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朝那些事儿(5藩宦祸乱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最繁华的帝国!最强盛的王朝!

晋阳起兵、东征西讨、马踏江淮,李唐王朝打遍天下无敌手!中国历史最强大帝国的崛起,全新历史写作,流行文化读本,全程讲述大唐王朝三百年兴衰大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五卷,从安禄山兴兵反唐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宪宗李纯即位为止,详细叙述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当政的五十余年历史。安史之乱,天下惊变,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大唐帝国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藩镇的拥兵自重与宦官的朝内作乱。本书由冬雪心境著。

内容推荐

这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三百年,其间交织着政治的博弈、灿烂的文化、铁血的浪漫,虽然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边关的笛声也已消沉,但唐朝的荣光依然照耀着我们。《唐朝那些事儿》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三百年的大唐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五卷(藩宦祸乱卷),从安禄山兴兵反唐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宪宗李纯即位为止,详细叙述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当政的五十余年历史。安史之乱,天下惊变,山河动荡,百姓流离。大唐帝国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藩镇的拥兵自重与宦官的朝内作乱。书中有“马嵬驿兵变”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长恨悲歌,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等宦臣的权倾一时与悲惨结局,有永贞革新的短暂夭亡,还有顶级诗人李白、杜甫的坎坷政途……冬雪历史,精彩纷呈!本书由冬雪心境著。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天下惊变

第二章 灵武称帝

第三章 重整河山

第四章 光复两京

第五章 烽烟再起

第六章 二皇之死

第七章 安内攘外

第八章 平息宦乱

第九章 平乱之后

第十章 初示天威

第十一章 走向灾难

第十二章 动乱余波

第十三章 贞元治乱

试读章节

“这一定是厌恶安禄山的人造谣生事!”

当李隆基听到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后,这是他抛给所有人的第一句话。这种心存侥幸的天真想法,很快就被站在一旁的高力士否定。

“陛下!安禄山有野心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一点陛下并非不知道,依老奴看来,安禄山叛乱是迟早的事儿,现在传来他叛乱的消息,还是希望陛下能够早日定夺!”

当时朝堂之上没有人比高力士更能说动李隆基,当高力士说完后,李隆基的脸上开始显出忧虑之色,虽然他知道安禄山野心十足,但局势变化如此之快,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残酷的事实无情地击碎了李隆基的幻想,高力士的话语让他极不情愿地正视安禄山发动叛乱的现实,于是他面对朝臣开始发问:

“众爱卿可有良策?”

事实上早在朝臣听到安禄山挥师南下的消息后,很多人已经吓得目瞪口呆、相顾失色,所以李隆基的问话基本等于是白问,这些锦衣玉食的大臣们很多人已经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过着寄生虫似的生活,身在官场整天打打嘴仗、搬弄是非绰绰有余,但对于突生的变故根本没有能力去应对。

所有人全都面如死灰地低着头不说话,但此时有一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先前不断逼安禄山造反的杨国忠。

此时杨国忠非但没有惊慌,脸上反现扬扬得意之色,因为他不厌其烦向李隆基上奏安禄山必反的“天才”预言终于成为了事实,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远见卓识。就在朝臣们忧心忡忡、手足无措时,杨国忠为了显示自己卓然的才能,故意装出一副处惊不乱、泰然自若的“大将”风度,开始站出来为皇帝陛下解忧:“陛下不必忧虑,我估计现在只有安禄山想反叛,士兵们未必愿意跟着他,请陛下放心,凭借着陛下的天威,过不了几天,必定会有人献上安禄山的首级。”

在我看来,杨国忠所说的话虽然很能振奋人心,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废话。

不过李隆基似乎很认同杨国忠所说的话,对于杨国忠这种浅薄无知之徒的痴人说梦及满嘴的胡言乱语,李隆基居然不住地点头,这真成了“君臣默契,一体同心”。

杨国忠说完后,李隆基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深入思考,就立即指派特进(退休官员)毕思琛前往东都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二人各自在当地招募士兵,共同抵御安禄山的大军。

从李隆基的这个安排来看,他显然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试图用临时招募拼凑的乌合之众,来抵御安禄山的斗志旺盛、训练有素、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精兵劲旅,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不过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天宝年间大唐武备内轻外重的真实隐忧,如此安排,也算是此时关中地区无兵可调的无奈之举。

李隆基内心没有真正重视安禄山这个可怕的对手,但在毕思琛和程千里走后,他的内心又很忐忑,因为在此之前,从河北地区又传来了最新消息,安禄山此次前来~共带了将近二十万人。

这下,李隆基真的坐不住了。

此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恰巧入朝奏事,李隆基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在见到封常清后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讨贼方略。

