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疾风知劲草(毛泽东与王稼祥)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上,涌现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人。他们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和王稼祥从1931年4月相识在江西宁都县的青塘起,共同的志向就把他们凝结在一起。本书是王稼祥同志的夫人朱仲丽的又一力作,从两人的相识、相知写到两人因为共同的志向的凝结,并对两人关系及生平事迹的简要介绍。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毛泽东、王稼祥,他们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特别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更是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本书是王稼祥同志的夫人朱仲丽对两人关系及生平事迹的简要介绍。

目录

前 言

1.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青年毛泽东与王稼

  祥以不同的途径实践着救国救民的抱负。 

2.在江西青塘,毛泽东和王稼祥首次晤面,彻夜

  长谈。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3.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受王明“左”倾路线排挤

  和错误处理。王稼祥迫于压力,照抄临时中央

  政治局的意见。 

4.王明“左”倾路线推行者在苏区中央局会议上

  要剥夺毛泽东在前线指挥红军作战的权利,王

  稼祥挺身而出。王稼祥负伤,昏迷不醒,生命

  垂危,毛泽东站在病床边,眼眶中含着泪水。 

5.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组成

  “中央队三人团”。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

  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王稼祥在这次会议上

  投了关键一票。 

6.毛儿盖之夜,毛泽东、王稼祥彻夜规劝张国焘。

  张国焘顽固地执己见,图谋分裂红军。王稼祥

  随毛泽东等被人们拥进吴起镇街里,毛泽东兴

  奋地对王稼祥说:到家了!这一回真的到家了!

  长征,神秘的一段中国历史。 

7.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王稼祥却病倒了,中央决

  定送王稼祥去苏联治病。在克里姆林宫,斯大

  林会见王稼祥,王明居心叵测地节外生枝。 

8.王稼祥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8年8

  月,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一到延安,毛

  泽东就找他做了长谈。 

9.毛泽东牵线使我认识了王稼祥。党的扩大的六

  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王明提出无理要求,康

  生则见风使舵。

10.我与王稼祥相恋。元宵佳节,我们结为百年

之好,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我们的婚礼。

11.毛泽东和王稼祥共同致力于军队指战员政治、

军事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12.毛泽东亲自为聂荣臻所写的开创晋察冀抗日

根据地的情况报告题写书名并作序,称它是

“十分宝贵的”。王稼祥也为该书作序,希望它

能成为医治“磨擦嗜好病”的有效消毒剂。

13.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

决定,明确提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

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王稼祥把做好知识分

子工作的经验概括为“容”、“化”、“用”。 

14.毛泽东评价“百团大战”是“敌我相持阶段

中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反攻”。王稼

祥说,“百团大战”把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

的无耻谰言打得粉碎。

15.毛泽东说:“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

呢”?党中央发动了大生产运动。王稼祥说:

生产自给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搞钱。而钱这

个东西,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

16.在1942年的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任中央高级

学习组组长,王稼祥任副组长。在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做了重要报告,张闻天、

博古、王稼祥等分别作了检讨。

17.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军委副主席和总政治部

主任,王稼祥为军委和总政起草、审定和签署

了一系列文件,其中许多是和毛泽东等联合署

名的。

18.毛泽东建议王稼祥为党成立二十二周年纪念

日写一篇纪念性文章。1943年7月,一篇题

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的文

章在《解放日报》第一版发表,王稼祥也由此

成为我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第一

人。

19.康生别有用心地挑起“思想”和“主义”之

争,毛泽东表态:我是马克思列宁的学生,

我不能也成为一个主义。王稼祥七大意外落

选,毛泽东大为吃惊,亲自在会上宣讲王稼

祥的三大功劳。

20.毛泽东决定赴重庆和平谈判,他说现在是独

裁加若干民主,我们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

脸”,而不是“砍头”。王稼祥赞同毛泽东亲自

前往重庆谈判。

21.毛泽东提议任命王稼祥为“三人小组”的我

方顾问。由于医疗事故王稼祥再次住进医院,

毛泽东甚为系念,几次发电报关怀,并派专机

送王稼祥去莫斯科治疗。

22.在莫斯科,王稼祥尽力援救贺子珍母女,在

请示毛泽东后,陪贺子珍母女平安回到祖国。

王稼祥回国后担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等

职,他关于城市工作的主张和看法得到毛泽东

的肯定。

23.一个是中央宣传部长,一个是出任驻苏联大

使兼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毛泽东问王稼祥,你

愿意做哪一个?

