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拉·布吕代(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埃尔内斯特·布吕代。一八九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他应该是在布达佩斯的犹太区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他父母应该和大多数从帝国东部省份来维也纳的犹太人一样,来自加利西亚、波希米亚或摩拉维亚。

一九六五年,我二十岁,在维也纳,也就是我经常在克里尼昂古尔街区出入的那一年。我住在圣查理教堂后面的托布斯图蒙加斯。我在西站附近一家龙蛇混杂的小旅馆住了几夜。我记得在西尔维因镇和格林津镇的夏夜,公园里有乐队演奏。还有海利肯斯塔特镇上一个工人公园中间的一家度假小棚屋。七月的周六和周日,所有店铺都关门,甚至哈维卡咖啡馆也一样。整个城市冷冷清清。阳光下,有轨电车从西北区一直穿过珀茨莱恩斯多夫公园。

有朝一日,我会重新回到三十多年都没再去过的维也纳。或许我会在维也纳的户籍管理处找到埃尔内斯特.布吕代的出生证明。我还将知道他父母的出生地。他们的家住在哪里,应该在北站、普拉特游乐场、多瑙河围起来的第十区的某个地方。

孩提和青少年时期的他,应该很熟悉普拉特游乐场里的咖啡馆和布达佩斯人演戏的剧院。还有瑞典桥。还有泰伯街附近交易所的院子。还有加尔默罗广场集市。

一九一九年,在维也纳,二十岁的他过得比我艰难。从奥地利军队最初的失利开始,数以万计的难民就逃离了加利西亚、布科维纳和乌克兰,源源不断地大批迁到这里,挤在北站周围简陋的小棚屋里。一个每况愈下的城市,和已经不复存在的帝国断了联系。埃尔内斯特·布吕代应该就混迹在这群失业大军中,成了游荡在商店都关了门的街道上的人群中不起眼的一个。

或许他的身世不像那些从东部来的难民那么悲惨?他是泰伯街上一个商店店主的儿子?怎样才能知道真相?

在二十年后为方便组织占领区犹太人大抓捕而建的、一直都留在二战老兵部的数千张档案的一张上面,指出埃尔内斯特·布吕代是“法国外籍军团的二等兵”。这么说来他曾经加入过外籍军团,不过我不能确切地知道是哪一年。一九一九年?一九二〇年?

在军队一待就是五年。他甚至都没必要到法国去参军,只要去一个法国领事馆报名就可以。埃尔内斯特.布吕代是在奥地利参的军?还是那时候他已经到了法国?不管怎么说,很可能他和其他像他一样的德国和奥地利人一起被派到贝尔福或南锡的兵营里,在那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可不怎么好。之后是马赛和圣让要塞,在那里他们也不是很受欢迎。再后来是漂洋过海:据说利奥泰元帅在摩洛哥需要三万名士兵。

我试图重建埃尔内斯特·布吕代的足迹。在阿尔及利亚的西迪贝勒阿巴斯,他们拿到了津贴。大多数的军人——德国人、奥地利人、俄国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当时的处境是那么悲惨,他们甚至很惊讶会给他们发这笔津贴。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飞快地把钱揣进兜里,生怕别人会从他们那里要回去。之后是军事训练,在沙丘上跑步,在阿尔及利亚的烈日下没完没了地行军。像埃尔内斯特·布吕代一样从中欧来的士兵都受不了这样的训练:他们青少年时期就营养不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四年食品是实行配给制的。

P15-17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种特别的记忆,试图从过去搜集一些片段,一些由匿名者和陌生人留在大地上的痕迹,这记忆也与我出生的1945年有关联。生于1945年,城市已被毁,所有人都消失了,这让我这一代人对记忆和遗忘的主题尤其敏感。

不幸的是,我觉得追忆逝去的时光惟有普鲁斯特的本事和坦诚才能完成。他描述的社会依然稳定,那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普鲁斯特的记忆让过去在最微末的细节里重现,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如今,我感觉到记忆远不如它本身那么确定,必须不停地与健忘和遗忘斗争。由于这一层、这一大堆遗忘覆盖了一切,我们仅仅能截取一些过去的碎片、不连贯的痕迹、稍纵即逝且几乎无法理解的人类命运。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词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多拉·布吕代(精)》讲述:198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1941年新年前夕的《巴黎晚报》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寻失踪少女多拉·布吕代,十五岁,一米五五,鹅蛋脸,灰栗色眼睛,身着红色外套,酒红色套头衫,藏青色半身裙和帽子,栗色运动鞋。”登报寻找多拉的是她的父母。这个犹太少女在那个冬天离开天主教寄宿学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莫迪亚诺锲而不舍地搜寻着关于多拉的一切资料。她为何要在纳粹统治最严酷的时候,逃离庇护她的学校?另一份提到多拉的正式材料是一份1942年9月从巴黎被送到奥斯维辛的犹太人名单。莫迪亚诺渐渐发现,更多无名者、更多故事和历史,也消失在了那个动荡年代。而多拉·布吕代的故事,也让他想到自己并不平静的少年时代。

莫迪亚诺用高超的蒙太奇手法,创造了这部介乎虚构与纪实之间的、关于失去与记忆的经典作品。

编辑推荐

《多拉·布吕代(精)》讲述了198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偶然在一张1941年《巴黎晚报》新年专栏版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失踪女孩多拉·布吕代——为什么在纳粹占领法国时期,一个犹太女孩会从她藏身的寄宿学校出走?莫迪亚诺开始搜索历史资料。而他唯一找到这个女孩名字的资料,是一个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巴黎犹太人名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拉·布吕代(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 黄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8205
开本 32开
页数 1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6152994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6-7626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