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格的塑造
内容
编辑推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又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在这本《性格的塑造》中,他以缜密的观察,描绘并探索一个孩子性格的动态的图像,精准地探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精神引导的过程中,还流露出温柔的同情和关怀,不把性格迥异的人看作贴上标签的静态机器,而能把人看作运动的、生活的、为完成目标而努力的实体,使人有勇气在一个令人困惑的世界中为追求意义与安全而奋斗。

内容推荐

《性格的塑造》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9岁时完成的一本名著,书前附有W.贝仁·吴尔夫医学博士的精彩导读。作者搜集了阿德勒诊所中的典型案例以及美国大城市学校与儿童指导中心的经典案例,通过缜密的观察来描绘并探索孩子的人格动态和心灵世界。

本书抛弃了枯燥的理论架构,用充满温柔的同情和关怀指导孩子面对人生中的青涩、尴尬和彷徨,帮助孩子塑造阳光、健康、良好的性格。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全身的表态

第二章 母亲的支配

第三章 犯罪一路

第四章 希望带头的孩子

第五章 成长的恐惧

第六章 反叛的“坏”男孩

第七章 绝食抗议

第八章 跟随领袖

第九章 太柔顺的孩子

第十章 为神经症奠定基础

第十一章 天生的弱智儿

第十二章 疾病的专制

阿德勒年谱

试读章节

今晚要讨论的是弗洛拉小姐的问题。她常常会晕过去,这是她多年来的主要问题。她和父亲、母亲、两个弟弟、两个哥哥以及两个侄子生活在一起,家庭气氛很愉快。病人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亲尤其钟爱她,总是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听到她说“失去知觉”时,我们会立刻想到癫痫,可是癫痫是可以用来泛泛地形容某一类疾病的。区别一种病症与另一种病症有时极为困难,只有医生才会去关心。患癫痫的人通常在生活上都会有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会反映在他们的心理态度上,因此,有的时候很难决定在什么时候身体上的疾病结束,同时心理上的病症开始。癫痫被称为疾病,因为一直到今天为止癫痫患者都是由医生在照顾,这和一般人对神经症(neuroses)的态度相似。神经症在过去总是被称为歇斯底里(hysteria)。

在区别真的癫痫与假的癫痫的诊断方面,有些症状是很重要的。如果是真的,瞳孔会扩大,而且不会反光,这是生理性癫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在弗洛拉的病例里,至今还没有提到这样的征象。第二个重要症候是在失去知觉的期间巴比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会出现。要测验有没有这一反射,我们可以按摩脚掌,正常情况大脚趾会向下动,但是如果有巴比斯基反射,大脚趾会向上,向脚背的方向动。巴比斯基反射表示大脑的某一部分受伤了,使神经脉动(the nervous impulse)没有办法沿着正常的通路传递。真的癫痫还有其他症候。有的时候皮肤下面会少量出血,特别是耳朵后面;患者在发作时常会咬自己的舌头,口水里带血。发作时常会摔倒,因而伤到自己,也常会有病要发作的一瞬即逝的预感,我们称之为前兆。形式各有不同,但通常会有。

真正的患者所具有的这一系列症状,使得癫痫不同于歇斯底里性质的发晕。后一病痛在发作时,患者会觉得受伤、无望、无奈,同时把他的心态在身体的姿态中表现出来。歇斯底里的病人发晕,他会说:“我没有办法。”但病人很快就复原了。真正的癫痫发作过后通常可以有好几个小时的昏睡、头痛与身体不适。癫痫与歇斯底里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癫痫患者不知道他晕过去了——是在病过去之后他才晓得。

大部分的癫痫病例都和某种心理缺失有关,使得我们区分真假癫痫的诊断更加困难。刺激一名真正的癫痫患者,使他在正常情形下怒气冲冲地回应,那么就可能增加他发病的频率。癫痫患者常是脾气不好的人,我在调查病患的家庭情况时通常会发现家里有一个人脾气明显不好。我们必须把坏脾气解释为自卑情结的征象;在父亲脾气暴躁、孩子是癫痫患者的家庭单。我有时觉得他们是在模仿父亲闹脾气。

有时,患者开始有癫痫,后来又因为癫痫性疯狂而变得更加复杂。这种疯狂通常带来幻觉以及狂野与残酷的行为。癫痫患者通常被安置在疯人院里,用镇静剂治疗。药物作用可使他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睡梦状态下生活。这样的治疗,病人发病的次数虽然减少了,但也没有完全停止。

真的癫痫与歇斯底里的丧失知觉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却很难,因为在病情发作时医生很少会在场,因此他没有办法在那个时候检查患者的眼睛以及巴比斯基反射。

