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比那一声更高,还多了一个“毛”字。此类带毛和不带毛的粗话,西津渡码头上的粗人常挂在嘴上,街头巷尾也能随处听到,并不十分刺耳。可从冯鞠元这个秀才嘴里吐出来,就让人臊得慌,奉莲和鞠平顿时羞得脸发烧了。冯鞠元似乎很过瘾,呼呼地喘着气,拍了拍手,不晓得是为自己焚书的壮举鼓掌,还是清理手上的灰尘,总之拍得响亮。奉莲和鞠平傻站在葫芦架下,披一身银子似的月光,哑巴似的竟不敢再说话了。冯鞠元转身回房穿好衣裳,一声不吭,直直走向大门。奉莲紧跟几步,问:“你去哪里?”冯鞠元答非所问:“不要等我。”说着,便摔门而去。
月上树梢头。冯鞠元心乱如麻,步子迈得凌乱无章,深一脚浅一脚,醉汉似的出了巷口,朝香炉岗方向走去。香炉岗是脂城西南蜡烛山的余脉,矮墩墩地守在脂河西湾上头,一向是西门人的坟地所在,冯家的祖坟也在那里。走上旷野小径,便有阵阵热风从脂河方向吹来,带着一股糟泥的腥味,又湿又黏,糯米粥似的裹在身上。香炉岗不过二三里,不多时就到了。一抹淡云遮过,月光淡了许多,坟地里的一切依然看得清楚。清明时冯鞠元新包了爹娘的坟头,一个夏天过来又生出一蓬乱草,添了几分荒凉。此时,两个秀才,一老一少,一死一活,一个躺在土里,一个站在坟前,隔着一蓬乱草默然相对。月光下,冯鞠元仿佛看见他爹的秃头隐约可触,那条干枯的假辫子正在摇晃。冯鞠元不禁打个冷战,双腿一软跪了下来,哞的一声便哭起来,惊了周边杂树上夜宿的鸟扑棱棱飞去。冯鞠元擤一把鼻涕,冲着坟头大喊:“爹啊,朝廷真把科考废了!”
冯鞠元所说属实。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九,和花船一起来到脂城的,除了炙人的秋老虎,还有朝廷颁布的废止科举的诏书,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也就是说,从今往后,秀才们别再指望进京赶考,别再妄想金榜题名了。其实,早前,同窗好友陈依玄就捕到风声,说朝廷要废止科举,冯鞠元当时不信,以为纯属小道消息。陈依玄一肚子杂学,素来神道,说他算了一卦,明确这事八九不离十了。为此二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冯鞠元原本自有道理:起于隋文帝,行了近1300年的科举,说废就废了?废了科举,朝廷如何选拔人才?没有人才,大清天下哪个来管治?还有天下的一干读书人怎么办?难道要逼着读书人造反?当今天子岂能开玩笑!陈依玄说:“老天都会开玩笑,何况天子!你等着瞧,天子要么不开玩笑,要开就是大玩笑!”如今果然被陈依玄言中,朝廷会开玩笑,不是跟他冯鞠元开玩笑,是跟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开了个玩笑。孔圣人啊,您瞧瞧,朝廷这鸡巴玩笑开得也太大了!
这个玩笑确实大,比天都大。那天,全县老老少少一干秀才童生在文庙候诏。得知此事,或唉声叹气,或哭哭啼啼,蒋仲之等几个老秀才当场就晕了过去。韩尚文等几个脾气不好的,当场就骂人,不再用之乎者也,张口便是日妈弄娘的。完了!十年寒窗的辛苦白吃了,光宗耀祖的抱负泡汤了!毒日当空,冯鞠元心里冰凉彻底,鼻子里像是塞进了两丸硫黄,若不是怕一旁的陈依玄笑话,怕是当场就哭出来了。
如实而论,冯鞠元之所以如此伤心,如此失落,跟冯家三代在功名上的执着有关。冯家祖上本是脂城的木匠,手艺人家,日子好过之后便向往书香门第。从他曾祖开始,盼望出个人物,改换门庭。他爷是家里第一个丢下斧头拿起书的男人,考到头发花白,腰弯背驼,还是个童生。无奈之下他爷一心培养他爹,他爹一路考来,腰没弯背没驼,头却考秃了,辫子都扎不成,只好在头上盘一条马尾编的假辫子,最后还是没考中秀才。他爹自知无望,便去开染坊,辛辛苦苦攒起家业,一门心思供养冯鞠元。可是,轮到冯鞠元,腰没弯背也没驼,发没白头也没秃,终于中了秀才,朝廷却宣布废止科考了,干干脆脆把冯家的文脉斩断了。说起来,在冯鞠元的心里,最对不起的是他爹。他娘走得早,他爹一个人把他们兄妹拉扯大确实不易。去年腊月,他爹突然中了风邪,久治不愈,临终前已不能说话,含着老泪拉着冯鞠元的手,哆哆嗦嗦,先在他手心里写了“进”字,之后又看了看鞠平,在他手心里写了个“出”字,写完一“进”一“出”,老人家身子一挺,撒手西去。冯鞠元当然明白他爹写这两个字的意思,给他的“进”字,就是让他进一步科考,最好中个头名状元。至于给妹妹鞠平的“出”字,意思更明白,一定要把这丫头嫁出去。然而,事到如今,他的“进”字算是黄了,鞠平的“出”字能不能实现,一时也没底了。
话又说回来,冯鞠元虽然秉承祖训,一心追求功名,却不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远的不说,单是与陈依玄相比,冯鞠元就显得天资不足,灵性差强,这一点冯鞠元自己也晓得。自开蒙到县学,冯鞠元一直跟陈依玄同窗,每每先生教授功课,陈依玄撒泡尿的工夫就领悟了,他冯鞠元还云里雾里分不清东西南北,等到他明白过来,陈依玄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钻研他的杂学了。但是,冯鞠元也晓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下苦功要比陈依玄高出一筹,虽没有用上头悬梁锥刺股的古法,青灯夜读寒暑不辍却都做到了。他们的先生,也就是冯鞠元的老丈人卫秀才,曾给他们两人预言:“依玄依天资,鞠元鞠自力;日后若腾达,命中有天意。”话说得明白,两人都有腾达的可能,依玄天资优,鞠元肯勤奋,天资和勤奋都是腾达所必需,二者缺一不可,至于成或不成,还要看各自的命格。两个人孰优孰劣,且不好说。不过,单从日后把丫头奉莲嫁给冯鞠元来看,卫秀才似乎更偏爱刻苦的人。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