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儒林外史新说
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嵌崎磊落的王冕 

 一 王冕的“不俗”源于他超常的发现与转化能力 

 二 王冕“辞却功名富贵”源于他非凡的洞察力 

 三 天才预言家王冕高瞻远瞩的百年预见 

第二章 周进悲喜剧的真谛 

 一 发生歧视悲剧,缘于身陷科举最底层——童生 

 二 上演辉煌喜剧,因为中了科举最高级——进士 

 三 选“真才”,揭出酿成悲喜剧的真谛——科举“游戏”

第三章 范进“变化”的合理性 

 一 科举制度下范进中举“发疯”的正常性 

 二 科举制度下范进中举“变化”的规律性 

 三 科举制度下“范进现象”出现的适宜性 

第四章 劣绅张静斋 

 一 两面性:竭力巴结范进,霸占僧官田地 

 二 两得利:撺掇范进打秋风,为知县设计“新政途” 

第五章 最令人厌恶的严贡生 

 一 吹、骗成性的丑行 

 二 耍赖成瘾的惯行 

 三 贪、霸成癖的恶行 

 四 罪源在社会制度 

第六章 “权变”知府王惠 

 一 由“高傲”向“低下”的权变 

 二 由“能员”向投降的权变 

 三 由出逃向“隐匿”的权变 

第七章 成色各异的名士群 

 一 名士群是“名士”曲线求名的组合群体 

 二 成色各异在名士群体典型活动中呈现 

 三 成色各异在名士群体惯常行事中呈现 

 四 成色各异背后的共同性 

第八章 醉心于幻想的娄府公子 

 一 幻想的萌发和目标 

 二 幻想的深陷和结局 

 三 幻想破灭的必然 

第九章 八股宠儿鲁编修 

 一 解决不了“中了去”的标准与实际能力的矛盾 

 二 解决不了“中了去”的理想与家庭承继的矛盾 

 三 解决不了“中了去’’的固守与自己心胸的矛盾

第十章 精神瘘空的马二 

 一 醉痴“八股举业”是马二精神瘘空的根本缘由

 二 游西湖彻底验证了马二精神瘘空的麻木迂腐 

 三 正派善良、仗义疏财原本是马二的本性 

第十一章 斗方诗人艳羡的赵雪斋 

 一 斗方诗人艳羡赵雪斋的仍旧是功名势利 

 二 被艳羡的赵雪斋实际上活在自我虚妄里 

 三 赵雪斋带出的斗方名士“队伍”令世人鄙视 

第十二章 蜕为衣冠禽兽的匡超人 

 一 初变的思想根源:马二举业的教诲 

 二 骤变的社会根源:名士的影响和潘三的黑道 

 三 全变的官场根源:李给谏提携进京“得意忘形” 

第十三章 风流“震江南”的名士杜慎卿 

 一 子建才潘安貌高出假名士的亮相:傲慢与自赏 

 二 精神空虚与虚伪做作的交织:纳妾与“男美” 

 三 慷慨“赏美”与分文不出的滑稽:“借人得恩” 

第十四章 揩油玩主季苇萧 

 一 揩油是“无业游民”的生存需要 

 二 玩花样揩油表明精神空虚与“不担当” 

第十五章 “第一等卑鄙人物”牛浦郎 

 一 搭起从“社会底层”到“上流社会”桥梁的手段:“偷”

 二 从“一无所有”到“相与老爷”的条件:“胆” 

 二 “小牛”敢耍“老牛”的本事:“智” 

 四 冒充“秀才”、更肆无忌惮的行径:卑鄙 

第十六章 真切动人的向鼎 

 一 向鼎工作能力强并才华横溢 

 二 向鼎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交人标准 

 二 向鼎最真切动人的真情表露 

第十七章 谦卑不贪的鲍文卿 

 一 老秀才把儿子过继给鲍文卿是因被真诚所打动 

 二 按察司赦免向知县因被鲍文卿惜才真情所感动

 三 向知府十年后相与鲍文卿因仰慕“君子之行” 

