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肉长城(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上下新世纪青少年必读)/话说中国
内容
试读章节

别爱妻奔赴上海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日军源源不断地从石洞口、川沙口和张华浜登陆,并攻占吴淞、菹藻浜一带。8月23日,日军先头部队已经开抵罗店,意欲向我军发动总攻,首选目标是宝山县城。

如果宝山被占,则浏河、罗店、宝山、吴淞、菹藻浜、江湾连成一线,并直接与虹口日军首尾相接,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坚守宝山并伺机各个击破敌军,至关重要。上峰的命令也是死守,不得退让。驻守宝山县城的是姚子青的一个营,兵力不足600人。

姚子青是广东平远县人,这一年28岁。他16岁从军,就读黄埔军校,是第六期毕业生。他离开军校,就加入北伐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副,参与北伐许多战役,屡立战功。八一三事变爆发时,姚子青任营长,隶属罗卓英的十八军九十八师五八三团。当时驻防汉口的十八军,接到开往上海参加抗战的命令。姚营也随军开往上海。

开拔前,姚子青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毅然派人将年仅6岁的养子送回平远老家,将体弱多病的妻子和9个月的女儿留在汉口^妻子知道姚子青此去生死茫茫,泪珠滚滚,姚子青擦着妻子脸上的泪珠说你们母女多保重,不要记挂我髁卫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我一定要立功杀敌,为国效劳。

守宝山与城共亡

8月24日,以姚子青为营长的九十八师五八三团第三营,进驻宝山县城。

宝山县城位于长江口,三面临水,易攻难守,因此一到指定位置,他们就开始日夜加固城防工事,挖掘防空掩蔽部,储备弹药。姚子青知道,他们的武器装备明显不如敌人,要坚守阵地,必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做好必死的准备。他率全营立下誓言:日军强盗是我们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我们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宁愿死在战场,决不偷生做亡国奴!

自9月1日起从炮台湾登陆的日军开始向宝山进攻。宝山县城处在日军战舰大炮的射程之内,日军飞机也不断前来轰炸,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防守极为困难,但姚子青营不退半步,顶住敌人的进攻。2日,日军又分别从浏河、吴淞镇及虹口、江湾等地进犯宝山,姚子青率领士兵在宝山外围抵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日军死伤数百人,却无法突破防线。

9月5日,日军再次对宝山发起进攻。在大批飞机、军舰的轰炸掩护下,日军出动十多辆坦克,步兵千余人,直扑宝山城,企图一鼓而下,情势十分危险。

激战几个小时后,我军城外阵地已全部被敌炮火轰毁,姚子青营损失惨重,旅长方靖闻报,急忙命令姚营退守城内,并派出部队前往增援。姚子青向上级报告说:敌以兵舰三十余艘,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

姚营退守城内,大批日军将宝山城四面包围。师部派出的援军在途中遭到敌机轰炸扫射,队伍被日军阻隔在离宝山县城5华里外,无法伸出援手。

第二天天亮以后,日军又开始疯狂进攻。他们用大炮猛轰城墙,打开一个缺口后,再向城内施放硫磺弹。整个宝山上空烟雾弥漫,城内火海一片。接着,日军以坦克为掩护,从城墙的东南角突破进入城内。此时姚子青营早已伤亡过半,在孤军无援之下'姚营与敌展开最后的拼搏。有人看见,在最后时刻,姚子青和仅存的二十多名官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宝山保卫战中,姚子青营只有副营长李贻模和几名士兵,因身负重伤,于3日前被送往后方医院;二等兵魏建臣一人越城突围,其他人全部壮烈殉国。日军为攻占宝山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城内金家巷一地,被姚营击毙的敌人就有二百余人。

英雄事可歌可泣

6日上午10时,宝山城终于陷落。旅长方靖获悉宝山陷落,第三营与城共亡后,不禁热泪盈眶,说:第三营官兵全部牺牲了,真正为国效忠,可歌可泣!

宝山保卫战历时9天,日军花费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才得手。消息传出,姚子青全营与城共存亡的壮烈行为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中国人,更加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民间以其英勇事迹为题材的《姚子青大鼓词》、《姚健军歌》等文学创作,脍炙人口,至今尚存。著名导演徐苏灵拍摄的《血战宝山城》《孤城喋血》等粤语影片,在港澳南洋等地放映时,当地观众无不感极泪下。国民党元老马君武的《抗日纪事诗》写道:

六百余人齐授命,宝山应改号姚营,肉弹枪械争强弱,国土官兵共死生。

为纪念抗日先烈姚子青,上海宝山县曾改名为子青县。在姚子青的故乡广东省平远县,兴办了子青工业职业学校和子青女子小学校,他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7号那条街道,也被改名为姚子青路。