24.王稼祥出任新中国第一位驻苏大使。1949年

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王稼祥顺理成

章地成了“智囊”。 

25.1951年王稼祥从苏联离任回国首任中共中央

对外联络部部长,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王稼祥

的工作表示完全信任和支持。1954年王稼祥

随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26.毛泽东开玩笑地对王稼祥说:我们八大是为

兄弟党开的。王稼祥关于处理党际关系的原

则,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27.王稼祥用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向党提出自己

对“大跃进”中一些问题的不同意见。毛泽东

说:两百多名中央委员,就是王稼祥一个人反

对呀?

28.经过反复研究思考,王稼祥就我国对外政策

问题向党提出一些建议。康生拨弄是非,策动

对王稼祥的批判。中共政治舞台上出现微妙的

变化,王稼祥被迫搬出中南海。

29.“文化大革命”中,王稼祥被软禁并遭批斗。

毛泽东知道后说:王稼祥是有过功劳的人,现

在身体不好,不要揪斗。王稼祥为自己不能为

党尽力而痛苦。

30.林彪背着毛泽东下第一号命令,把王稼祥等

一批革命功臣统统赶出北京,美其名曰战备疏

散。林彪自取灭亡,王稼祥向中央写表态信,

毛泽东看后,对王稼祥一生做了高度评价,

 ‘说:他是教条主义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

31.江青集团兴风作浪,王稼祥忧愤交加突然告

别人世。周恩来抱病参加追悼会,邓小平致悼

词。1976年1月,毛泽东在重病中仍念叨王

稼祥,叹息他身边的老战友老同志相继故去。

后记

试读章节

毛泽东笑道:“平均而不绝对,偶一为之也不能算为主义。哈哈!”

两人正在说笑间,忽从外头传来了嘹亮的号音,毛泽东一听道:“哦,起床号,天亮了!我们畅谈一夜,误了你的好觉,抱歉,抱歉!”

王稼祥也深感歉意地说:“不,该道歉的是我,我影响了你的休息,实在惭愧!”

毛泽东道:“深夜长谈,我是常事,只要你有兴趣,本人乐意奉陪!”

“不,不!我告辞了,你快休息一下吧!”王稼祥抱起文件材料,匆匆告别出来。

他走到河边小桥头,只见晨雾弥漫,队队红军正破雾列队出操,户户乡亲已开门下地耕作,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回想着与毛泽东的彻夜长谈,联想到苏区军民在毛泽东等同志领导下,就在这里粉碎过敌人的凶恶“围剿”,又想起自己进入苏区的第一个地点叫虎岗,此地又叫龙冈,确实不虚此名。虽然此处山高林密,人烟不稠,地图上都找不到,但是这里却有着生龙活虎般的工农武装和人民群众,更有着毛泽东这样的群“龙”之首。从虎岗到龙冈,真不愧是藏龙卧虎之地。

王稼祥同毛泽东的这次交谈,不仅使他们这对革命家结下了难忘的友谊,在王稼祥的记忆里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几十年后的1968年,我看见了他的亲笔回忆,曾这样记述这次难忘的会见:

在龙冈地区,我第一次见到领袖毛主席,……相见了几次面,他就给我留下一个这样的印象:

他同我在中国和俄国所遇见的领导人是不相同的,有其独特的地方,虽然我当时还掌握不住这些独特的地方。只觉得他所说的道理,既是那样简单明了,又是那样的有力并具有说服力。

