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帕斯卡尔(1623-1662)是十七世纪法国思想家、数学家,他虽从事科学研究,但又耽于宗教狂热。本书是作者随想随记下的杂论,颇多涉及社会问题。惜终其一生,未及成书,后人整理后取名《思想录》。科学素养使作者的思想夹杂辩证因素,社会经验使他对耶酥会的批判具有广泛意义。全书不宥于维护宗教的初衷,而全面探讨了社会问题,诸如伟大人物的作用、有无上帝和生死观等都有所论列。本书自整理问世两百年来,一直为研究十七世纪西方思想史的学者视为重要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反映17世纪人类思想最主要的著作之一。自它面世之日起就受到思想界的激赏,3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其译本。 帕斯卡尔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以理性主义来批判现实,另一方面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

目录

第一编:关于精神和文风的思想

 1—59

第二编: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

 60—183

第三编:必须打赌

 184—241

第四编:信仰的手段

 242—290

第五编:正义和作用的原因

 291—338

第六编:哲学家

 339—424

第七编:道德和学说

 425—555

第八编:基督宗教的基础

 556—588

第九编:永存性

 589—641

第十编:论象征

 642—692

第十—编:预言

 693—736

第十二编:对耶稣基督的证明

 737—802

第十三编:奇迹

 803—856

第十四编:辩驳断想

 857—924

附录:

  帕斯卡尔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何兆武

  有关版本和译文的一些说明                 何兆武

  帕斯卡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陈兆福、刘玉珍编撰

词语对照索引                    刘玉珍、陈新编制

试读章节

人的比例失调——[这就是我们的天赋知识引导我们所达到的:假如它们不是真的,那么人就根本没有真理了;假如它们是真的,那么人就被迫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低头,从而发见有极大理由应该谦卑。而且,人既然不能不相信它们而生存,所以我希望他在进行大规模探讨自然之前,先能认真地而又自在地考虑一下自然,并且也能返观一下自己,认识他具有着怎样的比例……)那末就让人思索自然界全部的崇高与宏伟吧,让他的目光脱离自己周围的卑微事物吧,让他能看看那种辉煌灿烂的阳光就像一座永恒不熄的爝火在照亮着全宇宙;让地球在他眼中比起太阳所描扫的巨大轨道来就像是一个小点;并且让他震惊于那个巨大轨道的本身比起苍穹中运转着的恒星所环绕的轨道来,也只不过是一个十分细微的小点罢了。然而假如我们的视线就此停止,那么就让我们的想像能超出此外吧;软弱无力的与其说是提供材料的自然界,倒不如说是我们的构思能力。整个这座可见的世界只不过是大自然广阔的怀抱中一个难以觉察的痕迹。没有任何观念可以近似它。我们尽管把我们的概念膨胀到超乎一切可能想像的空间之外,但比起事情的真相来也只不过成其为一些原子而已。它就是一个球,处处都是球心,没有哪里是球面。终于,我们的想像力会泯没在这种思想里,这便是上帝的全能之最显著的特征。

让一个人返求自己并考虑一下比起一切的存在物来他自身是个什么吧;让他把自己看作是迷失在大自然的这个最偏僻的角落里;并且让他能从自己所居住的这座狭隘的牢笼里——一我指的就是这个宇宙一——学着估计地球、王国、城市以及他自身的正确价值吧!一个人在无限之中又是什么呢?

但是为了给他展示同样可惊可讶的另一幅壮观,让他能探讨一下他所认识的最细微的东西吧。让我们给他一枚身躯微小而其各个部分还要更加微小无比的寄生虫吧,它那关节里的肌肉,它那肌肉里的脉胳,它那脉胳里的血液,它那血液里的黏汁,它那黏汁里的一微一毫,它那一微一毫里的蒸气;并且把这些最后的东西再加以分割,让他竭尽这类概念之能事,并把他所可能达到的最后的东西当作我们现在讨论的对象;他或许会想,这就是自然界中极端的微小了吧。可是我要让他看到这里面仍然是无底的。我要向他描述的不仅仅是可见的宇宙,并且还有他在这一原子略图的怀抱里面所可能构想的自然的无限性。让他在这里面看到有无穷之多的宇宙,其中每一个宇宙都有它自己的苍穹、自己的行星、自己的地球,其比例和这个可见的世界是一样的;在每个地球上也都有动物,最后也还有寄生虫,这些他将发见都和原来所曾有过的一样;并且既然能在其他这些里面可以无穷尽地、无休止地发见同样的东西,那末就让他在这些渺小得可怕、正如其它那些同样巨大得可怕的奇迹里面销魂吧;因为谁能不赞叹我们的躯体呢,它在宇宙中本来是不可察觉的,它自身在全体的怀抱里本来是无从觉察的,而与我们所不可能到达的那种虚无相形之下却竟然一下子成了一个巨灵、一个世界、或者不如说成了一个全体。

凡是这样在思考着自己的人,都会对自己感到恐惧,并且当他思考到自己是维系在大自然所赋给他在无限与虚无这两个无底洞之间的一块质量之内时,他将会对这些奇迹的景象感到战栗的;并且我相信随着他的好奇心之转化为赞仰,他就会越发倾向于默默地思索它们而不是怀着臆测去研究它们。

因为,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个什么呢?对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他距离理解这两个极端都是无穷之远,事物的归宿以及它们的起源对他来说,都是无可逾越地隐藏在一个无从渗透的神秘里面;他所由之而出的那种虚无以及他所被吞没于其中的那种无限,这二者都同等地是无法窥测的。

