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合欢
内容
编辑推荐

闫俊峰著的《合欢》选编了作者创作的四十九篇作品。这些作品以作者对生活的洞察与感悟,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节描写,颂扬了真、善、美,也针砭、鞭挞了假、丑、恶。从人性的角度,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家乡浓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人那割舍不断的情丝。

内容推荐

闫俊峰著的《合欢》讲述:时代悲歌、生活怨曲、市井新调、人性礼赞……在命运之手的弹拨中,所有的旋律都是生命的绝唱。一方水土,一方人情。岁月的拂尘扫去往日旧愁,新的别绪又奔赴心头。人啊,总在聚散间才了悟情之所至,生之所达。

目录

秋凉时节

心事

流星

小小的天地

预感

婆媳之间

曲径通幽

春草

徐工的烦恼

触礁之后

积习

纸灰化作白蝴蝶

大老孟

防盗门

日子

保险

大红中幡裙

特殊吃客

奇遇

怨与情

百字小说二十题

宠物

不灭的红灯

风雪夜

故乡纪事之一:大豆腐

故乡纪事之二:表亲

故乡纪事之三:八叔

奇异的通信

凤头儿

血渍

星星伴月亮

仿画

小宏

钗头金莲

安居

朋友

合欢

新河庄笔记

号房子

一束康乃馨

侯三儿与朱四儿

归宗

酒,这个狗东西

一车稻谷

毒誓

世缘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家的院子有个过道。

每当桃杏花盛开的春季,南方飞来的燕子便在这过道的房梁上搭窝。燕子们时而衔来一口泥,时而衔来一根细草,安放在房梁上,然后,又“嗖”的一声箭似的飞去,再去衔泥、衔草……它们干得是那样认真、仔细、匆忙,任何外界的骚扰也不能打断它们的工作。

一天,窝终于搭好,于是,它们就生活在这里。不知过了多少天,人们会发现窝里探出几只雏燕的小脑袋,又看到老燕匆忙地飞来飞去,衔来吃食,一口一口挨个儿喂着它们。

每当小燕出世的时候,常有成群结伙的孩子举着木棍来捅窝,要把雏燕捉走玩耍。这时,父亲就紧张起来,总是坐在过道的门墩儿上守着,手里握着根经常不离手的拐杖,弯曲着高大清瘦的身体,伸着细长的脖子东张西望。孩子们还没靠前,他便吆喝一声,把他们赶跑。

孩子毕竟是孩子,捅不了窝,捉不到小燕,也常常来逗老人。他们分成左右两路:左边的孩子举着木棍口里喊着:“捅啊,捅啊!”待老人站起,一瘸一拐追出几步赶他们,右边的孩子又跑过来喊着:“捅啊,捅燕子窝,逮小燕呀!”父亲一会儿追向左,一会儿追向右,跑累了,气喘吁吁地坐在门墩儿上,孩子们才笑着闹着一哄而散。

就这样,父亲一有工夫就坐在门墩儿上守着,一直守到小燕儿会飞,才肯放心。

今年,燕子搭窝的时候,五哥回家了。看到他那气愤愤的脸色,患心脏病的父亲脸白了,患高血压的母亲,手本能地扶住了炕沿儿。

父亲问“怎么啦?出了什么事?”

五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扔给我。原来是六哥写给他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他给父母寄钱的事。我看到有这样几句:“……当你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在你的心里就没有父母了……父母生活困难,你全然不顾了……”

看来,就是这样几句话伤了五哥的心。我不敢把信的全文读给父母听。还是五哥在稍微平静之后,跟父母述说了一番信的内容,父母听了大为震惊。

父亲平时最怕我们弟兄几人闹矛盾,就拿给钱的事来说,他们总是说几个哥哥都给钱,并且有根有叶地说是哪天寄来的,是谁从邮局里取回来的。一直好几年,我们还以为弟兄当中无一例外,要不是后来六哥看到父母生活实在困难一再逼问,我们还始终蒙在鼓里呢!

