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与黑(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花园里最芬芳的奇葩,是文学天空中最闪亮的群星,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尤其值得少年儿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司汤达所著《红与黑(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将深深打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激发其对文学的向往,培养其文学阅读的兴趣,引领孩子进入美丽的文学殿堂,领略到经典文学名著的永恒魅力。

试读章节

如果于连不是花时间专注于拉莫尔小姐的美貌,而是花时间研究一下客厅里发生的事情,他就会明白她为什么能主宰她周围的一切。有人让她不高兴,她就会用一句玩笑惩罚他,她的玩笑那么有分寸,选得那么好,表面上那么得体,来得那么适时,让人越想越觉得伤口每时每刻都在扩大。渐渐地,它会变得让受伤的自尊心感到残忍。家里其他人真心渴望的许多东西,她都看不上眼,在他们眼里她总是冷酷无情的。贵族的客厅,离开以后说说,还是令人愉快的,但也仅此而已;礼貌本身只在开头几天还是回事。于连是有体验的,最初的迷醉过后,紧接而来的便是惊讶。“礼貌,”于连心想,“不过是举止不雅引起的愤怒暂时缺席罢了。莫尔小姐常常感到厌倦,把一句挖苦话磨得尖尖的,这变成了她的一种消遣,一种真正的乐趣。”

也许是为了得到比她的长辈、院士和五六个向她献殷勤的下属更加有趣的牺牲品,她才把希望给了克鲁瓦侯爵、凯吕斯伯爵和其他两三位最高贵的年轻人,突然间,她恍然大悟,“我得到了爱的幸福,”她对自己说,不可思议的喜悦让她兴奋不已,“我爱上了,我爱上了,这很清楚!在我这个年纪,一个女孩子,美丽、聪明,如果不是在爱情中,能到哪儿去找到强烈的感觉呢?没有办法,我永远不会对克鲁瓦、凯吕斯和所有这些人有爱情。反正他们让我厌倦。”

她把她在《曼饱·莱斯戈》《新爱洛缔斯》《葡萄牙修女书信集》等书中读到的所有关于激情的描绘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当然,那些都是伟大的激情,轻浮的爱与她这个年纪、她这样出身的姑娘不配。这种爱情绝不在障碍面前卑劣地退却,甚至远甚于此,它能使人完成伟大的事业。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子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是的,在我心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是爱情及其所产生的一切奇迹;我在激励着我的火焰中感受到了它。上天应该给我这个恩惠。它不会白白地把所有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的幸福将是配得上我的。敢于爱一个社会地位距我如此之远的人,这已经有其伟大和勇敢了。看吧!他能不能继续配得上我?我只要一看见他身上有弱点,便立刻抛弃他。一个像我这样出身的女孩子,而且具有公认的骑士性格,就不应该像个傻、r头那样行事。

“如果我爱克鲁瓦侯爵,那不就是我要扮演的角色吗?我事先就知道可怜的侯爵会对我说什么,我会怎么回答他。一种让人打呵欠的爱情也叫什么爱情?还不如出家当修女呢。我也会像最小的表妹那样签一份婚约,长辈们大为感动,除非他们心里窝火,因为对方的公证人头一天在婚约里又加了最后一个条件。

“在于连和我之间,无须签订婚约,无须公证人;一切都是壮烈的,一切都将是偶然的产物,难道这是我的错吗?我的小于连却相反,他只喜欢单独行动,他蔑视别人,正是为此我才不蔑视他。如果于连虽贫穷而身为贵族,那我的爱情就不过是一桩庸俗的蠢举、一桩平淡无奇的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了;我不要这样的爱情,没有丝毫伟大激情的特点,没有需要克服的巨大困难和吉凶难料的变故。”

第二天,拉莫尔小姐竟不知不觉地对着克鲁瓦侯爵和她哥哥称赞起于连来了。她说得滔滔不绝,然而这终于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他们趁于连不在场,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凯吕斯先生在克鲁瓦和诺贝尔的支持下,激烈地攻击拉莫尔小姐对于连的好评。不过许多话都是子虚乌有,拉莫尔小姐远远就能看出此中的奥妙,感到非常高兴。

“他们联合起来,”她心想,“反对一个有天才的人。于连穿着黑衣,他们尚且害怕。他若戴上肩章,那将会怎样呢?”她从来没有这么出色过,攻击一开始,她就用妙趣横生的讥讽把凯吕斯及其盟友团团围住。这就是他们在拉莫尔小姐的议论中听看到的一切。不管诺贝尔多么温顺,然而她妹妹的话实在太露骨了,他不能不挂上一副严肃的神色,这与他那张笑容满面、和善温厚的脸不相协调。

“于连跟我够真诚了,”她对自己说,“在他那个年纪,地位低下,又被一种惊人的抱负搞得那么不幸,他需要一个女朋友,也许我就是这个女朋友。可是我看不出他有什么爱情,以他那大胆的性格,他早该向我吐露这爱情了。”这种与自己进行辩论的想法,让拉莫尔小姐时时不得安宁。

