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二战期间,以七三一部队为罪魁的日本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侵华日军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实施了大规模细菌战。这些大规模的细菌战致使以上地区爆发鼠疫、霍乱、伤寒等烈性传染病,尸横遍野、万物萧条,给我国人民带来重大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人间灾难,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

七三一部队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人类痛苦的历史见证,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特殊记忆,保护好七三一部队旧址,使其承载记录历史之责,担当祈愿和平之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杨彦君编撰《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揭露七三一部队的人权犯罪、战争责任和医学暴行,既为记录历史,又为警示未来。

内容推荐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作者杨彦君通过对七三一部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详细的资料和素材,揭露了日本细菌战带给中国人民的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七三一部队的真相。七三一部队违反国际法则和人道主义秘密实施了大规模人体实验、动植物实验和毒气实验,强制使用大量中国人、苏联人和朝鲜人作为受试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感染、冻伤实验和活体解剖,研制了鼠疫、霍乱、炭疽、鼻疽等至少50种细菌战剂,完全背离了生命伦理、医学准则和职业道德,走向了反人性、反文明、反伦理的罪恶深渊。

目录

第一章 石井四郎与七三一部队

 日本违背国际条约秘密准备和实施细菌战

 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

 七三一部队的建立、扩张及灭亡

第二章 特别移送

 特别移送档案的发现和公开

 关于特别移送的规定

 特别移送的对象

 历史照进现实:大连黑石礁事件

第三章 人体实验

 秘密中的秘密

 人体实验的类型

 美国保存的三个实验报告书

第四章 细菌战

 细菌武器的研究与实验

 细菌战剂的选择与实验

 细菌战的实施与危害

第五章 美军的调查、掩盖与交易

 美军情报部门对石井四郎的追踪

 美军的秘密调查与问讯

 日美秘密交易完成

 总结

第六章 旧址保护

 保护历程

 现存状况

 陈列馆

 价值评估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医学博士的医学犯罪

 来自哈尔滨的一份调查问卷

 来自东京的一份调查问卷

大事一览

试读章节

细菌战元凶——石井四郎

1932年2月5日,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是痛苦和悲惨的一天。在这一天,哈尔滨一这座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大都会,生活着百万余人口的东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被日本侵略者攻陷,开始沦为殖民地,直到日本投降的1945年。同样是1932年,在日本东京,陆军军医学校设立了细菌研究室,这个研究室的实际负责人就是石井四郎。石井四郎何许人也?

石井四郎,1892年6月25日出生于日本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千代田村属于“加茂地区”,这也是七三一部队后来名为“加茂部队”的原因。石井四郎出生于地主家庭,是石井桂的第四子,死于1959年10月9日,67岁。石井桂的第一子石井彪雄,死在日俄战争战场;第二子石井刚男,千代田村农民,七三一部队创设之初在背荫河化名为细谷刚男做焚尸工,后为管理特设监狱的特别班班长,死于1956年7月4日;第三子石井三男,毕业于日本兽医大学,1939年以兽牧技师的身份来到七三一部队,一直担任器材供应部石井班班长,主要管理实验动物饲养室,死于1958年1月2日。石井兄弟三人都是知晓七三一部队机密的核心成员,石井四郎也正是利用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来组建并扩大七三一部队的规模,以达到保密和保证战斗力的目的。这同七三一部队的军事性、秘密性和特殊性密切相关,这种人员招募方式在七三一部队建立和扩大过程中一直存在。

图1一2显示,1943年6月25日,“满洲第七三一部队高等官团”在本部大楼前合影,照片落款处写着“昭和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第八个创设纪念日”。6月25日是石井四郎的出生日期,1943年6月25日是七三一部队创设的第八个纪念日,那么1936年6月25日就是七三一部队的创立日。七三一部队少年队员昆虫班的小笠原明1994年在《七三一部队枥木展报告》中提供如下证言:“6月25日是七三一部队创立纪念日。”这是七三一部队成员提供的关于七三一部队设立时间最为直接、最为明确的证言。石井四郎的生日恰恰就是七三一部队的创设日期,1936年的石井四郎44岁,当时的军衔是陆军军医中佐。

石井四郎毕业于千叶中学,后升入金泽市第四高等学校、水户高等学校。19161920年,石井四郎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自此之后石井四郎走上医学之路,这也为其日后建立七三一部队奠定了医学基础。1921年1月20日至4月9日,任近卫兵师第三步兵团见习军官,军医中尉。1922年8月1日,调往东京第一陆军医院,1924年8月20日晋升为军医大尉。1924年4月至1926年4月,石井四郎重新回到京都帝国大学学习细菌学、血清学、预防医学和病理学,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石井四郎成绩优异,深得京都帝国大学校长荒木寅三郎的赏识,得以同荒木寅三郎的女儿结婚。1926一1928年,石井四郎调任京都卫戍病院。1927年6月,石井四郎凭其论文《革兰氏阳性双球菌的研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木村廉教授。1928年4月至1930年4月,石井四郎远赴欧美搜集细菌战情报。据美国档案记载,石井四郎主要考察了埃及、希腊、土耳其、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波兰、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石井四郎对历史上两次鼠疫流行特别感兴趣:一次是发生在公元520~565年间的查士丁尼鼠疫,“鼠疫流行持续50~60年,几乎蔓延到当时所有著名的国家,死亡约一亿人”;另一次是发生在1346一1665年间的黑死病大流行,“鼠疫流行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据推测当时欧洲大约有一亿人口,其中四分之一死于鼠疫。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人口的半数。”石井四郎认为鼠疫菌如果作为武器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七三一部队研制细菌武器过程中始终把鼠疫菌作为最主要的细菌战剂,这是一种足以使整个人类灭亡的致命武器。