“都是因为我们俩,要是没有你妈和我,你们弟兄就没有这些事了。”父亲哀叹着,眼圈儿一红,落下泪来。

父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泪水比任何一个爱哭的女人还要多。他那眼圈儿老是红红的,慈祥的目光里流露着忠厚、善良和软弱。

五哥阴沉着脸,父母沉闷着,无神的目光显示出苦闷。半晌,父亲轻轻地、自言自语地说:“哎!这孩子,怎么这样呢!大人的事不该你们管。”

不管?都不管,谁都不给钱,你们老两口喝西北风?我心里想。

五哥摆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我也不是不想给家寄钱,只是孩子们大了,一个比一个费钱。都是该结婚的年龄了,不得添置些衣物嘛,每个月,钱花不到月底。哎,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一听此话,我忍不住便呛起他来:“钱,没有个够,该给老人的就要给,剩下的随便安排,没人干涉!”

“不许你多嘴多舌!”父亲斥责我说。

五哥不高兴地摔门走了。父亲诚惶诚恐地说:“小七儿,你给六哥写信,让他给五哥写信劝慰劝慰他吧!”

说完,扭过脸,掏出手绢擦起泪来。

我们共计弟兄七个,无姐妹,这是父母最遗憾的事,有个悄悄话跟谁去念叨!

父亲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手脚不闲。孩子们的鞋底磨透了,他用胶皮钉上;桌椅、凳子坏了,他借来斧子、锯,自己修;切菜刀不快了,自己磨;房子掉泥片了,自己挑水和泥把它抹上;实在没活干,也要扫扫院子。

母亲做熟了饭,依旧都是先让大家吃,大家吃完一碗,她再给盛上一碗端上。她站在旁边,看着几个狼吞虎咽的孩子,目光里充满了甜美的希望。

我们弟兄几个同时上学的那个时期,是我家生活最困难的阶段。可父亲说:“我是大老粗,不能让孩子们也像我一样。”

就这样,我们弟兄七个相继在大、中学校毕了业,参加了工作。七个人分布在全国的七个地方,只有我离父母近。七个人结婚得需要多少钱呢?记得,我结婚时,父母还欠着不少外债。虽然我坚持婚事从简,毕竟还是花了一些钱。结果,债台高筑,生活越发拮据了。兄弟几人的婚事终于全办完,都开始独立生活了,欠下的债却全落在父母身上。父亲劳保仅有29元,既要维持生活还要还债。

父母为债务的压力整日忧愁,六哥看在眼里,很为父母担忧。他每月不仅定期给父母钱,而且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临行,都在过道里偷偷地抹一通眼泪。

前段时间,六哥给我写来一封信,信上说决定给哥哥、弟弟同时写信,要求大家每月按时给父母寄钱来。弟兄中有人出面这样做,当然好了。我满心欢喜地给六哥回了信,支持他的做法。

父母收到弟兄几人寄来的钱,还债的速度加快了,生活也略松快了一点。父亲却唠叨起来:“钱虽然寄来了,儿子们指不定跟老婆怎么闹意见呢。唉!瞧儿子们受夹板罪吧。你大哥十五六岁出远门,到如今组织成一个家不容易呀!你二哥也不是没顾过家。那年,我得了吐血的毛病,还是你二哥到处求医才治好的呢!你三哥那个孩子先天残疾,将来治病还需要钱呢!你四哥下乡在农村苦了多少年,一天才挣一毛多钱,那时,虽然家里给他寄点东西,能挡嘛呛?这会儿,好不容易选调,成了家,他那生活也够紧。”还常常叨叨这个缺“腥货”,那个没大米吃。

一天,父亲刚打完一个邮包给一个哥哥寄走大米,又一瘸一拐地买来几十斤虾酱,准备给大哥、二哥邮走。他用小勺一勺一勺地把虾酱往塑料桶的瓶口里灌。他那粗硬的、扭曲的、肿胀的手指显得格外笨拙。他干得那样认真、精神集中,连五哥迈进门槛都未发觉。听到五哥招呼一声“爸爸”,他才抬起头来。

五哥进屋后告诉大家,他的大女儿要结婚,并准备接妈妈提前去,给他女儿做嫁妆。我一听,冲着五哥吼起来:“妈妈常犯血压高,去一趟,数百里奔波一趟,身体受得了吗?”