拉莫尔小姐的父亲是个有才智的人,可能当上部长并把林产还给教会,因此她在圣心修道院时受到过最为夸张的阿谀奉承。从决定爱于连的那一刻起,她每天都在庆幸,投入一种伟大的激情之中,这是个好主意。“我在从十六岁到二十岁这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没有激情,感到无聊和烦恼。我已经失去我最美好的岁月了,我没有快乐,只能是听我母亲的那些女友们胡说八道。”

拉莫尔小姐经受着这些重大疑问的折磨,于连却还对她经常流露出那种意味深长的目光茫然不解。他清楚地感到,在诺贝尔伯爵的态度里有了加倍的冷漠,凯吕斯先生、吕兹先生和克鲁瓦先生的态度重新变得盛气凌人了。晚饭后,他们陪着拉莫尔小姐去花园,这激起了于连的好奇,于是他悄悄跟在他们后面。

“是的,我不能再视而不见了,”于连对自己说,“拉莫尔小姐看我的方式很古怪。但是,就在她那双美丽的蓝色大眼睛无拘无束地睁大凝视着我的时候,我也总是在其深处看到了冷酷和恶毒。这难道可能是爱情吗?这与雷纳尔夫人的眼神有多大的不同啊?”

一次晚饭后,于连跟着拉莫尔先生到他的书房去,随后迅速返回花园。拉莫尔小姐那一伙人没注意到他的到来。于连清楚地听见他的名字被提到两次。当他们看见于连到来时,顿时一片沉寂。

第二天,于连又撞见诺贝尔和他妹妹正在谈论他。他对自己说,他们嫉妒我那点可怜的口才。拉莫尔小姐想让我相信她看中了我,仅仅是为了让我在她的未婚夫面前出丑。于连心里很清楚,自己对拉莫尔小姐的爱情仅仅建立在她的美貌上,或是她王后般的举止和令人赞叹的打扮上。

P122-P125

序言

1828年2月29日,法国巴黎的《法院新闻》上登载了一个死刑案件,案情大致讲的是:一个马掌匠的儿子安托万·贝尔德,他身体孱弱,但是聪明好学,当地的本堂教父收留了他,教他学文化。后来经神父介绍,他受雇为米肖先生家的家庭教师。此间,他与比他大十一岁的米肖夫人发生恋情,后来事情败露,他被米肖先生扫地出门。此后他两次找到工作都被辞退,想重新进入教会,也遭到拒绝。他把自己的厄运归罪于米肖夫人,开枪将她打成重伤。经过审判,25岁的安托万·贝尔德被判处死刑。

作家司汤达根据这个真实的事件,创作了小说《红与黑》。小说的主人公于连生在小城维里埃的一个木匠家庭,父亲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木材商,两个哥哥都是粗俗之辈。瘦小清秀的于连崇拜拿破仑,但此时拿破仑时代已经终结,为了尽快出人头地,他只得从事神职工作。凭着超常的记忆力(能熟练背诵整部《圣经》),于连被市长雷纳尔聘为家庭教师,但他却与雷纳尔夫人产生了感情。后来为免事情败露,他不得不到贝桑松神学院学习。受人推荐,他来到拉莫尔侯爵府任秘书,得到了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正当他以为自己将要获得成功时,雷纳尔太太写了一封告发信,使他的光明前程毁于一旦。愤怒的于连疯狂地在教堂开枪打伤了雷纳尔太太,也因此被判死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不难看出,司汤达是以安托万·贝尔德的案子为蓝本,创作了小说《红与黑》的。但是他对人物和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故事情节更为丰满,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社会主题,也远远超过了这个案子本身的意义。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波旁王朝复辟,封建势力猖獗,进步力量和自由思想受到压制。作品名称“红与黑”有着多重寓意,它首先象征着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指黑色的道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而“红”与“黑”所象征的革命和教会,其实也是当时的人们奋斗的两条道路。雄心勃勃的于连自己也说过:在拿破仑时代,我要当一名红衣将领;在路易十八时代,我就当一位黑衣主教。而“红”与“黑”,也象征着于连性格中的善良和虚伪、复杂与单纯的矛盾面,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理想和黑暗现实的矛盾冲突。

于连崇拜拿破仑,受过法国大革命思想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就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权威,他渴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跻身于上层社会。但在现实社会中,他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贫穷,被人瞧不起,人格和尊严被无情地践踏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促使于连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屈从命运的摆布,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教会为跳板,依靠女人,拼命往贵族阶层里挤,其中不乏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像于连这样平民出身的青年,他的面前根本没有路,只有悬崖峭壁,为了出人头地,他只能拼命向上爬。可是,在扼杀一切生机的封建王权复辟时代,他只能扮演一个叛逆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他拼命在命运的悬崖峭壁上攀爬,最终只落得一个摔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这是于连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小说对于连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客观上揭露和抨击了法国封建复辟时期的黑暗社会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

《红与黑》的问世,标志着以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它被誉为“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司汤达被列为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现代小说之父”的称号。该书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

小说在对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艺术结构的精妙安排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司汤达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非常细致、逼真和传神,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与黑(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司汤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003532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400786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7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