1986年9月,平远县正式将原县属城镇中学,命名为梅青中学,以纪念姚子青和另一位抗日阵亡的平远籍将领黄梅兴。

1996年8月13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的临江公园里,茵茵草坪上矗立起一块石碑,上书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

P36-38

书评(媒体评论)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

——总策划: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

何承伟先生从几十年编辑的成功实践中,提出了这样一部以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并包含巨大信息量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设想。在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合作下,成就了这样一部新体裁的中国通史《话说中国》。它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的编写方式,使包含老中青在内的现代中国人,都可以轻快地从这部书中进入中国历史宏伟的殿堂,从中启迪心智,增加知识,开拓眼界,追述历史,面对未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修明

目录

上册

 出版说明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总序 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动时代

 现代中国三十八年

 专家导言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5年 中华民族构筑血肉长城,抗日御侮的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一 卢沟挢事变

 ○○二 郭沫若投笔请缨

 ○○三 雨中阅兵

 ○○四 血战宝山城

 ○○五 袭击日舰“出云”号

 ○○六 首次击落日机

 ○○七 “空军勇士”

 ○○八 黄濬通敌

 ○○九 50毫克镭

 ○一○ 平型关大捷

 ○一一 四行孤军

 ○—二 梅花镇抗日誓师

 ○—三 郝梦龄魂断忻口

 ○一四 奇袭阳明堡

 ○一五 雁门关伏击战

 ○一六 七亘村两捷

 ○一七 蒙旗独立旅

 ○—八 叶挺出山

 ○一九 茅以升炸桥

 ○二○ 保卫南京

 ○二一 “铁狮将军”周保中

 ○二二 枪毙韩复榘

 ○二三 邓小平在太行山

 ○二四 文化人的长征

 ○二五 四川省主席之争

 ○二六 徐悲鸿南洋卖吾

 ○二七 任弼时在莫斯科

 ○二八 白求恩鞠躬尽瘁

 ○二九 南洋女侠血洒雁北

 ○三○ 韦岗初战试啼声

 ○三一 陈毅上茅山

 ○三二 周作人失节附敌

 ○三三 血战台儿庄

 ○三四 蒋经国在赣南

 ○三五 邓拓办报

 ○三六 纸片轰炸

 ○三七 陈垣与辅仁大学

 ○三八 开采玉门油矿

 ○三九 花园口以水代兵

 ○四○ 抗日旅行团

 ○四一 武汉大空战

 ○四二 毛泽东写《论持久战》

 ○四三 田汉组建救亡演剧队

 ○四四 万家岭布天网

 ○四五 不沉的中山舰

 ○四六 陈嘉庚与滇缅公路

 ○四七 八女投江

 ○四八 僧侣游击队

 ○四九 汪精卫卖身投敌

 ○五○ 极司菲尔路76号

下册

 ○五一 《黄河》一曲壮河山

 ○五二 水上奇兵

 ○五三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五四 李苦禅铁窗斗顽敌

 ○五五 马本斋母子英雄

 ○五六 刘少奇赴新四军

 ○五七 成陵西迁

 ○五八 铁血昆仑关

 ○五九 韩国钧拒医殉国

 ○六○ 范文澜著通史

 ○六一 “中国英雄”杨靖字

 ○六二 刺杀张啸林

 ○六三 一身傲骨马寅初

 ○六四 张自忠英烈千古

 ○六五 铁道游击队

 ○六六 聂荣臻与日本孤女

 ○六七 黄桥决战

 ○六八 彭德怀恶战关家垴

 ○六九 皖南壮士血

 ○七○ 南泥湾

 ○七一 上高会战扬国威

 ○七二 张大千千里走敦煌

 ○七三 狼牙山五壮士

 ○七四 歌唱二小放牛郎

 ○七五 名医李鼎铭

 ○七六 血染长沙

 ○七七 飞狗院长

 ○七八 郭沫若写历史剧

 ○七九 香港大营救

 ○八○ 盖叫天

 ○八一 抢救赵城金藏

 ○八二 仁安羌大捷

 ○八三 黄埔之英戴安澜

 ○八四 左权将军

 ○八五 花旗之鹰助中华

 ○八六 宋美龄美国行

 ○八七 程砚秋务农

 ○八八 郁达夫遗恨南洋

 ○八九 特殊的货币战

 ○九○ 地雷战

 ○九一 痛歼“军官观战团”

