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清朝前期官员、学者尹会一依据南宋思想家朱熹所撰《资治通鉴纲目》一书辑录,加进自己的评语而成;而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又是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基础编撰起来的。所以,我们在此有必要对《资治通鉴》的写作宗旨、基本内容及其地位和影响作点简略的介绍。
图书 | 君鉴录臣鉴录士鉴录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该书由清朝前期官员、学者尹会一依据南宋思想家朱熹所撰《资治通鉴纲目》一书辑录,加进自己的评语而成;而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又是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基础编撰起来的。所以,我们在此有必要对《资治通鉴》的写作宗旨、基本内容及其地位和影响作点简略的介绍。 目录 君鉴录 一、立政类 1 汉高祖刘邦等以仁爱得天下 2 汉文帝刘恒“敦朴为天下先” 3 汉光武帝刘秀等不随意更改律令 4 唐太宗李世民以“立教兴化”为“治世之先务” 5 唐高祖李渊明于治体 6 唐太宗李世民厌恶“阿从”之风 7 唐太宗李世民力求做到“兼听则明” 8 宋璟力劝唐玄宗李隆基以“修德”为本务 9 杜黄裳力主君臣推诚相与 10 汉昭帝刘弗陵俯念民力艰难 11 汉和帝刘肇不许地方贡献物品 12 唐高宗李治不务赈济之虚名 13 陆贽劝唐德宗李适以审察群情为急务 14 后唐明宗李嗣源俯念农家之甘苦 15 汉明帝刘庄等注重兴学育材 16 唐太宗李世民特设宏文馆以求治事清明 二、用人类 1 汉高祖刘邦因才而用人 试读章节 篇中认为,唐代宗李豫选择宰相之类的高级官吏,首先看重的是德行操守,而不是一味追求一个人的才能;事实上这一择官方法在杨绾身上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李豫尽管属于“中材之主”,但在这一点上可称得上是明君。P5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君鉴录臣鉴录士鉴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晓军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2846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0 |
出版时间 | 1999-01-01 |
首版时间 | 1999-01-01 |
印刷时间 | 199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7.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
宽 |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