节 佛性的有无 一、平等观念 二、心性观念 三、《金刚经》之佛性观 第三节 不住于相 一、“不住”于“四相” 二、“身相”与“法相” 三、“不住”于“六境” 四、 “生心”与“布施” 五、离相之境界 第五章 《金刚经》信仰 第一节 唐代民众的信仰 一、信仰方式 二、崇经缘由 三、因何而信 第二节 帝王与《金刚经》 第三节 政治家与《金刚经》 第六章 《金刚经》的影响 第一节 《金刚经》与禅宗思想 第二节 《金刚经》与唐宋文坛 第三节 《金刚经》与佛教美术 第四节 书法家与《金刚经》 一、柳公权 二、苏轼 三、黄庭坚 四、张即之 五、赵孟頫 六、顾信 七、文徵明 八、董其昌 九、傅山 十、弘一法师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刚经史话/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全根先//林世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3580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2016060124 |
中图分类号 | B94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