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歌以言志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的往事都如溪流,带走浮光,沉下砂砾。在周毅、舒明主编的《歌以言志》这本设计精良、明快优美的文集中,三十位会讲故事的人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有的是对儿时的回忆,有的是对亲情和友情的追念,还有对艺术的感动、对自然的喟叹和对人生的体悟。

这些文字,是过去十年间华语散文创作的宝贵积累,它们讲述了一切。

内容推荐

周毅、舒明主编的这本《歌以言志》中的文章来自“文汇笔会”这一近年来国内最重要的华语散文创作平台,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文笔及立意皆为一流。

过去的十年散文创作,就这样在纸上重新呈现——我们可以读到人们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体会到散文以那无可替代的语言力量。

目录

杨绛

 忆孩时五则

黄永玉

 清流绝响

金宇澄

 马语

李娟

 在阿克哈拉

毕飞宇

 演唱生涯

王安忆

 父亲和母亲的写作

[瑞典]马悦然

 吊陆文夫

资中筠

 斯波克医生访华

张新颖

 翠翠,在杜鹃声中想起我

张定浩

 歌以言志

孙小宁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恺蒂

 曼德拉的衣着

严锋

 兄弟

戴冰

 池塘边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黄德海

 受耻

俞晓群

 只想听一听音律,娱乐一下

李皖

 油菜花开的季节

谈瀛洲

 听姚公白师弹<孤馆遇神>

汪涌豪

 时间汤中的平田老人

路明

 我家弄堂

舒飞廉

 江豚拜月

蔡翔

 洗澡

何立伟

 无目的,亦无目的地的行走

邵燕祥

 萤火提灯

冯世则

 哎呀斑鸩

张蛰

 我的野语文

孟晖

 铜雀台·春梦·子敬书裙

唐吉慧

 松雪斋的老先生

辛丰年

 仁人与志士

 关于夏丐尊老人的一件事

董桥

 养字

周毅

 后记

试读章节

杨绛

忆孩时五则

1

我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我很奇怪,怎么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呢?大概因为接触较少。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我脾气不好,女佣们都说:“四小姐最难伺候。”其实她们也有几分欺我。我的要求不高,我爱整齐,喜欢裤脚扎得整整齐齐,她们就是不依我。

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妈妈并不笨,该说她很聪明。她出身富商家,家里也请女先生教读书。她不但新旧小说都能看,还擅长女红。我出生那年,爸爸为她买了一台胜家名牌的缝衣机。她买了衣料自己裁,自己缝,在缝衣机上缝,一忽儿就做出一套衣裤。妈妈缝纫之余,常爱看看小说。旧小说如《缀白裘》,她看得吃吃地笑。看新小说也能领会各作家的风格,例如看了苏梅的《棘心》,又读了她的《绿天》,就对我说:“她怎么学着苏雪林的《绿天》的调儿呀?”我说:“苏梅就是苏雪林啊!”她看了冰心的作品后说,她是名牌女作家,但不如谁谁谁。我觉得都恰当。

妈妈每晚记账,有时记不起这笔钱怎么花的,爸爸就夺过笔来,写“糊涂账”,不许她多费心思了。但据爸爸说,妈妈每月寄无锡大家庭的家用,一辈子没错过一天。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她是个忙人,每天当家过日子就够忙的。我家因爸爸的工作没固定的地方,常常调动,从上海调苏州,苏州调杭州,杭州调回北京,北京又调回上海。

我爸爸厌于这类工作,改行做律师了。做律师要有个事务所,就买下了一所破旧的大房子,妈妈当然更忙了。接下来日寇侵华,妈妈随爸爸避居乡间,妈妈得了恶疾,一病不起,我们的妈妈从此没有了。

我想念妈妈,忽想到怎么我没写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啊?

我早已无父无母,姊妹兄弟也都没有了,独在灯下,写完这篇回忆,还痴痴地回忆又回忆。

2

我三姐姐大我五岁,许多起码的常识,都是三姐讲给我听的。

三姐姐一天告诉我:“有一桩可怕极了、可怕极了的事,你知道吗?”她接着说:“每一个人都得死。死,你知道吗?”我当然不知道,听了很害怕。三姐姐安慰我说:“一个人要老了才死呢!”

我忙问:“爸爸妈妈老了吗?”

三姐说:“还远没老呢。”  我就放下心,把三姐的话全忘了。

三姐姐又告诉我一件事,她说:“你老希望早上能躺着不起床,我一个同学的妈妈就是成天躺在床上的,可是并不舒服,很难受,她在生病。”从此我不羡慕躺着不起来的人了,躺着不起来的是病人啊。

老、病、死,我算是粗粗地都懂了。

人生四苦:生老病死。老、病、死,姐姐都算懂一点了,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这个问题可大了,我曾请教了哲学家、佛学家,众说不一。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

P1-4

后记

收在这本散文集里的文章,都选自《文汇报》“笔会”副刊。这个创刊于1946年的副刊,逶迤走来,至今走过70年了,当仁不让地说,可以算是一直仍保持高品质的国内报纸副刊。作为纪念,想编一本集子,但是,又想与我们以往编的有些不一样。如何不一样?便引进“他者”的眼光吧。有朋友向我们推荐了广西师大出版社,他们这些年的出版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开始了接触。

第一次见面,就接到一瓢冷水:虽然文章都很好,但是,编选中不能强调“笔会”,不能强调“心灵史记”的编年痕迹,不是纪念集,也不是功劳簿。

那么,以什么为标准呢?

好文章。

好文章?

我们就在这样一个搁置了所有以往标准,模模糊糊以“好文章”为鹄的的状态中开始了摸索。重读笔会的文章,并假设自己是在更长的时间长廊里,更没有习气地偶遇……每一次选稿后和出版社编辑讨论,他们都很详细地提出读后的意见。我渐渐喜欢上他们反馈意见时温柔又肯定地说的那句:说不出什么理由,最主要的仍是一种“感觉”。

就这样反复几个月,这部书稿出现了。我看到后竟然先被感动了,我想:这就是一个不断磨洗,直至透明的过程吧!这透明,是一种“人”的透明。孔子所谓“思无邪”,可以当之?可以不惭愧地说,这些文章,能够置身当代汉语写作的最高水平。连我都想拥有这样一册。是英华风发的伙伴,亦有淳厚耐读的底色;随身携带在上下班路上,可悠然出神。

笔会70周年纪念时,曾有作家形容:笔会的义法,如山河在,草木长,息壤生,在催发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兼备的好文章。在这里抄录,不是把它当评语,且当作理想吧。

不仅写作是一个不断磨洗自身的过程,原来编辑也是呀。

现在,轮到您来发现,阅读——更是这样的磨洗。

周毅

2016年9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歌以言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周毅//舒明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88886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623922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84
13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