李隆基之所以如此看重封常清,是因为他不仅是和安禄山官职一样的节度使,更是一员名震西北边陲、久经沙场的猛将。天宝元年曾跟随夫蒙灵詧远征至碎叶城(今俄罗斯伏龙芝市)平定达奚诸部的叛乱,天宝六年又跟随高仙芝击败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可谓是战功赫赫。

按说这样一位久经沙场并深受皇帝陛下信任的战将,在皇帝陛下询问讨贼方略时,其回答应该是严谨负责任的,然而封常清却犯了兵家大忌,那就是在对战局情况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头脑发热、盲目轻敌;或许是他多年来在战场上少有败绩,使得他逐渐自大起来,在面对皇帝陛下的发问时,他居然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下面一段话:

“陛下不必忧虑,现在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所以人们都害怕安禄山大军前来。但在臣看来,事情逆顺,形势总会有变化,臣愿意前往东渡洛阳,打开府库取出金帛武器,招募骁勇善战的勇士,然后渡过黄河去征讨安禄山,臣保证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将安禄山的首级送来长安城。”

封常清说得信誓旦旦,李隆基听得心潮澎湃。然而在我看来,正是封常清这番不负责任的话语,导致了他日后的悲剧下场。

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将守卫东都洛阳的重任悉数托付于封常清。

不可否认,封常清对于皇帝陛下的重托,还是十分努力的,他当日就动身启程,晓行夜宿赶赴东都洛阳,在那里他很快就征兵六万,并拆毁洛阳北面的黄河要津河阳桥,以加强洛阳城的防御。

封常清虽然是久经沙场,但李隆基在听叛军不断攻城掠地的消息后,还是对时局流露出了担忧之情,所以在封常清走后,他并没有继续留在华清宫,而是立即星夜兼程返回长安重新进行部署。

在回到长安后,李隆基召见的第一个人是郭子仪。

郭子仪,祖籍山西,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时任朔方节度右兵马使、九原太守。自幼研读兵书,学习十八般武艺,身材魁梧,相貌俊秀。十八岁以优异的成绩考中武举,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后世史家称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从他后来指挥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和保卫大唐边疆的一系列战斗中可以看出,史家的评论绝非虚言。不过更让郭子仪本人想不到的是,李隆基这次召见他,居然会拉开他可歌可泣、辉煌灿烂的人生序幕。P3-5

序言

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精心、周密的策划,安禄山认为举兵反唐,取而代之的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发动所辖兵马连同奚、契丹、室韦等大唐北部少数民族部落人马十五万人,以“奉密旨入朝讨伐杨国忠”为名,蒙骗三军将士在范阳公然发动叛乱。

当时所有人都未曾想到,安禄山发动的这场叛乱居然会改变大唐帝国的命运,正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场叛乱犹如一股强台风,它惊破了李唐皇室的轻歌曼舞,也冲破了千家万户的祥和之景,国泰民安瞬间破碎,帝国山河顿时陷入一片腥风血雨。

安禄山在范阳城门前慷慨激昂地检阅兵马时,李隆基正在华清宫内杨贵妃带给他的温柔乡里,七天后当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华清宫时,李隆基居然不相信。

准确地说,很长时间以来对国事的厌倦与慵懒,使他不情愿直面这场命运的挑战。

书评(媒体评论)

简洁生动的文字,神采飞扬的叙事笔法,以及深厚的史学功底,为我们再现了大唐帝国传奇而恢弘的大历史。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新历史作品。语言幽默,却毫不做作;场面宏大,而细节明晰。

——新历史作家 江湖闲乐生

历史本身就像一篇交响乐曲,冬雪的音乐天分是让人称道的,同样,他讲的历史也很好听。

——新浪中国悦读版主 大胡子二零

大唐王朝不但有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还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瑰丽与华贵,而冬雪的铿锵笔法,恰与大唐气质暗合。

——新历史作家 黄如一

娓娓道来的叙述,慢慢地浸进历史,这份细腻带给了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唐朝,值得玩味。

——新历史作家 高天流云

一曲霓裳羽衣,唱尽了大唐的华丽与高贵,千载之下。犹有遗响。冬雪写得很大气,有英气,有侠气,也有温柔气,人性和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

——新历史作家 姜狼豺尽

冬雪讲的历史不枯燥、不晦涩,而是一段段动人的传奇故事。

——新历史作家 云海孤月

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跳动的音符,演绎着那精彩的盛唐故事,调侃中透射出智慧。

——新历史作家 胡狼拜月

如果历史课本写成这样,我也不至于当年一上历史课就头疼了。

——天涯网友 小小眉朵儿

感谢楼主能用这种笔法讲述唐朝的历史,大家都能看懂。我非常喜欢你的这种表述风格。

——天涯网友 GL556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朝那些事儿(5藩宦祸乱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冬雪心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5484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2013139810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