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编著,慎海雄主编的《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讲述了杨之光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新人物画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与时代同行,反映现实生活,是他几十年艺术创作的主线,也是他一生恪守的原则。同时,他在没骨人物画艺术的探索上,透露出借鉴古今、融合中西、再超越、再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作为一个热爱时代、具有个性风格和独特造诣的人物画艺术家,其艺术成就让艺坛瞩目。

他的一生,既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艰苦历程,是中国画人物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也是新中国艺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精神,将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以人为本,坚持锐意创新与德艺双馨,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

内容推荐

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编著,慎海雄主编的《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第一部分“名家小传”结合《杨之光自传》整理而成;第二部分“从艺访谈”整合各时期对杨之光的访谈记录;第三部分“代表作精选”收录其画作、书法、美术评论文章等等。该书展现了杨之光的卓越艺术成就和桃李满天下的杰出教育硕果,展现了岭南文化名家的地位,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繁荣。

目录

第一篇 杨之光传略

 生于乱世

 求学路漫漫,恩师谆谆教导

 与时代同行的主题性创作

 不懈探索,屡屡创新

 教育耕耘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为艺术事业奉献,泽被后世

 晚年的磨难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

第二篇 众说杨之光

 彩墨之光把现实照亮

 从杨之光的成名作看现实主义的类型学(冯原)

 超越传统综合创新——人物画艺术家杨之光(孙关兰)

 与时代同行——杨之光简论(梁江)

 一个时代的审美——杨之光艺术的典型特征(卢缓)

 论杨之光(李伟铭)

 《中国美术馆藏杨之光捐赠作品集》前言(范迪安)

 从杨之光看中国文化的学习精神(皮道坚)

 创造人物画表现新程式——略论杨之光先生的艺术探索(鲁虹)

 杨之光:水墨革命与革命水墨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情意纠结(杨小彦)

 杨之光和他的人物画(邵大箴)

 杨之光和新人物画(郎绍君)

 永远的攀登者(冀少峰)

 直面现实与水墨变革——杨之光的意义(殷双喜)

 观念——匹配与图式——修正——从《一辈子第一回》看杨之光的艺术创作特征(邹跃进)

第三篇 杨之光作品

 I 画作

若干重大主题创作

人物肖像

舞蹈、女人体

花卉、动物、风景、书法

 II 文萃

平生最忌食残羹

《浴日图》创作心得

《毛主席在农讲所》创作心得

《矿山新兵》创作心得

《雪夜送饭》创作心得

《激扬文字》《不灭的明灯》创作心得

《九八英雄颂》创作心得

关于《一辈子第一回》的创作经过

《花鸟、动物、山水、书法作品选》前言

画像悟道记

金花朵朵今何在,遍及苍山洱海边——从画“金花”谈写诗

史画创作札记

谈中国画“四写”教学——摹写、写生、速写、默写在中国画系人物科教学中的意义

谈中国画人物画的问题——在南京、上海的学术讲座

学一点西洋素描有好处

少年强,则国家强

诗选

画语录

附录 杨之光艺术年表简编(1930-2016)

试读章节

求学路漫漫,恩师谆谆教导

从小开始,追逐美神

早在两三岁时,杨之光就喜欢抓一些空白的纸,乱涂小动物的图案,画狗、画猫,还常常问小叔叔杨道仪:“像不像?”并让叔叔帮他修改。后来,飞进弄堂里觅食的麻雀、响着喇叭跑在街上的汽车,也都成为他涂鸦的对象。他的表姐与表姐夫常给他捎来《儿童画库》的刊物,又耐心地教杨之光临摹画库中的图像,如飞机、坦克、大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逐渐培养起他对绘画的兴趣。

刚进小学时的一次课后,同学们已将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杨之光灵机一动,以最快的速度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将军骑马画。原来,自从小时候在福州骑马时摔了一跤,杨之光便牢牢记住了马这种雄强奇特的动物。在杨之光的即兴创作中,马很大,高昂着头,正跳跃奋蹄。韦老师看到后,并没有责怪他乱画黑板,而是和颜悦色地说:“噫,画得不错呀。”杨之光后来说,因为韦老师这次偶然的鼓励,影响了他以后把美术定为终身坚定不移的事业。

拜师学艺:从曹铭、李健到高剑父

1943年,杨之光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一次,负责美术课程的洪祖超忙不过来,便请青年画家、篆刻家曹铭过来代课。上课第一天,曹铭当场向学生们示范国画创作。杨之光对国画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母离异后嫁进著名律师吴凯声的家中,继父吴凯声经常在客厅与书房里挂古色古香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定时更换,并邀朋友们前来鉴赏。但对于中国画是如何画出来的,杨之光仍一无所知。他紧紧盯着曹铭的每一个动作,不禁大觉新奇,连忙走到老师面前说:“我也要学国画。我要到你家里去,向你学国画!”

