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方朝义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分为寒温统一辨证缘起、辛温解表难用温病学派崛起、热病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就、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寒温统一的现代研究、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等六章。论述了历代医家对伤寒与温病的认识、中医在免疫技术形成及SARS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与研究,最后提出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囊括了外感热病的古今认识,并为未来预留空间,使其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级别上发挥、创新。
图书 | 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 |
内容 | 内容推荐 曹东义、方朝义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分为寒温统一辨证缘起、辛温解表难用温病学派崛起、热病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就、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寒温统一的现代研究、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等六章。论述了历代医家对伤寒与温病的认识、中医在免疫技术形成及SARS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与研究,最后提出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囊括了外感热病的古今认识,并为未来预留空间,使其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级别上发挥、创新。 目录 第一章 寒温统一辨证缘起 ·《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难经》广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阴阳大论》论述伤寒与温病 ·《伤寒例》论伤寒与温病 ·张仲景论温病影响深远 第二章 辛温解表难用温病学派崛起 ·张仲景的时代困惑与对策 ·孙思邈反对以诸冷物治伤寒 ·韩祗和抵制辛温解表 ·庞安常、朱肱变辛温为辛凉 ·刘完素、张子和开创辛凉解表法 ·王安道挤压张仲景伤寒空间 ·陶华倡导辛凉解表治法 ·张凤逵《伤暑全书》关注温热病 ·吴又可架空伤寒另立新说 ·喻嘉言系统阐述治温方药 ·周扬俊作《温热暑疫全书》 ·郭志邃、戴天章阐述温病 ·四大家崛起温病学成熟 ·取辛凉弃温里得失难评 第三章 热病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人痘”的探索 ·改进的牛痘推广有曲折 ·中医“免疫思想”历史悠久 ·中医原创“免疫技术”很艰辛 ·免疫技术造福于整个世界 ·郭可明治乙脑震惊世界 ·蒲辅周再次创新依靠辨证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显神威 ·中医治疗非典再现辉煌 ·燎原北上邓铁涛上书中央 ·中医防治sARs经验总结 第四章 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 ·时代呼唤寒温统一 ·寒温统一具有临床优势 ·热病与伤寒温病的关系 ·万友生主张八纲统寒温 ·杨麦青希望伤寒统温病 ·邓铁涛倡寒温统一辨证 第五章 寒温统一的现代研究 ·热病病因探求 ·热病传变规律 ·热病的共同病机 ·不断丰富的热病治法 第六章 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 ·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描述 ·外感热病分级诊疗体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东义,方朝义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曹东义//方朝义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4079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8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17055693 |
中图分类号 | R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