4月30日,苏区中央局在东固山区召开军事会议,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等均出席了会议。会上提出讨论作战方针的问题,起因是当时红军主力在东固南龙一带集中后,等待敌人进入苏区腹地后再予出击,可是敌人由于行动缓慢,迟迟不能到达苏区腹地,有人把诱敌深入说成是“守株待兔”。

毛泽东在会上就敌我形势、作战策略等问题作了报告。他认为,敌人包围我们的军事力量虽多,但有许多弱点,如包围的军阀与军阀不一致,兵士不愿打红军,他们没有群众条件,地势不熟,给养运输非常困难。而我们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虽然很小,但我们有几个优点:第一,红军干部战士斗争情绪非常之高,上下一致的团结力非常坚强,大家都摩拳擦掌地要打仗;第二,群众得到了土地革命的利益,又被敌人摧残,斗争情绪好,对红军极端拥护;第三,我们对于这一带地势非常熟悉,可以占领优越的地势,以战胜敌人。现在敌人有许多弱点,我们有这么多优点,我们是可以以少胜多的。毛泽东还列举了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强调说明革命的军队完全能够以少胜多。

任弼时、王稼祥等在会上明确表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这次会议最后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整个战役各个歼灭敌人的计划,并决定了作战策略:“坚决的进攻,艰苦的奋斗,长期的作战,以消灭敌人。”P18-19

序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上,涌现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人。他们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和王稼祥从1931年4月相识在江西宁都县的青塘起,共同的志向就把他们凝结在一起。

在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对工农红军的“围剿”战争中,王明“左”倾路线推行者要剥夺毛泽东在前线指挥红军作战的权利,王稼祥挺身而出,肯定毛泽东的功绩,继续支持毛泽东对军队的指挥和正确领导。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王稼祥在会上为毛泽东投了关键一票,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长征中,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负责军事指挥工作,指导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当时王明等人宣称国内搞得不好,需要有一个新的方针。他们坚持运动战,否定独立自主的抗日统一战线。王稼祥及时从苏联带回共产国际指示,肯定和支持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

1943年7月,王稼祥撰文首次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作了舆论准备。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王稼祥落选中央委员,毛泽东知道后大为吃惊。他亲自到会宣讲王稼祥的三大功劳,使代表们对王稼祥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后来的选举中,王稼祥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任命王稼祥为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中国驻苏联第一任大使。毛泽东等访问苏联,王稼祥卓越地工作,中苏双方会谈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1951年起,王稼祥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毛泽东提出发展对外关系的原则和意见,王稼祥在工作中认真贯彻。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王稼祥主持接待到会的50多个国家的兄弟党代表团。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王稼祥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60年代,康生插手中联部工作,并借机批判王稼祥向党提出的我国对外政策的几点意见。毛泽东知道后说,这些意见“不是什么错误”。

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王稼祥被迫搬出中南海。康生等操纵中联部的运动,王稼祥遭到批斗。毛泽东站出来说话:王稼祥“是有过功劳的人……不要揪斗”。

1971年,王稼祥从河南信阳回到北京。对林彪自取灭亡,王稼祥写了表态信,并严格解剖自己。毛泽东阅后,对王稼祥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

1974年和1976年,王稼祥和毛泽东相继逝世。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毛泽东、王稼祥,他们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特别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更是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毛泽东和王稼祥都犯过错误。但是,就像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们的过失。他们的成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包括王稼祥在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记

《毛泽东王稼祥在我的生活中》一书出版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欢迎,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心中感到十分宽慰。它说明,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怀着深厚感情的,十分关注他们的奋斗历程、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范,阅读后从中汲取教益,增添进一步献身祖国美好未来的力量。

这次应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建议,我在深入回忆的基础上,撰写了这本记载毛泽东与王稼祥共事交往四十年历史的书籍。在写作过程中,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乔东光同志帮助搜集资料,确定各个篇章,进行文字修订补充以及参与编务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史料掌握不够全面,本人认识有所局限,书中记实叙述可能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们阅后提出指正意见。

朱仲丽

1998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疾风知劲草(毛泽东与王稼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仲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18836
开本 32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1999-01-01
首版时间 1999-01-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