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字经里的家教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培养孩子的好心态、好性格、号习惯,让孩子在起点上就比别人占据优势!

读《三字经》,学习最古老的教子智慧!

本书着重从家教智慧的角度切入,循着《三字经》的行文脉络,探访了古圣贤孔子、孟子、老子、尧、舜等人的成才历程和成长智慧,加以解析、延展,重新探寻古人教子的智慧和经验,通过现实的案例进行重新解读,还原中国式教育的经典理论和实际经验,紧扣当今时代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难题,从德育、科育、美育等诸多方面归纳出成功教育的精髓所在,是一本向天下父母传授最古老教子之道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在传统教育中,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本书着重从家教智慧的角度切入,循着《三字经》的行文脉络,探访了古圣贤孔子、孟子、老子、尧、舜等人的成才历程和成长智慧,加以解析、延展,重新探寻古人教子的智慧和经验,通过现实的案例进行重新解读,还原中国式教育的经典理论和实际经验,紧扣当今时代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难题,从德育、科育、美育等诸多方面归纳出成功教育的精髓所在,是一本向天下父母传授最古老教子之道的教科书。

读《三字经》,学习最古老的教子智慧,培养孩子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让孩子在起点上就比别人占据优势。

—但掌握其中的奥秘,必将教出成功的孩子!

目录

前言

智慧1

 教育有差别,孩子的心性大不一样

 ——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智慧2

 不做随风“苟”,教育孩子要趁早

 ——经曰:苟不教,性乃迁。

智慧3

 教育的基本原则:专一

 ——经曰:教之道,贵以专。

智慧4

 母亲要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力

 ——经曰:昔孟母,择邻处。

智慧5

 逃学、厌学,谁的错?

 ——经曰:子不学,断机杼。

智慧6

 父亲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智慧7

 谨防孩子患上“缺少父亲综合征”

 ——经曰:养不教,父之过。

智慧8

 抓住13岁以前,这是读书的黄金阶段

 ——经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智慧9

 狠下心来让孩子经历磨难

 ——经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智慧10

 父母怎么做,才能推动、载着孩子前行

 ——经曰:为人子,方少时。

智慧11

 心怀敬意地与师友相处

 ——经曰:亲师友

智慧12

 讲究礼仪,事关成败

 ——经曰:习礼仪。

智慧13

 百行孝当先,从小培养孩子孝顺的美德

 ——经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智慧14

 培养孩子好人格不可缺礼让之德

 ——经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智慧15

 学习遵从一定的先后顺序更能成才

 ——经曰: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智慧16

 家庭成员的关系决定孩子未来的幸福

 ——经曰: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智慧17

 认识自然的伟大,以强大观察力探索自然

 ——经曰: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智慧18

 优秀品质是成功的基础

 ——经曰: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智慧19

 不要让孩子与劳动绝缘

 ——经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智慧20

 培养情感自控力,情绪发泄要合乎礼

 ——经曰:日喜怒,日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智慧21

 音乐可以愉悦孩子的性情

 ——经曰: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智慧22

 养好孩子要有个好家

 ——经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智慧23

 善于交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曰: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智慧24

 做好儿童的启蒙教育的必要性

 ——经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智慧25

 好人格是好孩子的基础

 ——经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智慧26

 像孔子那样听取孩子的声音、因材施教

 ——经曰:《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智慧27

 不断自我激励,追求更好

 ——经曰:《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智慧28

 让孩子懂些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

 ——经曰: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智慧29

 让孩子懂点社会学,通明世事更有好发展

 ——经曰:《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智慧30

 勇于挑战,勇于超越

 ——经曰: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

 《谷梁》。

 

智慧31

 读书要有选择,善于概括、归纳

 ——经曰: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智慧32

 发挥蚯蚓精神,做学问要学而不厌

 ——经曰: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智慧33

 探访历史是通向未来的捷径

 ——经曰: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智慧34

 孩子从小不自私,长大堪比尧舜

 ——经曰: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智慧35

 让孩子的脑筋开动起来

 ——经曰:口而诵,心而惟。

智慧36

 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经曰:朝于斯,夕于斯。

智慧37

 不要忽视谦虚的伟大力量

 ——经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智慧38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启示

 ——经曰: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智慧39

 苦难是所好大学,穷孩子也能有大出息

 ——经曰: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智慧40

 做时间管理大师,永远不会“没时间”

 ——经曰: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智慧41

 下得真工夫,人生才不会得过且过

 ——经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智慧42

 成功的秘诀:不休止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经曰: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智慧43

 教孩子立大志,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经曰: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智慧44

 聪慧女孩都有一颗勇敢的心

 ——经曰: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智慧40

 成大事,不嫌早

 ——经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智慧46

 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经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智慧47

