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大清华人文课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们为何会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

人们为何会为迎合他人而隐藏本心?

人们为何在舒适的环境中也会怀疑、彷徨?

人类为什么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我们为何讲人文?它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这里,大师们将一一为你解答,带你走出内心的泥沼,步入智慧的殿堂。

张笑恒编著的《北大清华人文课》汇集众多北大、清华学者关于人文精神的精辟论述和观点,结合大师们的亲身经历,分别从友善、独立、信仰、自强等十三个方面对北大、清华传承百年的人文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帮助读者解读当下的人生困惑,使其以宽容和善、积极乐观、淡定自信、低调谦和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

内容推荐

阅读经典,读者可以和无缘谋面的历史巨人或不相识的朋友进行精神的对话。

张笑恒编著的《北大清华人文课》搜集、整理了北大、清华两所院校曾经和现在的大师们的人文思想精髓,以大师们真实的经历细致讲解了如何形成宽容和善、积极乐观、淡定自信、低调谦和等良好的人文品格,以及如何将这些品格所散发出来的力量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解读当下人生困惑,更好地提升个人魅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北大清华人文课》是所有对人文有兴趣,希望更多了解优秀人文思想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也是广大在校学生随时翻阅、培养正确人生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首选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平等尊重:不卑不亢、不俯不仰

 1. 想得到朋友,就收敛你的优越感

 2. 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施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

 5.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6. 永远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

第二章 与人为善:善心善行得善报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3.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 温和友善永远胜过激烈狂暴

 6. 君子成人之美

第三章 独立人格:勇敢追随自己的本心

 1. 不过分依赖别人

 2. 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3. 凡事先问自己,结论在你心中

 4. 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

 5. 你的时间很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

 6.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7. 人生不是演出,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8.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自己的感觉

 9. 他人的成功你无法复制

第四章 忠于信仰:相信它并且仰望它

 1. 信仰的力量:必要时值得为之献身

 2. 没有信仰的人难以感受到幸福

 3. 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叫爱国

 4. 坚守良知的底线

第五章 厚德载物:宽能容人,厚能载物

 1. 心豁达,世界就宽敞

 2. 人需要有一颗无私的心

 3. 宽恕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4. 丝毫必争不如通达相让

 5. 言必信,行必果

 6. 铁肩担道义

 7.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第六章 自律自控: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最强大

 1. 待人宜宽,律己宜严

 2. 冲动是魔鬼

 3. 三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

 4. 专注目标,不受干扰

 5. 君子慎独

 6. 宠辱不惊,更要“毁誉不惊”

第七章 兼容并包:思想需要广袤的天空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要有“宰相肚”,不搞“一言堂”

 3. 对待西方文化,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 不拘一格降人才

 5. 接受监督也是一种气度

第八章 人文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日新者必日退

 2. 打破常规,勇于创新

 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4. 反弹琵琶,出奇方能制胜

 5.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第九章 自强不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 没什么也不能没自信

 3.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

 4. 锲而不舍,滴水可穿石

 5.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伤

 6. 只有敢于挑战困难,人生才会更精彩

 7. 这一秒不绝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8. 常给自己正面的暗示

第十章 静水深流:让澎湃的欲望安静下来

 1. 剪掉不必要的生活内容

 2. 抚平内心的躁动

 3. 荣誉是别人送的

 4. 莫让虚荣毁了自己

 5. 内心不依赖外物,即获得自由

 6. 急流勇退,留得清名

 7. 给人生来次大扫除,只留最需要的东西

第十一章 虚怀若谷: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

 1.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 自满是才智的止境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肯承认过错则错已改了一半

 6.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7. 有反思自己的勇气

第十二章 行胜于言: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1.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2. 过于求速是做事最大的危险之一

 3. 要学会做的比别人多

 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 即使是不成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 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

第十三章 世界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3. 请用长远眼光看待你的专业

 4. 不做竭泽而渔的“愚人”

 5. 独特眼光发现机遇

试读章节

2.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

讲人文精神,讲尊重人的价值,第一条就应该是尊重生命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周国平

毕业于北大,著名哲学家、作家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个乞丐,乞丐伸手讨钱。他搜遍全身上下的口袋,却没有找到一分钱。他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便走向前去,紧紧握住乞丐的手说:“朋友,对不起,我今天出门确实一分钱都没有带。”乞丐赶紧回答:“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

周国平说:“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西方民主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观念: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观点对错、贫富差距等都不能成为把人分化为不同等级的理由。即使最卑微的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应该得到对生命最本真平等的对待。

陪护了钱钟书先生五年的一位护工,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说起钱钟书先生却赞叹不已。她说:“他心肠好,脾气也好,从不在我面前说半句重话。你想想,像我做护工的,有啥地位呀,可他跟我说话时,极客气,十分尊重人,生怕刺伤你。即使疼得要命,他也忍着……”

