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诡奇的历史(中国历史诡奇档案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二十四史》,数千万计的文字之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怪力乱神”。世外老人的《诡奇的历史(中国历史诡奇档案集)》把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诡奇”事例,“收集”起来,“纪实”出来,做成了你手中这部精彩绝伦的诡奇历史档案集。既有《史记》的真实,也有《聊斋》的玄幻,如何品读,就看各位读史的心思了。

内容推荐

世外老人的《诡奇的历史(中国历史诡奇档案集)》把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诡奇”收集起来,做成一部中国历史诡奇档案集。中国历史有三大诡奇:第一奇:一些宏大的历史轨迹、历史事件,往往决定于一些貌似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小细节、小人物,如如大秦帝国的灭亡。第二奇:若干年后才发生的历史事件,N年之前,居然有无厘头一样的“征兆”,如李唐王朝桑德茂的“谶书上书”。第三奇:历史上宗教昌盛之世,往往社会衰败之时,如:当佛教在北魏百花齐放时,北魏国势开始滑坡。世外老人的这部《诡奇录》尊重了历史,活化了历史;超越了历史,总结了历史;提高了历史,普及了历史,是一部好书!讲的不仅是历史,谈的更是人文与文人的品格。

目录

第一章 一只麻雀惹出的弥天大祸

第二章 “宦"毒天下

第三章 血雨之谶(西晋)

第四章 匈奴汉国血雨之谜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窦娥”(淳于伯)之冤

第六章 北魏王朝的“天象学会议”

第七章 巫道乱国

第八章 建康鬼梦

第九章 南北朝所谓的大乘气象

第十章 异象"叠出的玄武门之变

第十一章 李唐王朝贞观年间的“咒术杀人”事件

第十二章 李唐王朝真实版“异度空间"——唐宪宗卢龙节度使出家事件

第十三章 桑道茂的谶学上书与李唐王朝的三藩之乱

第十四章 神创之国:中天八国

试读章节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窦娥"(淳于伯)之冤

1.逆流上行的“冤血”

在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编写的戏曲《窦娥冤》中,受奸人污陷的窦娥,让昏庸的太守判了死刑——斩首。

押上刑场时,有冤无处申的窦娥,向苍天哭诉:“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脏官害得我负屈含冤;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见,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刽子手一刀砍下去,窦氏之血,溅出数丈,染了刽子手一身不说,还把刑场数丈高的仪旗,也给染红了。随即,天色大变,飞沙走石,六月飞雪。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窦娥之冤,哪朝哪代哪地方都有,老天爷为什么只是有选择性地为某些受冤者洗脱?

可能一:某位受冤者冤得太深,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用异常天象示警,或“六月飞雪”,或“三年大旱”等。

可能二:造业者造得太多,累积到一定数量值后,超出了老天的底线,纳帕是一根稻草,也能压弯骆驼的背,于是乎,人怨天怒,六月飞雪。

古代人把“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等异常天象,与“冤假错案”连接起来的理念,现代人怎么看都是迷信,严重不符合唯物主义信念。至于窦娥行刑后,脖子里喷出的血,“血溅数丈”,而且都是向上飞溅,更有违牛顿万有引力。现代读者读到此处,都以为是戏曲作者关汉卿的夸张之笔,谁如果把这事当了真,谁就是傻帽。  

本则诡奇案例主人公淳于伯,东晋丞相令史,他是东晋王朝的“窦一娥”,他的死,是晋朝历史上一起很有影响力的冤假错案。史书记载:潭于伯的脑袋让刽子手砍掉了,受刑之后,刽子手想清除刀口上的鲜血,“以刀拭柱”,淳于伯的血,居然逆流而上,“至柱末二丈余而下,观者咸以为冤”。

民国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淳于伯之所以被冤杀,是晋元帝司马睿在找“替罪羊”;台湾作家柏杨认为,淳于伯之死,出现鲜血逆流上行的诡奇事件,是“天怒人怨”。

晋朝丞相令史“淳于伯”,不但和关汉卿戏曲《窦娥冤》中的“窦娥”一样受到冤屈,还有一个同样“诡奇”的结局,这本身也是一种诡奇。

2.“村长”皇帝

晋建兴元年,晋孝怀帝司马炽让匈奴人杀死了,消息传到长安,驻守长安的太子司马邺,下令为司马炽披麻戴孝举哀,同时继位称帝,后世之人。称司马邺为晋孝愍皇帝。

此时的长安,破败得不如一个普通村落,史书里说司马邺称帝时的长安,“户不盈百,蒿棘成林”。

读史人如果不读地名,还以为司马邺是在某个丛林小部落里称孤道寡。历史却十分无情地告诉读史人,曾经是户口上百万,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都会长安,被晋室皇族、匈奴汉国,折腾十多年,昔日繁华,弹指之间,灰飞烟灭,国际大都市,转瞬间,成了丛林荒落。

司马邺称帝时,长安城中,只有四辆公车,如果皇帝出巡,又碰上重臣外出,只能皇帝与大臣合乘。

司马邺称帝之后,新封的官员,一无官服,二无印绶。实在无办法,大臣们只好自己跑到桑田之中,劈削出许多木板,用作官印;新皇帝称帝之后,找不到诏告天下的纸帛,也跑到桑田之中,劈削出许多木板,用来发布命令,史称“桑版署号”,诏告天下。

晋孝愍皇帝司马邺,这“帝”称得十分寒酸,按他称帝时实际管辖的人口与范围计算,最多只相当于一个普通村落的村长,他只能算是一个“村长皇帝”,但做了皇帝之人,都想“气吞六合”,司马邺亦然,称帝之后,“桑版署号”,号令天下,诸侯还能认他这位“村长皇帝”?

