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田丰、林有能主编的这本《岭南风物》充分展示广东省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坚持“整理、传承、研究、创新”的基本方针,通过对我省各个地方特色文化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揭示广东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具体特征,从而为继承发展、保护利用广东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书 | 岭南风物/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田丰、林有能主编的这本《岭南风物》充分展示广东省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坚持“整理、传承、研究、创新”的基本方针,通过对我省各个地方特色文化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揭示广东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具体特征,从而为继承发展、保护利用广东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前言 地域文化研究 关于蛋民源流及其生活习俗 试述冼夫人文化及其特征、核心 畲族的发源地与文化影响 论侨批的起源 天后文化在梅州的俗化管窥 碉楼:一个时代的侨乡历史文化缩影 ——中山与开平碉楼文化的比较和审视 南雄牛子寨赖姓村民俗探析 论雷州石狗崇拜变迁与民族格局之关系 粤西地区的刘三姐文化印迹及产业化研究 凤凰山畲族“招兵节”之“上屋奏表”探析 龙母文化在当代南中国的传播 ——基于国家一市场一社会视角的分析 张九龄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考辨 ——兼答顾建国先生 三山国王信仰与粤台关系的互动 地域诗文研究 泛论潮歌与畲歌 ——从金天民的《潮歌》说开 地域文人集群与地域诗派的形成 ——以南园诗社与岭南诗派为例 “西园诗社”史实考 文本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模式化 ——潮州歌册的女德教育功能对生活中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 潮州歌谣研究史述略 ——地域文化与现代学术潮流的接合 相似的悲剧:中外比较视角下之文学模式 ——粤东闽南陈三五娘殉情故事献疑 地域艺术研究 “麒麟”舞与畲族的图腾崇拜 粤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与发展走向 广东郁南禾楼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潮州大吴泥塑的传承发展 潮汕嵌瓷艺术研究 水里的空间 ——论广东客家围龙屋半月池的建筑文化 传统文化的破茧重生 ——国家级非遗潮阳剪纸时尚性与实用性探索之路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 地域方言研究 明清木鱼书中的粤方言 粤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汉通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风物/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田丰//林有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111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2014188656 |
中图分类号 | K296.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