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岗的剪纸艺术来自于民间传统的滋养,但绝不是传统的复制,更不同于民间剪纸程式化的套路,而是独创赵氏剪纸法。《新剪纸》从形式到手法,从语义到语境,既传统又前卫,既寻常又不凡。作品接着深厚的地气又透着时代的气息。许多习以为常的情景、形影不离的物像,在他曲、直、柔、锐的刀法下,率性与精密、粗狂与细微、质朴与清雅的相互交织,刀下生花。作品传递出淳、真、神、韵的感染力,也让人们感受新剪纸的魅力,这正是赵希岗剪纸艺术的价值所在。
图书 | 新剪纸(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希岗的剪纸艺术来自于民间传统的滋养,但绝不是传统的复制,更不同于民间剪纸程式化的套路,而是独创赵氏剪纸法。《新剪纸》从形式到手法,从语义到语境,既传统又前卫,既寻常又不凡。作品接着深厚的地气又透着时代的气息。许多习以为常的情景、形影不离的物像,在他曲、直、柔、锐的刀法下,率性与精密、粗狂与细微、质朴与清雅的相互交织,刀下生花。作品传递出淳、真、神、韵的感染力,也让人们感受新剪纸的魅力,这正是赵希岗剪纸艺术的价值所在。 内容推荐 新剪纸艺术是赵希岗几十年来追求的艺术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是其作为文人剪纸、创意剪纸艺术形式的集中表现。《新剪纸》是其对传统剪纸和现代剪纸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认识,《新剪纸》主要由新剪纸之源和赵希岗新剪纸两个大部分组成。 《新剪纸》是一本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性、学术性读物,也是一本插画和设计精良的艺术欣赏性的书籍,同时,中英文对照又对中华文化艺术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新剪纸艺术之源 一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剪纸 二 中国剪纸艺术的区域差异之美 三 中国民间剪纸与新剪纸艺术的关联点——艺术感性和设计意识 第二章 艺术思潮、设计理念与新剪纸 一 现代艺术思潮与新剪纸艺术 二 现代设计理念与新剪纸艺术 第三章 新剪纸艺术主题 一 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带来的文化艺术视角的转换 二 前人对现代剪纸艺术的一些创新探索 三 立足现代视觉艺术,从中国剪纸艺术资源中获取启示 四 新剪纸艺术的现代实践(北京、上海、广东等) 第四章 赵希岗新剪纸艺术 一 童趣和乡情,与我的新剪纸艺术 二 中国写意文化,与我的新剪纸艺术 三 传统装饰艺术,与我的新剪纸艺术 四 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与我的新剪纸艺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剪纸(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希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4042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36 |
CIP核字 | 2015122663 |
中图分类号 | J52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1 |
宽 | 144 |
高 | 4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