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李邕李思训碑》是其中一册。
图书 | 李邕李思训碑/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李邕李思训碑》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江西美术出版社著的《李邕李思训碑》讲述了:《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日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行书。现存陕西蒲城,已残。因碑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合袱”等字,宋陈思《宝剑丛编》、赵明诚《金石录》等书定为开元八年一七二。年一立。但据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和王昶《金石萃编》两书考证,分别以为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或开元二十七年立。铭文内容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上半部字迹较清晰。现存陕西蒲城桥陵,下截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满布,几不能读。碑额篆书一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四行十二字。碑文行书三十行,行七十字,下半侧剥蚀慢漶。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江都人,开元问曾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精于翰墨,尤喜行书。流传至今的有《云麾将军李秀碑》《岳麓寺碑》等。此碑书法劲健凛然。用笔瘦劲自然,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犹是盛唐风范。此碑规模极大,遒劲而妍丽,为李邕精心之作,为历代书家称道。 《宣和书谱》中载“邕初学右军行书,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此碑笔力雄健,字势俊丽,沉厚宏伟;尤其字形多欹侧之势,但“势如斜而反正”。杜甫赞云:“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目录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邕李思训碑/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42396 |
开本 | 8开 |
页数 | 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2016058576 |
中图分类号 | J292.24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305 |
宽 | 211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