“那……”五哥无言以对。

“不许你多嘴多舌!”父亲生气地对我说,“去不去由得了你吗?”

我不说话了。

五哥也不知几时走的。后来,两位老人商量起来。

妈妈说:“我去也是挠头啊,这几天血压又高了。”

父亲说:“我们一大家子,在他们办喜事时,一个人也不露面,他脸上也不好看呢!”顿了一会儿,又说:“这几天血压高就不要提前去了,赶着结婚的日子,我们一起去吧。”

事情就这样定了,按照父亲的意图,我们到五哥家办喜事的日子,坐上火车去了他家。

五哥见我们来,分外高兴,把我们迎进门,安置在内屋休息,又忙别的去了。

该吃饭的时候,五哥才回来。一家人聚在一张桌子周围。父亲看着母亲和我们弟兄几人坐在他周围,皱巴巴的脸上泛起了红光。

人坐齐了,父亲忽然巡视哥儿几个一眼,问五哥:“你六弟呢?他为什么没来?你们给他信儿没有?”

“我让孩子们给……谁知他们……”五哥支吾着,脸上渗出汗来。

父亲的脸色立即白了。他那粗糙、扭曲的手指哆嗦着,把酒杯歪歪斜斜地放倒在桌上。酒流到桌上又滴到地上。他站起身,晃动着身子,一瘸一拐地走进里屋。

我们慌了,一齐跟进里屋。五哥拉着父亲的手不知所措。父亲火了:“什么孩子……孩子的!我看就是你的事!你们不该不通知老六。这里没有他,难道我们坐在这里好受吗?他写信让你们寄钱的事,信是我让他写的,有错我担着!”说着,他右手捂住左胸,我知道他又犯心绞痛了。他习惯地从口袋里摸出一粒硝酸甘油,塞进嘴里。

五哥哭了,大家沉闷着。

隔着门窗,外面几间屋的笑声和逗闹声不断,上酒上菜的吆喝声此伏彼起。不知哪一桌竟猜拳行令起来:

“哥俩好哇……三星照哇……”

“五奎手哇……全来了哇……”

“啊!你输了,喝酒、喝酒……”

外面一片杂乱,我心慌意乱地一把将门关紧。我从来未看到父亲发这么大的火。他向来是软弱的,哪怕是在儿子、儿媳面前。用他的话说,平时遇上什么事,宁愿自己一人扛,不让两人担。

父亲吃了药,症状缓解了许多,在那里住了一夜后,就马上回家了。

P1-5

序言

听长辈说,我们祖上原是山西大槐树庄人,燕王扫北时流落至此。约为元末明初,与新河庄(原名:水草沽)的诞生,几乎同步。我与我的老祖先们在新河庄居住已六百余年。

我生在新河庄,长在新河庄。新河的草、新河的水、新河的小鱼小虾养育了我;新河的庄稼地、新河的土房土屋、新河的街道、新河的人,让我情丝不断。本书中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这个工农相杂的新河庄。

少年期间,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四个孩子都在上学,全靠父亲50多元的工资支撑七口之家(大哥、二哥成家在外,遇到极度拮据时,也挤出一些钱寄给家里)。我五爷经常气哼哼地斥责父亲:“让他们念什么书!拾趟柴禾去,也能省家里几个钱儿!”父亲嗫嚅道:“我是个‘睁眼瞎’,不能让孩子们也当‘睁眼瞎’!”幸得老师疼爱,帮我申请了助学金,靠着12元5角的助学金,读到初中毕业。

