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路,字如适,别署虔庐、三晋轩。一九六三年出生于浙江定海。幼喜艺事,七十年代末师从王道兴、周静波二位先生学习诗文书画印;一九八二年受业于张耕源先生;一九八五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得刘江、章祖安、金鉴才、陈振濂、王冬龄、祝遂之诸师亲炙。书法于吉金、魏碑、晋人法帖体会尤深;篆刻吸取战国文字中大戟之意味,形成简约、方劲、大红大白之印风。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宁波华侨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
图书 | 钱路书法篆刻集(珍藏版共2册) |
内容 | 作者简介 钱路,字如适,别署虔庐、三晋轩。一九六三年出生于浙江定海。幼喜艺事,七十年代末师从王道兴、周静波二位先生学习诗文书画印;一九八二年受业于张耕源先生;一九八五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得刘江、章祖安、金鉴才、陈振濂、王冬龄、祝遂之诸师亲炙。书法于吉金、魏碑、晋人法帖体会尤深;篆刻吸取战国文字中大戟之意味,形成简约、方劲、大红大白之印风。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主任,宁波华侨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钱路书法篆刻集的珍藏版,包括书法集和篆刻集,共两册。钱路书法五体皆擅,于吉金、魏碑、晋帖体会尤深。行草初王字帖学兼及宋元明,而后长期用力碑学基础,尤得力于张猛龙。而后反本开新,顺帖学正脉而上溯魏晋高古风范,尤得力于王献之,行云流水,无挂无碍,深悟魏晋笔法,而不落唐宋习气;其篆刻则吸取战国文字中简约、方折、劲健、高古、大戟之意味,形成曲直交错、正欹聚散、大疏大密之印风,因之篆刻能庖丁解牛,技近乎道,擎篆刻艺术之传统正脉,隐显开立气象,可以说是打开流派印以来写意篆刻的正脉大道的宽广天地。该珍藏版由有名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蒋华老师操刀设计,书中附有钱路先生亲笔书法、篆刻作品,富有艺术收藏价值。 编辑推荐 本套珍藏版共一函两册,书印互参,内含先生亲自原石钤印篆刻及手书题铭作品一件,用纸采用滇滕古纸,精美绝伦,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如是我闻、钱路之玺、如适斋、定海钱路、如适、钱路之玺、如适斋、钱、钱路之玺、钱、钱记、钱路之印、钱路白笺、虔庐、如适斋、三晋一轩、破竹、西泠印社中人国家宝藏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钱路书法篆刻集(珍藏版共2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55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84 |
CIP核字 | 2016220902 |
中图分类号 | J292.47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355 |
宽 | 231 |
高 | 4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