1930年石井四郎进入陆军军医学校任教官,这一身份一直伴随着石井四郎始终。1932年,石井四郎发明了滤水器,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即石井式滤水器,其被广泛地应用到日本军队,发挥防疫和给水的战时补给功能。1932年,石井四郎晋升为军医少佐;1933年任七三一部队第一任部队长;1935年8月1日,石井四郎晋升为军医中佐;1938年3月1日,晋升为军医大佐;1941年3月1日,晋升为军医少将。1942年8月1日,石井四郎被调往华北派遣军第一军任军医部长,北野政次军医少将接任部队长职务。北野政次,曾用名北野政藏,七三一部队第二任部队长,日本细菌战元凶,1894年7月14日生,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陆军军医中将;1936年6月,任“满洲医科大学”细菌学教授;1942年8月1日一1945年3月1日,接替石井四郎任七三一部队部队长;1945年4月30日,晋升为军医中将,任支那派遣军第13军军医部长;1945年8月被俘;1946年1月被释放回日本,2月6日配合了美军的调查;1947年4月1日,提交了17页关于石井部队的笔供材料;1950年,任绿十字株式会社东京分社社长;1959年10月,任石井四郎丧葬委员会负责人;1986年病死。

1945年3月1日,石井四郎调回七三一部队,晋升为军医中将;8月12日逃回日本,12月1日,转为预备役。1946年,石井四郎接受美军调查官汤普森、费尔、希尔等人问讯,提供了大量细菌战、人体实验文件资料,在美国的掩盖和庇护下免于战犯起诉,从此逍遥法外。

七三一部队的建立、扩张及灭亡

“九一八”事变前后,特别是石井四郎考察欧洲细菌战返回日本之后极力鼓吹细菌战,在日本军队上层积极游说,得到了陆军省军务局、参谋本部部分军官的支持。1932年7月5日,陆军省批准设立陆军军医学校细菌研究室,后改为防疫研究室;12月8日,陆军省批准经费208989日元用于扩建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当时陆军军医学校设有防疫部、防疫学教室、防疫研究室,主任是棍塚隆二,防疫研究室部员有石井四郎、西村英二、北川正隆、渡边廉、北条圆了、白川初太郎。石井四郎等7人是七三一部队前期的主要成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细菌战的支持者、鼓吹者和实施者。棍塚隆二后来成为陆军省医务局局长,西村英二成为北京第一八五五部队长,北川正隆任七三一部队细菌研究部部长,渡边廉成为第十二防疫给水部部长,北条圆了曾在陆军省医务局任职,是石井四郎的重要助手,白川初太郎后来任第二十九野战防疫给水部部长。

扩建后的防疫研究室,增设了研究室、办公室、机械室、变电室和仓库,修建了小动物饲养室,开始从事霍乱、伤寒、鼻疽等细菌的研制。防疫研究室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得以扩建,从侧面可以说明石井四郎及其细菌战思想逐渐被日本军方接受,日本上层也在积极地推动细菌战,并逐步将其作为对外军事侵略的手段之一。P4-8

序言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逐渐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1933年,日本违背《日内瓦议定书》在哈尔滨秘密设立七三一部队。1938年,七三一部队移驻平房特别军事区域。七三一部队组织机构庞大,设有细菌研究部、细菌实验部、防疫给水部、细菌生产部、总务部、训练教育部、器材供应部和诊疗部,随后又设立了海拉尔支部、牡丹江支部、林口支部、孙吴支部、大连出张所和东京出张所,共有4500余人。七三一部队成为了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争的大本营,是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军事基地,是准备和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

七三一部队违反国际法则和人道主义秘密实施了大规模人体实验、动植物实验和毒气实验,强制使用大量中国人、苏联人和朝鲜人作为受试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感染、冻伤实验和活体解剖,研制了鼠疫、霍乱、炭疽、鼻疽等至少50种细菌战剂,完全背离了生命伦理、医学准则和职业道德,走向了反人性、反文明、反伦理的罪恶深渊。

二战期间,以七三一部队为罪魁的日本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侵华日军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实施了大规模细菌战。这些大规模的细菌战致使以上地区爆发鼠疫、霍乱、伤寒等烈性传染病,尸横遍野、万物萧条,给我国人民带来重大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人间灾难,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

1945年日本投降,七三一部队绝大多数人员逃回日本,美国以豁免七三一部队战争责任为条件,得到了人体实验、细菌战数据资料,七三一部队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七三一部队极少数成员被苏联红军俘虏,苏联在哈巴罗夫斯克对12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单独审判。这些原本应该接受惩罚和审判的日本战犯,战后脱掉恶魔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在日本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医疗机构和大专院校担任了公职。七三一部队成员在战后成立了平房战友会、东乡战友会、平房三角会、加茂会、古城镇会、铃兰会等,堂而皇之地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积极活跃在日本社会各界。七三一部队绝大多数成员保守战时犯罪机密,拒绝接受媒体采访,至死未作公开反省,但也有少数成员开口说出了当年的事实和历史的真相。

七三一部队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人类痛苦的历史见证,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特殊记忆,保护好七三一部队旧址,使其承载记录历史之责,担当祈愿和平之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编撰《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揭露七三一部队的人权犯罪、战争责任和医学暴行,既为记录历史,又为警示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彦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101392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6072391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