初中三年恰逢度荒时期,本来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初中一毕业,尽管班主任多次做动员工作,我还是没有继续升学,决定马上就业,帮助家庭度过经济难关。

20世纪70年代初,区城建局所属单位数干人中,挑选了四名职工,作为工农兵大学生,我也在其中。上大学是令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我还是听从父母的话,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放弃了这次宝贵的上学机会。

学生时代,我就好学。就业后,仍嗜书如命。三哥的文学课本(他读至中专),我都自学过了,并深深着迷于契诃夫、莫泊桑、张天翼的《小公务员的死》《项链》《在其香居茶馆里》等小说。从此,开始大量借阅文学作品。

说来也怪,父母虽目不识丁,在家中基本受不到文化的熏陶,我却狂热地爱好多种艺术:学过横笛、小提琴、声乐、美术(人物素描)、书法、文学创作。年轻的头脑,充满了对艺术的向往,怎奈如狗熊掰棒子似的拣一个扔一个。成家后,繁忙的工作和家务,几乎把我的艺术理想淹没了,却从未忘记偷闲读书。特殊年代,大量文学作品作为“毒草”遭禁遭封,我却有幸结识了一位区级图书馆的友人,从他那里借阅了大量书籍,消解了对文学阅读的饥渴。

20世纪70年代,我开始尝试创作诗歌。1982年,父亲去世了。长期积压的悲痛促使我拿起笔,蘸着泪水写出了《秋凉时节》。那是我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就是这篇稚嫩的小说处女作,有幸被我国著名作家陈建功老师看到,立即报以热情的肯定,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后又向文学杂志推荐发表。此事激励了我的创作热情,从此开始陆续创作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体裁作品。虽然也有几篇小说获过奖,但大部分作品自认质量不高,集中到书里凑凑文数罢了。汪曾祺老师不是说过,揽在篮里都是菜么!  本书基本上按文章发表先后顺序编排;从单篇篇幅看,有百字小说、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从类型上看,有情节小说、性格小说;写作手法上,个别作品尝试了书信体、散文体、笔记体,请诸君指正。

小说乃虚构之物,不过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内心的宣泄。希望诸君切莫将作品中的人物“对号入座”,如获共鸣,深感荣幸。

闰俊峰

二〇一六年七月于津沽

后记

如今,出书热。作为一个已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的我,心里不免发痒。

可我知道,对业余作者来说,出不出书,并不标榜作者文学成就的高低。我的这部小说作品集,只不过是将过去零散已发表的部分作品汇集成册,如果能起到唤起读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我也觉欣慰了;再有一点奢望,就是给自己的儿孙留一点纪念吧!我的爱憎、思想、情感,亦都在我的作品里了。从这里,他们可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

多年来,另一至大收获是结识了许多可亲可敬的老师和文友。他们的人品、学识、教养,都使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永远忘不了扶我走上文学路的著名作家陈建功老师,以及倾尽心血编辑发表我作品(已知)的王巨台、艾晓波、宋曙光、魏琪、王立忱、马丁、史孝勇、邓琼、张克辉、张铭涛、石临皋、赵树忠等诸位老师,还有那些不骄不躁、乐于助我,从不鄙视我这“丑小鸭”的文坛好友们。

在此,对曾帮助过我的东北诗人石成仁、河北诗人浩歌、天津诗人陈阿乐、“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的许沙,以及张同义、于辉、张俊华、范戍、张志礼、董志勇、张树华等诸文友表示感谢!

该书,在北京中尚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得以出版,特此,向该公司总经理张家启先生、编辑秋千老师表示感谢!

出书在即之刻,我想起了父母,想起自己年轻家贫时,一时兴起的多种爱好、东投西撞的乱花销,父母从未拒绝过。想到他们的晚年均未幸福地度过,愧疚之心,久久不能平静。任何忏悔和自责,都已成为枉然!

闰俊峰

二〇一六年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合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闫俊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22808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2016266152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