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白与杜甫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荡气回肠之作——“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何投身政治活动,并屡遭失败且长流夜郎?汲汲功名的李白与杜甫,命运最终会把他们带向何方?本书以平民视角解读被误读了千年的“诗仙”与“诗圣”——一个你从未了解的李白与杜甫!揭秘李白的出生之谜;走近嗜酒终身的杜甫;重温传诵千年的经典。

内容推荐

这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晚年的封笔之作。此书四十年来争议不断,有论者誉之为一代“奇书”。该书上篇讲李白,下篇讲杜甫。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生动还原出一代“诗仙”、“诗圣”的真实生活:李白究竟是哪里人?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为什么李白会成为道士?为什么说杜甫是禅宗的信徒?为什么说杜甫嗜酒不亚于李白?作者还饱蘸情感,叙述了李杜二人的从政历程,并对当时的政治风云、权谋之争作了细致剖析,显示出一代文史大家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最后的“李白杜甫年表”则呈现了一代天朝从盛世荣光到凋零衰败的万千气象。书中诸多观点极富创见,随手援引资料更是妙趣横生。作者语言极富诗意,行文充满活力,写法独具典范价值,不愧为名家大手笔。

目录

一、关于李白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

 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待诏翰林与赐金还山

 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

 ——安禄山叛变与永王璘东巡

 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

 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

二、关于杜甫

 杜甫的阶级意识

 杜甫的门阀观念

 杜甫的功名欲望

 杜甫的地主生活

 杜甫的宗教信仰

 杜甫嗜酒终身

 杜甫与严武

 杜甫与岑参

 杜甫与苏涣

三、李白杜甫年表

附录 《李白与杜甫》是一本怎样的书

试读章节

李白虽然号称为“谪仙人”,其实他的功名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他喜欢称道的历史人物,如傅说、吕尚、管仲、范蠡、乐毅、鲁仲连、信陵君、张良、韩信、诸葛亮、谢安等,都是所谓“定国安邦”的风云人物。他每每以他们自比。这些历史人物,在出世之前,大都有过一段隐遁或者不得志的时期。这在李白看来,也仿佛是 “尺蠖之屈”、“龙蛇之蛰”,是必不可少的历程。有时他连这一段出世前的隐遁也都加以批评。例如,对于诸葛亮,他曾经这样说过:“耻学琅琊人,龙蟠事躬耕。”(《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隐居》)又如,对于谢安石,他也曾经这样说?:“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送梁四归东平》)这些都表明着:他的热衷于用世是怎样强烈。

他出蜀后,在开元十五年(727)被招赘于故相许圉师家,即隐居在安陆的北寿山中。有友人孟少府致书规劝,说他安于小隐,不肯出外见?大世面。他于是写了一通《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明了自己的志趣。《书》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遁乎此山。仆(北寿山)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耶?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这就是李白的一整套人生观,基本上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混合。不得志时拼命想做官,得志后便尽可能明哲保身,功成身退。这种处世方略,在封?时代的士大夫阶层,是具有普遍性的。大概就因为有这位孟少府的敦劝,李白在开元十八年(730)的春夏之交,便曾经经由南阳到长安去进行过政治活动。这就是他在《与韩荆州书》里所说的“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之年了。这一次他呆了一年多点,结识了?些有名人物,如唐玄宗的妹子玉真公主(赐号“持盈法师”)、秘书监贺知章等,并结成了“酒中八仙”之游。虽然并没有达到“为辅弼”的愿望,但使他的名声煊赫了起来,为天宝元年(742)唐玄宗的召见打下了基础。

P38-39

书评(媒体评论)

郭老《李白与杜甫》自必胜于《柳文指要》,对青年有用,论杜稍苛,对李有偏爱之处。论李杜思想甚多创见。

——茅盾

《李白与杜甫》一扫从来因袭皮相之论。

——恽逸群

如果不算若干短小的诗词,《李白与杜甫》的确是郭老的封笔之作。不管人们对这部书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周国平

若问: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意欲何为?答曰:意不在对李杜优劣的评判,也不在去翻无关紧要的历史陈案,也不在表示凤凰更生,更不是投人所好(相反却有不少微词)。而借助于李白与杜甫的人生旅程、人格缺陷和仕途坎坷,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作为一代诗雄,在盛唐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幸的结局?——李白穷愁而死,杜甫抑郁以终。郭沫若以其聪明睿智和心灵感悟,对历史世界和现实世界做了双重的解析,从而给李杜,也同时给自己,做出了人生评估,或称之为终级关怀。

——刘茂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白与杜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沫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1795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