第十八章 祭奠泰伯祠的深意 

 一 泰伯、泰伯祠及其建造 

 二 祭祀泰伯祠的准备和盛大祭奠活动 

 三 祭泰伯祠的深意 

第十九章 “古今难得奇人”杜少卿 

 一 杜少卿的奇异思想和行为是多重的 

 二 杜少卿的“奇”缘于对社会时代的全面反逆 

 三 杜少卿的学说研究更显思想前行 

第二十章 纯正儒生迟衡山 

 一 发起建、祭泰伯祠是一心想为朝廷做正经事的突出表现

 二 结交真儒朋友为建泰伯祠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 提出独特见解是为朝廷设想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 

第二十一章 不受高官的庄绍光 

 一 解决好“处”与“出”的处世矛盾 

 二 解决好“动”与“静”的心性矛盾 

 三 处理好“俗”与“儒”的交友关系 

第二十二章 “中庸之道”楷模虞育德 

 一 处世的中庸之道 

 二 处事的中庸之道 

 三 做人的中庸之道 

 四 非不偏不倚之调和 

 五 虞育德的现代启示 

第二十三章 追求人格独立的沈琼枝 

 一 正面挑战“纳妾”盐商,显示大胆不怕的独立人格 

 二 反击恶少并结识真儒,显示非凡气魄和独立人格 

 三 用才能冲破不公,显示女性精神和人格独立的意义 

第二十四章 因公获罪的萧云仙 

 一 践行“礼乐兵农”是精忠报国的忠实体现 

 二 忠臣良将获罪是腐朽的封建体制所致 

第二十五章 有功无赏的汤奏 

 一 有“功”在于打胜仗捍卫了“朝廷体统” 

 二 无“赏”责在朝廷否认打胜仗的“功” 

 三 有功无赏后的反省 

第二十六章 以儒为业的余氏兄弟 

 一 兄半生做馆教儒学,讲求名正言顺 

 二 兄弟真诚哥良弟悌,不受恶风干扰 

 三 兄弟葬父母祭祖亲,固守传统美德 

 四 兄转运携弟紧相守,仍然以儒为业 

第二十七章 反抗恶俗的虞华轩 

 一 坚持做人的道德品质,不随波逐流 

 二 坚守中华民族的千年规矩,不忘记祖宗 

 三 设计整治五河势利掮客,出一口恶气 

 四 重修五河县玄武阁,再振兴文教 

第二十八章 “古君子”王玉辉 

 一 王玉辉是“古君子”的典范 

 二 王玉辉是良心与理教冲突的典型 

第二十九章 庸俗不堪的高翰林 

 一 谩骂语言凸显狠毒与庸俗 

 二 骂人的衡量标准与动机

 三 卑劣庸俗的彻骨表演 

第三十章 愿景式人物市井四奇人 

 一 作者对百年儒林探究的归结 

 二 作者对愿景式人物特点的表达 

 三 作者选“四大奇人”并非理想意愿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儒林外史新说》编著者薛莲。

《儒林外史》涉及的社会生活层面虽然很广,但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儒林文士。吴敬梓根据自己长期的体察和分析,描绘了一轴色彩斑斓的士林人物长卷,居于画卷中心位置的是形形色色的儒士和名士,可以称为中国传统社会士林百态的浮世绘。

功名富贵是文士围绕着旋转的轴心。“功名”的概念在科举时代常用以指称科第及由科第取得官职。“功名富贵”作为集合概念,它的核心是做官,有官就有权势和钱财,就又贵又富。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对明清文士的试金石,也是烛照他们灵魂的最佳部位,由此烛幽索隐,足以使其灵魂最深处的纹理都纤毫毕露,无所遁形。

应当怎样对待功名富贵呢?作者正面提出的是“文行出处”。《儒林外史》就是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在深层建构起一个褒贬对比的结构框架,否定性人物陋儒、假儒、迂儒与肯定性人物真儒,假名士与真名士,分别分居对比结构的两侧,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把主题思想凸显出来。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嵚崎磊落的王冕、周进悲喜剧的真谛、范进“变化”的合理性、劣绅张静斋、最令人厌恶的严贡生、“权变”知府王惠、成色各异的名士群、醉心于幻想的娄府公子、八股宠儿鲁编修、精神瘘空的马二、斗方诗人艳羡的赵雪斋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儒林外史新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6639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3104239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