然则,除了在既不认识事物的原则又不认识事物的归宿的永恒绝望之中观察它们[某些]中项的外表而外,他又能做什么呢?万事万物都出自虚无而归于无穷。谁能追纵这些可惊可讶的过程呢?这一切奇迹的创造主是理解它们的。任何别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P28-30

序言

  本书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十七世纪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之一,他对于近代初期的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以《真空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著作,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充满战斗风格,三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辉典籍。   帕斯卡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一书中。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别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即所谓“帕斯卡尔方法”),从两极观念(他本人就是近代极限观念的奠基人)的对立入手,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杂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本书的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继承蒙田等“人性学家”的思想传统并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而与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会官方的神学理论进行尖锐论战这一点上,却有其鲜明的反封建的历史进步意义。它(和作者本人的另外一部书《致外省人信札》)反映了近代初期西欧大陆中等阶级反对派的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活动方面。   书中有大量进行神学论战的地方,乍看起来会使一个现代的读者感到闷气;然而他思想中的一些光辉的片断往往就存在于神学的夹缝之中。他所继承的冉森(Jansenius,1585—1638)派教义,实质上是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派的一个变种,代表着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一切神学理论都不外是世俗利益的一种伪装;只要把神学还原为世俗,就不难发见掩盖在神学外衣之下的思想实质。此外,冉森派与耶稣会的论战虽然是在一个狭小的神学领域范围之内进行的,帕斯卡尔本人的思想却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突出了这个狭小的范围,既在思想内容方面也在思想方法方面。   近代辩证法奠基于康德,康德的来源之一是莱布尼茨。莱布尼茨于1672—76年侨居巴黎时,结识了冉森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尔诺(Antoine Arnauld,1612—1694)并深入研究了帕斯卡尔的手稿,受到他很大影响。如所周知,莱布尼茨对自动机的研究就是由于受帕斯卡尔设计计算机直接启发的结果;这是近代计算技术的开端。极限概念则是又一个影响;它奠定了近代微积分学的基础。但帕斯卡尔对莱布尼茨的影响远不止此。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契机是古代奥古斯丁观点的复活。据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Wiener,1894—1964)的看法,现代物理科学革命并非始自普朗克或爱因斯坦,而是始自季布斯(J.W.Gibbs,1839—1903);控制论就是在宇宙的概率熵之不断增加这一季布斯的观点以及更早的莱布尼茨的信息观念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维纳认为季布斯所提出的概率世界在承认宇宙本身结构中有着一种根本性的机遇因素这一点上,非常之接近于奥古斯丁的传统。帕斯卡尔本人既是近代概率论的创始人;同时作为冉森派最突出的理论代表,他又在思想史上重新提出了奥古斯丁的观点。从而帕斯卡尔的思想就构成为古代与近代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从帕斯卡尔经莱布尼茨至康德的这一线索,提供了近代思想史上最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然而这样一条线索,以及一般地近代思想的发展之与思想方法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常常为历来的研究者们所忽视。此外,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和他本人倾向性的局限,在他思想中所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许多消极因素,以及它们与现代唯心主义某些流派的密切渊源,——这些也都还有待于研究者们以历史批判的眼光加以进一步的探讨。   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本来是一部作者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其中有些部分业已大致成章,斐然可读,文思流畅,清明如水;另有些部分则尚未定稿或仅有标目或提纲,言简意赅或竟至不成语,使读者索解为难。十九世纪以来整理和注释帕斯卡尔著作的前后已有多家,而以布伦士维格(Léon Brunschvicg)本最为精审,大体上已可以为《思想录》一书清理出一个眉目。译文凡遇疑难之处,基本上均依据布伦士维格的解说;译文的注释部分也大多采自布伦士维格的注释而有所增删,有时也兼采他书或间下己意,以期有助于理解原文。这是译文之所以根据布伦士维格本,而没有根据较晚出的《帕斯卡尔全集》本(J.Chevalier编 巴黎,Gallimard版,1957)的原因。   布伦士维格本、布特鲁(Boutroux)本和《全集》本三种本子中有关《思想录》的部分,前两种本子的编排次序完全一样,而与后一种出入甚大;但是各本中每一段的文字内容并无不同。书中有引用拉丁文的地方,各种本子多未加翻译,个别地方虽有译文,但也很不忠实。因此凡遇拉丁文,译文都重新译出;但由于自己水平所限,错误之处尚希读者教正。书中引圣经的地方,因作者系凭记忆信笔写出,往往与经文原文有出入,而且中文官话本文字也嫌过时;所以书中凡引经文的部分,译文均根据作者的原文重行译出,而以官话本作为译注附入,以供参考。书中有几页是谈犹太经学的,布伦士维格本以及其他几种通行本子于此均未加注释;我自己于此是外行,只能酌加少量必要的注释,是否确切,不敢自信。有关帕斯卡尔的生平和他的科学贡献以及书中一些术语译文的说明,详见附录。   第二次大战后,先后出过四种《帕斯卡尔全集》,它们是:   1.Chevalier 编,1957年。   2.Louis Lafuma编,1960年。   3.Jean Mesnard编,1964年。   4.L.Brunschvicg与P.Boutroux编,1966年重印(1908—25)。   另外,关于帕斯卡尔的科学著作是:   R.Taton编《帕斯卡尔科学著作集》,1948年。   本书翻译,承友人商务印书馆顾寿观同志多所鼓励和帮助,并此志谢。                               

                       译者                         1979年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22842
开本 32开
页数 5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1985-11-01
首版时间 1985-11-01
印刷时间 199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6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巴黎阿歇特书店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