在曹铭的指导下,他临摹了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大约在1945年底,经曹铭引荐,杨之光正式拜上海著名书法家李健为师,成为李健门下年纪最小的学生。自从跟了李健学习书法,杨之光主动给自己“上苦刑”。每天从世界中学放学回家,他便将自己的“宛真斋”反锁,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外,还没日没夜地临摹李健布置的书法作业。在六年时间里,他将《散氏盘》《毛公鼎》《石门铭》《石门颂》《张迁碑》《十七帖》《圣教序》等不知临了多少遍,尤其下苦功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临字的废纸高达数尺,奠定了其传统艺术的技法基础。在练字写画之时,就连自己最爱的母亲来敲门,也不让她进来。

1948年,杨之光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及南中美术院,并向岭南画派大家高剑父拜师。高剑父细看了杨之光的书法、绘画及篆刻作品后,欣然同意收他为徒。他便成为高剑父最后一个入室弟子。第一次给他布置的作业,就是让杨之光为师母刻一方“翁芝长寿”的印,杨之光受宠若惊。同时,还让他进春睡画院学习中国画。  一次,他参观了“高剑父师生作品展览”,发现高剑父的一幅山水画中居然有一架在山谷中飞翔的飞机。杨之光当场惊叫起来。事后,又不止在一个场合说:“对于写生,现在讲起来可能没有一点了不起,可是,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高剑父先生那架飞机对于我的震动,竟然影响了我整整一生,我从此有了闯禁区的胆量,这就是我在日后的艺术实践中敢于去表现一般国画家不大去碰的题材的原因。”

带着跃跃欲试的心情,杨之光曾与学友结伴,到与象岗山紧邻的观音山(今越秀山)采石场写生,画出他最早的一张国画写生作品《碎石场的女工》,描绘三个正在采石场艰辛劳作的女工。后来,他开始留意周围工农兵大众的形象,或写生,或速写,或制作木刻作品,不一而足。(P4-5)

序言

五岭之南的广东,人杰地灵,物丰民慧。自秦汉始,便是沟通中外的重要门户,海上丝绸之路即发祥于此。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外来侵略,一批有识之士求索救国图强,广东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进入20世纪70年代,广东敢为天下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钟灵毓秀,得天独厚,哺育出灿若星辰的杰出人物,也孕育出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谦逊、务实、勤勉的广东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悄然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赋予了岭南文化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的丰富内涵和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改革开放大潮涌起珠江,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化名家,在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取得开拓性成就,岭南文化绽放出鲜明的时代亮色。今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更大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广东如何响应要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同志就此提出,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打造岭南文化高地,打造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具有中国风骨、岭南风格、世界风尚的精品力作,形成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文化粤军”,并主持策划了《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大型丛书。

记录当代,以启后人。本丛书以人物(文化名家)为线索,旨在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提供一个集体亮相的舞台,展现名家风采,引导读者品鉴文艺名作,深切体悟当代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广东民众的文化自信和地域认同,弘扬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中国梦的广东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驱动力。

为此,我们从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影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非遗传承等领域,遴选出一批贡献卓著、影响广泛的广东文化名家。他们之中,既有土生土长的“邑人”,也有长期在广东生活、工作的“寓贤”。我们为每位名家出版一种图书,内容包括名家传略、众说名家(或对话名家)和名家作品三大篇章,读者可由此了解文化名家的生平事功、思想轨迹、创作理念、审美取向和艺术造诣等。同时,我们将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视频制作、名家专题片、影音资料库和新媒体推广等方面大胆创新,多形式、多渠道地向读者提供新鲜的阅读体验。

我们深信,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丰富的文化实践,一定会编织出一幅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文化长卷,它必将成为一份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文化积累,价值非凡,传之久远。

《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编委会

201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之光(精)/当代岭南文化名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杨之光//杨红//赵旭虹//严秋怡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10837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76
CIP核字 2016178920
中图分类号 I218.6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8
174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