此时中原,屡承兵患,城市不成城市,村落难成村落。腿脚快的民众,早就逃亡他乡。中原之外,东南尚有吴越,西南尚有巴蜀,未受战乱。吴越大部分地区,是琅琊王司马睿的地盘;巴蜀则是南阳王司马保的辖地。

晋室八王之乱期间,稍稍有能力的皇族,彼此折腾,或同归于尽,或玉石俱焚。驻守巴蜀的南阳王司马保,史书里说他体重足足有八百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胖王。此人不喜运动,身体胖得甚至无法与老婆同床,但特别好读书,除此之外,生性淡和,不喜与人争斗,所以虽逢八王之乱,还能保全下来。

琅琊王司马睿,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有人怀疑他不是司马家族下的种。《魏书》干脆“对号入座”,“指姓道名”地说他是由老琅琊王司马觐小妾,与仆从牛金的私生子。此时的皇室核心成员,都忙着争权夺利,没有人关心千里之外琅琊王的私生活,结果让司马睿“鱼目混珠”。

司马邺称帝时,司马家族的精英都折腾光了,一位体胖过猪的王子,一位滥竽充数的王子,成了国家的救命稻草。

村长皇帝司马邺称帝一个月之后,给南阳王司马保、琅琊王司马睿各发了一道口气很大的“桑木诏”:

一、加封琅琊王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晋王朝长安以东的东部军总司令;加封南阳王司马保右丞相,大都督,晋王朝长安以西的西部军总司令。二、国家受难,天子蒙尘,皇帝责令:右丞相率领三十万大军,增援长安;左丞相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洛阳,共赴国难。

其时的晋王朝,已经是满目疮痍,想凑成五十万大军,谈何容易?

即便司马保、司马睿能凑上五十万大军,他们愿意服从“村长皇帝”的调遣吗?

……

P45-47

序言

中国历史有三大诡奇,第一诡奇,一些宏大的历史轨迹、历史事件,往往决定于一些貌似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小细节、小人物。如大秦帝国的灭亡,居然是从一群连武器都没有,起事时只能削木为兵的“渔阳戍卒”开始;压垮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把稻草,居然是武昌城内几个对上司不满的士兵……。

中国历史的第二诡奇是:若干年后才发生的历史事件,N年之前,居然有无厘头一样的“征兆”,如李唐中期,道士桑道茂给唐德宗李适上书:“不出数年,陛下有离宫之灾,臣望奉天有天子气,宜高大其城,以备非常。”

十分诡奇的是,李唐王朝的三藩之乱,就是从桑道茂的“谶书”开始。这一类事情之所以“诡奇”,因为出现的“征兆”,与即将发生的事件,找不到逻辑学上的任何联系。

中国历史的第三诡奇:宗教发展形态与社会发展形势似乎相悖。

历史似乎暗示着:中国历史上宗教昌盛之世,往往为社会衰败之时。《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国都洛阳,有一千七百多座佛寺,其中有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永宁塔,百里之外,可见其塔,塔高百丈,接近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当时的洛阳城,有三百二十三坊,“一坊”相当于现在一个“街道办”,平均一个“街道办”有五座佛寺,佛寺之多,远远超出国家或私人出资修建的学校。可当佛教在北魏百花齐放之时,北魏国势,却开始滑坡……。

北齐治下,有佛寺三万余座,僧众二百多万,但北齐王朝吏治腐败,国家在佛教鼎盛之时,走向没落,李唐王朝的名相姚崇评说这段历史:“周齐分据天下,周则毁经像而修甲兵,齐则崇塔庙而驰刑政,一朝合战,齐灭周兴……。”

南梁王朝,梁武帝三番五次舍身佛寺,多次举办数万人以上的佛学讲座,并亲自编译佛经!可梁武帝最后的下场,居然是让造反派头子侯景活活给饿死了。梁武帝创建的南梁,也因此走向灭亡;南梁国都建康,在一遍颂经念佛的梵歌声中,迎来了此地建城以来第一次“南京大屠杀”,此后的南京也没有逃脱一次又一次,“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命运。  史料进一步证明,往往宗教被禁止或被限制之世,社会却往往得以发展,如北周皇帝宇文邕,看到全国民众不事生产,专事沙门,所以下令禁佛,隋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就从北周开始。当然,对于历史中表现出来的宗教与社会在发展中的关系或规律,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去分析研究,以期得出符合科学与社会事实的结论来,从而发挥出宗教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

李唐之初,全国各地严格限定寺庙数目,长安城内只允许修建两座佛寺。赵宋王朝,对出家人实行度牒制度,民众想出家当和尚修行,得由国家宗教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才能取得“出家人”的身份。宗教发展,受到国家法律的限制,唐、宋社会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社会发展起来后,紧接着又会出现信仰危机。信仰是道德之母,“信仰”出了问题,道德就会患上“炎症”,就会“溃疡”,用不了多长之间,社会就会进入了“日中必昃”,“盛及必衰”的“吊诡”大戏……。

夫子提倡为学者:不语怪力乱神,中国《二十四史》,数千万计的文字之中,说得最多的恰恰就是“怪力乱神”。《诡奇的历史》这部作品,是想把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的“诡奇”事例,“收集”起来,“纪实”出来,做成一部历史诡奇档案集。写作之初,笔者希望这部作品,既有《史记》的真实意义,也有《聊斋》的玄幻意思,现十四个章节,基本完成,敬请各位朋友,多多批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诡奇的历史(中国历史诡奇档案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世外老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405025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4197399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