 像春蚕、蜜蜂一样忘我

 ——经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智慧4拶

 创造性越强,长大后越有创新精神

 ——经曰: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智慧49

 正反两面刺激孩子成才

 ——经曰: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智慧50

 留给孩子一座金山,不如指导孩子成才

 ——经曰:人遗子,金满■。我教子,惟一经。

智慧51

 一生做个勤奋人

 ——经曰: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试读章节

经是我国传统启蒙学第一书,全书1140个字。“人之初,性本善。”开篇就把人们引入到人性的探索与研究中,也把教育与道德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关于人性,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告子上》一文中就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句子。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除此以外,中国文化里还存在着“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苟子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性不善不恶论”是告子提出来的。告子与孟子是半师生、半朋友关系。告子认为,人之本性像一张白纸,无所谓善和恶,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管孩子生来的人性是什么样,都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法国作家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善良的人能以自己满腹的热情驱赶掉人世间冻骨的寒冷和阴霾。善良的行为仿佛指路明灯,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照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变得宽阔。

每个人都愿意与善良之人相处,因为善良的人没有害人之举,没有骗人之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弱者的帮扶,对贫穷的援助,对逆境的忍耐,对错误的宽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为什么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的孩子,长大之后的性情、行为、品德、成就却大相径庭呢?这就是不同教育的结果。每个人的学习环境和所学内容不同,一天天长大之后,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都希望用教育的方式教育世人,修养完善人性。所以,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分清是非善恶。

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纠正孩子不善良的表现

善良是爱心的表现,而这份爱心怎么表达出来,孩子并不是生来就知道的,需要父母恰当适时的引导。

快乐女神阿娇出门的时候满脸都是幸福和快乐,可不到两个小时,像魔术一般,阿娇的脸上就泪流满面了。浑身长满了刺,走路重重的,最要命的是嘴上一直在蹦不友好的字眼!

“粗野的女孩,以后再也不和她一起玩耍了!”

“没有教养,一点儿都不知道尊重别人,竟敢在别人最快乐的时候泼冷水。真想揍她一顿!”

“说话那么口吃,穿衣服那么难看,这都是上帝对她这个不友好的人的惩罚!但愿她的减肥永远不成功!永远扭着那个水桶腰走来走去!”

这回,妈妈明白了,阿娇的一个好朋友做了让女儿不快乐的事。“谁惹恼了我家的快乐女神呀?告诉妈妈好吗?”当妈妈觉得女儿情绪稍稍平复的时候,吻了一下女儿,顺便问。

于是,阿娇把集体生日会上好朋友迪迪称自己为“小兽儿星”的事说了一遍。

“哦,宝贝,我觉得这件事情不足以让你这么发怒!迪迪并没有故意伤害你的意思,只是不小心把‘寿星’说成了‘兽儿星’,你也知道,迪迪舌头并不是很利索!”

“可是,我当时真的很伤心,这是我过的第一个集体生日呀!”阿娇撅着小嘴说。

“但是,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更何况那是无意的!做个善良的人,原谅对方,才是正确的做法呀!”妈妈说,“这样才不会影响你和迪迪的友谊!你不是说过要和迪迪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吗?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很不值呀!同时,也表明你不够善良呀!”

“嗯!”阿娇点点头,赞同了妈妈的说法。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当孩子的行为不够友善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点拨,向孩子灌输善良的思想。告诉孩子生活中有时不免受到他人的误解、遭受事业的挫折。这个时候,看看身边人的快乐生活,把自己当成别人,不让自己的不幸影响身边人,这就是善良。P1-3

序言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训蒙奇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内容既有中国主要典籍和整个古代史,更有许多名人传说、励志故事,涵盖了令人称叹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哲理、教育意义、教育目标。就是这样一本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读本,带领古人攀上了智慧的巅峰。

随便撷取几句,先人的智慧就足以令今人叹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幼而学,壮而行。”……

在古代,《三字经》是学习的教材,今天看来,它更是一本家庭教育的范本。家庭教育通常指的是父母或家中的长辈对子女的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被称做扎根教育。一个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都很难有大成就,因为这个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无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参天大树。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环境的限制,中国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像众多父母期待的那样顺利地开花结果。本是幸福的养育过程,变成了家长的苦差事,很多家长和孩子甚至发展成了“仇人”关系。面对如此不如意的教育生活,中国家长应该何去何从呢?教育专家说,中国家长除了要反思自己现行的教育思维,还要向一切好的教育学习。

要养育一个好孩子,使其将来能够顺利步人现代社会,就要不断学习家教知识,把做父母这件很专业化的事情做好。综观身边那些目光呆滞、性格暴躁、逃学厌学、不懂礼貌、行为出格的孩子,无一不昭示着教育的失败。为了不让自己的宝贝将来被性格偏激、沉迷网络、厌学逃学、自私懦弱、怯于交际等性格缺陷困扰,家长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字经)里的家教智慧》汲取《三字经》中的教育精华,结合孩子现实成长中的个性特点总结出孩子成长的共性规律,进行科学化的解析、归纳,提炼成书,把最能培养出优秀孩子的教育方式展现在众多家长、家庭教育者面前。让众多家长真正了解好孩子的成长规律,获得培养优秀孩子最完美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

本书带着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愿,把沉淀几千年的教育智慧再现于今人面前,如涓涓细流润人各位家长的心田,解除他们长久以来无法释怀的教育疑惑,让自己的孩子从各位先哲圣贤身上汲取人性与智慧的光芒,成长为时代的最强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字经里的家教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晴//李松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44820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2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