 ○九二 小二黑结婚

 ○九三 太行山度难关

 ○九四 毛泽东和延安新平剧

 ○九五 花冈惨案

 ○九六 救护美军飞行员

 ○九七 彭雪枫殉国

 ○九八 第二次长征

 ○九九 黄樵松抬棺守南阳

 一○○ 董必武出席联合国会议

 一○一 参政员访延安

 一○二 处死陈公博

 一○三 山海关会师

 一○四 芷江洽降

 一○五 台湾光复

 一○六 东京审判

 聚焦: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

 1937年至1945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关键词索引

序言

《话说中国》翻开现代史新篇章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何承伟

昂扬激越的时代风貌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早在2009年,《话说中国》现代史4卷本就已出版,作为一个参与其中的出版人,能够躬逢其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感到由衷的兴奋和自豪。《话说中国》立足于学术,面向大众,力图通过科学的、创新的生动内容和具有现代理念的出版样式,形成雅俗共赏、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历史普及读物。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编辑出版了《话说中国》古代史16卷本,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认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李文海说:《话说中国》作为一个出版现象,它的创新内容和形式不仅对普通读者有用,对专家学者也有启迪。史学专家葛剑雄教授认为,《话说中国》是广大学生钟爱历史的最好载体之一。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将《话说中国》丛书作为国礼赠送耶鲁大学。《话说中国》古代史系列出版后,累计发行量已达250多万册。码洋近2亿元。它的总销售量即相当于一个中型出版社的全年生产总量,称得上是一个出版奇迹。

学无止境。出版人永不满足的心态促使我们不断鞭策自己,超越自我。《话说中国》古代史系列出版后,我们马上着手编撰现代史4卷本。经过广大专家学者的倾力参与,编辑出版团队的精心配合,现在《话说中国》现代史4卷本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们分别是:《新世纪的曙光》(讲述1912—1928年的中国故事)、《正义的觉醒》(讲述1929—1937年的中国故事)、《血肉长城》(讲述1937-1945年的中国故事)和《命运的决战》(讲述1945-1949年的中国故事)。至此,《话说中国》从20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一部洋洋20卷的占代史、现代史兼备的书系。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既要为争取独立和自由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又要在短时间里就中国的前途命运做出抉择;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给予评价和扬弃,又要对各种外来思想文化进行咀嚼、吸收和反思,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既要克服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体制形成的种种弊端,又要应对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既要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又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社会生产建设……可以说,中国人在短短几十年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问走过的路。从1911年到1949年这段并不长久的历史,浓缩了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时期,出现了左右历史和时代的世纪伟人,和一批又一批的人民英雄。这段历史,不仅仅是我们今天走上伟大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的奏曲,更以史实告诉世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00余则经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国现代史昂扬激荡的生动轨迹。《话说中国》以故事体文本为特色,记住一段故事,就记住一段历史,记住故事里的人,也就记住故事的魂。历史的真实,科学的表述,仰仗故事叙述的曲折生动、起起伏伏来完美再现。连国外的同行部惊叹:想不到中国历史书也可以写得这样生动有趣。

1500余幅细腻反映社会风貌的生动图片,立体再现时代的风云变幻。《话说巾国》以图识史,给人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现代史4卷本更是汇集了大量珍贵稀见的图档照片,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科技等方方面面,在图片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图片权威机构、档案馆、博物馆、各类媒体以及个人收藏者的慨然相助。

为适应今天读者的阅读习惯,《话说中国》这套将近6000面的书,竟然创造了可以从任何一个页面读起的奇迹,每个页面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图文知识体系。它不是通常意义的历史读物,更像杂志书,是一部融杂志、图书、网络样式于一体的具有多种便捷实用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故事、图片和知识信息,绵延不断,经纬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史的绚丽画卷。其中离我们当代最为接近的民国时期,浓缩了众多信息,是最值得我们去回顾、去总结、去反思的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有七年的光景了,《话说中国》丛书20卷全部出版完毕。这些年来,《话说中国》丛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获得了众多奖项和多方的赞誉。为此我们十分欣慰。

这次再版时,我们决定做一些改动:原版20卷书去掉索引卷,将其他19卷拆分成38册重新出版,基本上是一卷分成两册。这样既细化了这套丛书,又使得每册不至于太厚太重,便于读者阅读。我相信这种形式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丛书改版的过程貌似简单,实则不易,相关编辑人员部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努力。在这套书系改版完成行将付梓之时,翻阅着洋洋38册的大书,透过阵阵的墨香,看着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张图片,为自己能参与《话说中国》的编辑出版工作而感到高兴,更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骄傲,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内容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大敌当前,国共两党不计前嫌,再次携手,共赴国难,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叹。抗日战争惨烈、时间之长久、损失之巨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同时,中国军人之英勇、中国民众之抗争、世界人民之支持,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取得了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确立了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

华强、熊月之、盛巽昌著的《血肉长城(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上下新世纪青少年必读)》以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这是值得称赞的学术尝试。

编辑推荐

华强、熊月之、盛巽昌著的《血肉长城(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上下新世纪青少年必读)》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肉长城(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故事上下新世纪青少年必读)/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50509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832
CIP核字 2016039352
中图分类号 K265.09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89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6: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