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详细讲述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图书 | 成长摇篮(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详细讲述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共和国故事》。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阐述了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有关故事,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团中央宣布成立少年儿童队 团中央召开少年儿童大会 少年儿童队支援抗美援朝 少年儿童队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 开展“三要三不要”活动 少年儿童队给毛主席献花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团中央召开全NJL童会议 中国少先队开展文体活动 少先队制订“小五年计划” 少先队员走进怀仁堂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少先队庆祝建队10周年 毛泽东戴上了红领巾 少先队参加国际活动 召开少先队工作会议 少先队开展学雷锋活动 毛泽东题词“好好学习” 试读章节 团中央召开少年儿童大会 1950年4月23日至27日,正是阳光明媚的春天,在祖国的首都北京,青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工作干部,还有一些小学校长、教师、辅导员,以及从新疆来的少数民族儿童代表。 在这次大会上,青年团中央少年儿童部部长何礼作了少年儿童队工作报告,青年团中央书记冯文彬作了《培养教育新一代》的报告。 会议期间,党中央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林伯渠、董必武等同志在怀仁堂接见了与会代表,使与会者与全国少年儿童干部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这次会议着重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正确坚持和贯彻建队的方针原则和方法,把少年儿童队建好。 对少年儿童队的活动方针,会议强调在学校中,要配合学校进行工作,因为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少年儿童队的工作要在结合正课与不妨害正课的原则下进行。 在工作方法上,强调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反对成人化的做法,不能要求队员进行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劳动或要求他们完成过重的任务等。 在建队步骤上,提出要采取“重点建队,逐步推广”的方针。 会议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失学儿童比在学校的多,农村少年儿童比城市的多。许多孩子还要参加劳动,城市里有童工,农村儿童要帮助成年人劳动,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学制、师资、教学方法还在改进。 新的解放区建团工作刚刚开始,其他地区也不是所有基层都有团的组织。少年儿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干部都是新手,这些使少年儿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因此,建队要首先从学校着手,在已经具备团的单位,同时少年儿童有入队要求的单位要建立少年儿童队。会议同时提出要重视小学教师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二是如何正确培养少年儿童,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革命气质,具有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即德智体兼备的新社会未来的主人,新中国的优秀儿女。 会议强调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心理、爱好和接受程度,进行具体生动、浅显、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他们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有一致的行动,为集体而努力,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特别要启发他们的自觉、自爱和自尊。 会上还宣布了少年儿童队的标志、队礼和呼号,并解释了意义: 少年儿童队的队旗。红色象征革命胜利,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红领巾是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 少年儿童队队礼,行法是五指并紧高举头上。它的意义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少年儿童队的呼号:“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会议作出这些规定,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对集体的崇高的感情。 在这次大会上,我国文学大师郭沫若向全国的文学艺术界发出呼吁:少年儿童时代是人的春天,我们应在春天抢着来播种,加强少年儿童工作。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大量地创作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郭老自己率先为中国少年儿童创作了中国少年儿童队的队歌。 接着秦牧的《小燕子万里飞行记》、张天翼的《罗文应的故事》,高士其的科普读物、袁鹰的儿童诗、贺宜和金近的童话、刘饶民的儿歌,还有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任溶溶翻译的《一年级小学生》等等,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出现,活跃了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活。 1950年4月27日,会议顺利结束。与会者佩带着红领巾,高唱队歌,举行了授旗仪式。 从此,中国少年儿童队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也有了自己的标志——红领巾。 关于红领巾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1917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人民在沙皇俄国夺得了革命胜利。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候饥饿、困难正威胁着苏联人民,根本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 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了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是建国后第一次少年儿童工作干部的专业会议,它对总结建队初期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建队的方针原则,推动少年儿童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P5-8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成长摇篮(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金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72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10 |
宽 | 143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