据我的经验,只有当某些能受感染的人处于恶劣情况时,才会有癫痫的发生。我认为感染根源在于脑血管的病态变化。癫痫发作时,病人很像一个大怒的人,像是要攻击某个人。这种病无疑在那些脑血管有病态变化的同时,也有发怒趋向的人身上最常发生。通常患者是很残酷的,在他们的梦里,常有残忍与战斗的经历。在癫痫患者心理上,残酷扮演了一个很大的角色。你可以找到外表看上去很仁慈、甜蜜、平静的患者,可是如果研究他们的梦,除了仁慈之外,什么都可以找得到。毫无疑问,酒精会增加发病频率,这是可以用实验证明的——当然,那是很不人道的事。酒精对癫痫患者会有不好的影响。应该避免饮用任何含酒精的东西。

P3-5

序言

导读

阿德勒与神经症患者的世界

——W.贝仁·吴尔夫(医学博士)

了解人性的艺术是了解动态的行为方式的艺术。阿德勒在他对近代心理学的巨大贡献里,已经把要诀给了我们,不过在这次的病例编辑之前,研究个体心理学方法的学生只好在阿德勒和他的学生的德文出版物里找寻病例材料。德文出版的案例,其中有许多情况只适用于欧洲大陆的居民,会让美国的读者感到不解。不过,个体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是可以普遍应用的,本书纯粹由美国的病例组合而成,就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些病例是1929年阿德勒在社会研究学院教学期间,在他的诊所里所收到的病例。这位维也纳心理学家与教育家在分析与治疗患者时所获得的成功,为人类行为的基本统一性提供了充分的例证。这些案例来自典型的美国大城市学校与儿童指导中心,很有代表性。一些是纽约的医生送来的,一些是心理学家送来的,但大部分是由被问题儿童弄得困惑不已的老师送来的。

阿德勒在维也纳设立了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为这一机构写了一篇有关问题儿童研究的纲要。他对本书所有案例的处理都是根据这一纲要进行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为了简明起见,我们没有把纲要放在本文里,不过,对一个希望准备一份病历作为研究的学生来说,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安排。案例陈述的方法如下:曾经对一个问题儿童做过研究的医生或老师依据调查书准备一份病历。阿德勒大夫以前并没有见过这个孩子,也没有和老师讨论过他。他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字一句地读这份病历,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提出他的看法,偶尔阿德勒大夫会被一句话所误导,但是在大多数的案例里,他通过描绘一个孩子人格的图像,常常能神秘地预测孩子的心灵,同时总是以他的温柔的同情为我们解说病历。

在用心理侦探评估线索的手法分析过病历后,跟着就是对孩子的情况做一个简短的讨论,同时概述心理治疗的目的,或者说把要做的指导列出来。然后把孩子父母请进教室,在同学们面前接受询问与指导。最后孩子也来到教室,阿德勒大夫用简单、仁慈的语言和孩子讨论他自己的情况。在分析里提到的后续工作,就在这时委托给带病历来的医生或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会有进展报告送来,在课堂上大家会讨论孩子的反应。

案例在重新适应方面最后也有失败的。有的时候是因为父母的无知与缺乏合作,尽管老师与心理医生在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进展缓慢的其他原因包括可怜的经济状况,不时出现的疾病,以及协助恢复神经症初发时状况的许多困难。有些孩子的情况有暂时的改善,可是在新情况下又出现新症候,在父母对孩子行为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有更完全的了解或者孩子已经用尽他的戏法之前需要继续进行心理治疗。我们有一个案例,在密集治疗与重新教育的情形下,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可是他碰上了一个古板的老师,这是一个他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结果他又恢复原状。这个老师喜欢给人挫折,喜欢看轻人,他在几天的时间里就把几个月辛苦努力的成果给毁掉了。不过绝大多数案例显示有明确的改善,有相当数目的案例更是完全得到了改善。

……

他一定会回应,就像植物会回应阳光、雨水与良好的土壤一样;父母与老师要鼓励孩子、了解孩子是很容易的事,正像给孩子加贴标签,让他灰心一样容易。阿德勒心理学把“每个人都可以做每样事情”定为一项首要原则。发现这一定理的人非常了解它的限制,可是把它当作一项人际关系里的实用原则,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件事情是没有问题的:老师给孩子贴标签,说他坏、愚蠢、懒惰、有神经症,这样的做法除了使孩子变得愚蠢与患神经症外什么也不会发生。这样只会让孩子以老师所期望的行为来回报他们。如果父母和老师把孩子看成他自己能够适应到人类社会的架构里去,这样的对待,常常不用孩子花费什么就可以完成平时很难完成的事。

我们精简的导读不是要写给悲观者或懦夫的,但是希望那些相信人内心有一个可以点燃并成为稳定火焰的人,那些相信人之所以为人并因此感到快乐的人,会因为我们的导读而继续研究下去。在下面章节里引用的案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阅读生活方式的技巧,像一个有技巧的音乐家看交响乐的乐谱一样。超出这一范围,个人心理学的艺术成分更胜于它的科学成分。它的应用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是驱使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教师对人的奋斗的良好共感的表现。没有完全生活过,没有真切地分享过生活的苦难与狂喜的人,无需期待或熟悉这一艺术,可是每一个能思想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工匠,能够熟练地应用它的基本原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格的塑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 刘乐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9894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6225860
中图分类号 B848.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