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边塞诗雄(岑参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内容
编辑推荐

管士光著的这本《边塞诗雄(岑参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系列之一。它以编年体式,以史为经,书写一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展现了盛唐灿若星河的诗歌成就和人文环境。书中广搜博征传主有关史料,线条明晰,论述细致,学理性强,具有相当的专业深度。

内容推荐

管士光著的这本《边塞诗雄(岑参传)》以岑参毕生所创作的诗歌为脉络,生动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人生历程,脉络清晰,论述严谨客观,表现手法细腻朴实。作者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岑参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逐一理清岑参的生平轨迹和诗歌创作过程,是一部以诗为证的优秀人物传记作品。

目录

草堂松风

出入二郡

初入仕途

走向远方

塞上风云

长安交游

二赴边塞

丹心未休

蜀道艰难

最后岁月

附录一 岑参年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唐朝有两个都城,一个是长安,称为西都,一个是洛阳,称作东都。东都洛阳附近有一座名山,叫作嵩山。唐代的嵩山,同现在一样,树木茂盛,风景优美。嵩山山南称为嵩阳,在武则天时改名登封。嵩山在唐朝人眼里是一个重要所在,因为这里离东都洛阳很近,便于人们去东都洛阳结交权贵、谋取功名、经营商业,而居住在洛阳的达官贵人也常到嵩阳一带打猎、避暑,所以他们的别墅也喜欢建造在这一带,因为这里清静,隐居山林的人士也喜欢选择这里居住,所以附近建有不少和尚和道士的寺观。这样一处自然景观和地理优势并存的地方,自然是唐代的人们,包括诗人们所喜欢的暂居之处了。盛唐著名诗人中,几乎没有人没到过嵩山,杜甫、王维、王昌龄、李白都登过嵩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而还有一位唐代著名诗人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留下不少佳作,这位诗人就是本书的主角——岑参。

岑参是怎么来到嵩阳的呢?

这还要从头说起——

岑参的祖籍是南阳棘阳,即今河南新野县,梁时迁往荆州江陵,即今湖北荆州市。岑参的父亲一直出外做官,在他当仙州刺史的时候,岑参出生了。岑参的父亲叫岑植,他当仙州刺史的品级为正四品下,每月享受的待遇相当不错,正常收入有每月俸给十一千,禄米二百四十石,职田七顷,公廨田八顷,庶仆十二人。岑植官位中等,待遇颇丰,足以维系全家过较富裕的生活。到岑参五六岁的时候,岑植由仙州刺史改任晋州刺史。晋州即今山西临汾,晋州刺史在品级上从三品,因为晋州较仙州富庶,地位更为重要,所以从唐朝的品级看,仙州为小州,晋州为上等州,同样官任刺史,地位和官品却有不同。岑参在晋州开始读书,也对汾水周围的景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后来又来到汾水桥边,写下了充满感情的诗篇《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此诗题下有自注:“参曾居此郡八九年。”其诗云: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这首小诗赋予柳树以生命和感情,写出作者重返旧地高兴而又复杂的心情。如果岑参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成长,也许其人生会是另外的一种景象,可是命运多变,只过了五年,岑植就因病去世了。岑参的母亲是继室,丈夫前妻育有二子,岑渭、岑况早已成人,离家独自谋生,而她自己生养的三个孩子岑参、岑秉、岑垂只能和她一起在晋州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在岑参十三四岁的时候,岑参随母亲迁往河南府王屋县,王屋县北十里左右就是著名的王屋山。王屋山的主峰叫天坛山,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镇北,天坛山南青萝河畔有岑参祖上留下来的别业,岑家称之为“青萝旧斋”。《大清一统志》里说:“青萝斋,在(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唐岑参别业也。”岑参这时已经在王屋县城和青萝旧斋往返居住了。后来他在外做官,想起自己早年居住在王屋山下,常常去青萝河游玩,有时钓鱼,有时闲逛,好不惬意!他常常回忆这一段美好的生活,如在虢州做官时写下了《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诗里表达了对王屋旧斋及当年悠闲生活的怀念,诗里这样写道: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一年以后,岑参一家又告别王屋,向南渡过黄河,经过东都洛阳,来到嵩山南边的丘陵地带,这里也有岑家祖上留下来的旧草堂,岑参一家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离他大哥岑渭当官的地方不太远。来到嵩山以后,岑参常常怀念王屋的隐居生活,也怀念在那里交往的隐居之士,有一天他在王屋山东边的溪流畔留宿,情有所感,写下了《宿东溪怀王屋李隐者》: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这首诗写得十分平易,表现出他善于写实的特点。首联写出山居人家的景色,山店有泉,不用凿井,而百家同饮一泉;中间两联犹如一幅水墨画,确是“诗中有画”。沙雁,指河边沙洲上的雁。尾联感叹不能与隐者相见,令人遐想,余味悠然。天坛,王屋山之绝顶,为隐者所居之处。此诗前写宿东溪所见,绘出山中幽绝景观,后写诗人之感慨,读之使人感到“高人宛然在目矣”。

P1-4

序言

出版说明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匠,他们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系统和本正地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文化成就,无疑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为此,中国作家协会于2012年初作出决定,用五年左右时间,集中文学界和文化界的精兵强将,创作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大型丛书。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文化出版工程,它对形象化地诠释和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公民的历史文化普及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这项原创的纪实体文学工程,预计出版120部左右。编委会与各方专家反复会商,遴选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120余位历史文化名人。在作者选择上,我们采取专家推荐、主动约请及社会选拔的方式,选择有文史功底、有创作实绩并有较大社会影响,能胜任繁重的实地采访、文献查阅及长篇创作任务,擅长传记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力求生动传神,追求本质的真实,塑造出饱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反对戏说、颠覆和凭空捏造,严禁抄袭;作家对传主要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对人物精神概括与提升的独到心得,要有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传水平应当高于已有同一人物的传记作品。

为了保证丛书的高品质,我们聘请了学有专长、卓有成就的史学和文学专家,对书稿的文史真伪、价值取向、人物刻画和文学表现等方面总体把关,并建立了严格的论证机制,从传主的选择、作者的认定、写作大纲论证、书稿专项审定直至编辑、出版等,层层论证把关,力图使丛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杰出文化人物精神之目的。丛书的封面设计,以中国历史长河为概念,取层层历史文化积淀与源远流长的宏大意象,采用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雅致温润的色条进行表达,意蕴深厚,庄重大气。内文的版式设计也尽可能做到精致、别具美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这百位文化名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的灿烂人生就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脉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代代相袭的中华魂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定成为我们再出发的精神动力。

感谢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及专家们,更要感谢作者们呕心沥血的创作。由于该丛书工程浩大,人数众多,对问绵延较长,疏漏在所难免,期待各界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编委会

2013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昂扬壮阔的盛唐时代,奇丽豪迈的军旅生涯,从巍巍长安到安西边塞的漫漫风雪路,如何把一个热血青年造就成彪炳史册的杰出诗人?一支饱蘸激情、挚爱和才华的诗笔,如何为祖国河山写景塑形,为历史风云留影传声,也为莽莽苍生咏叹抒情?本传将告诉你一切!

——文史专家董乃斌

本书以编年体式,以史为经,书写一代边塞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展现了盛唐灿若星河的诗歌成就和人文环境。书中广搜博征传主有关史料,线条明晰,论述细致,学理性强,具有相当的专业深度。

——文学专家王必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边塞诗雄(岑参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士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7156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6024046
中图分类号 K825.6=42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