她还讲述了一件事,说有一天小护士进来查房,钱钟书先生闭着眼在休息,她们以为他睡着了,就小声聊了几句。护士问她为什么从外地来北京做陪护,她说家里穷,需要钱盖房子。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是五六百元。

当天下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来医院。钱先生忽然对她说:“我要3000块钱!你给我带3000块钱来!”杨绛奇怪道:“你躺在医院里,要钱干吗?”钱先生停了一会儿,就用家乡话与杨绛交谈起来。护工虽然在场,但也没听懂。  第二天,杨绛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这位护工。护工惊奇地问:“干吗给我钱?”杨绛指了指钱先生笑着说道:“他听说你家在盖房子,怕你缺钱,叫我拿来给你的。”

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怎样,都值得我们善待和尊重。生活中,人们在拥有的物质上可能会有差距,并且有时差距还很大,但是这并不代表人格上也有差距。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希望被人尊重,虽然有时结果不尽人意,有的人会失败,有的人会成功,但人格却是一样的。文学名著《简爱》中的女主角不因自己贫穷和相貌丑陋而自卑,曾自信地说道:“你以为我穷,长得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和我将一样经过坟墓,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一样。”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们应该尊重别人,因为别人像我们自己一样,都渴望过自由、快乐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去做乞丐,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贫穷,更没有人想让自己永远承受别人冷漠和鄙视的目光。

庄子家境贫寒,便去找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听了庄子的来意后,说:“好,我得到封地的租金后,借给你三百金,好不好?”

庄子非常生气,他知道监河侯看不起他,不想借粮食给他,只是找借口打发他,便说:“监河侯,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轮印里有条鳆鱼在那儿。我问它:‘鳆鱼,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鳆鱼回答:‘我原来住在东海,不幸随着一场大雨被裹抉到车辙里,您可以弄一点水来救救我吗?’我说:‘好,我即将去拜访吴越的君主,等会儿回来的时候,就引西江的水来救你,怎么样?’鳆鱼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失去了我常依附的水,没有地方安身,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不如干脆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找我吧!’”

说完,庄子便离开了,监河侯感到羞愧万分。

的确,当我们不尊重别人的时候,就会受到别人的侮辱,看不起卑微的人,也同样会得到讽刺。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格,其实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在电影《叶问》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今天的胜负,我不是想证明我们中国武术比西洋拳更优秀,我只是想说,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应该有贵贱之别,我很希望我们能从这一刻开始,学会如何去尊重对方。”

P5-7

序言

人文作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价值观和规范,对于人们涵养道德、丰富情感、升华品格及完善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的人文学术即国学,始终将学术与人格境界融为一体,充满着人文情怀。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形成的。

杨振宁的父亲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在杨振宁9岁的时候,父亲已经发现他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后来杨振宁回忆说,父亲当时如果教他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他一定学得很快,会使父亲十分高兴。但父亲并没有直接教他数学,而是认识到教育需要均衡。他不想培养一个“神童”,更不想拔苗助长。于是,初一之后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了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他读《孟子》。雷教授介绍他的得意门生丁则良来教他。丁则良先生学识丰富,不仅教他《孟子》,还给他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初二后的暑假,丁先生又教他另一半的《孟子》,这样,经过两个夏天的紧张学习,年轻的杨振宁已经能背诵《孟子》的全文。此后,杨振宁一直都没有间断对国学和人文知识的学习,良好的国学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优秀的人文品格,也对杨振宁以后的生活和科研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年轻人一生的成就影响非常大。正如周国平所说:“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同样,人文精神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使命和目标。

北大、清华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的沧桑历史,更是培养出了一批批具有先进人文思想的大师。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志士都是从北大、清华走出来或是曾执教于两所高校的。早期的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鲁迅,以及后来的钱钟书、季羡林、冯至、朱光潜、曹禺等,这些人都是北大、清华的优秀代表。直到如今,北大、清华依然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大量的精英人才。

历经多年,这些大师的思想依然照耀着正在奋斗道路上行走的人们。有人说:“红尘有梦,岁月迷离,只有思想才能永垂不朽。”这话不错,然而,当我们体会北大、清华之人文,吸收北大、清华之思想后,则应当使自己的行为贯彻于现实生活之中,尊重他人,坚守信仰,感恩乐世,看淡功名利禄,恪守君子之风,包容一切善恶美丑……

或许,你一直对于人生感到迷惑,对生活感到无知,那么,翻开此书,与大师倾谈,或可解开人生困惑:或许,你已经被世俗埋没了自己的赤子之心,那么,翻开此书,来自北大、清华的人文之风,或可吹开你闭塞的思想,吹散你心头的阴霾。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李少聪、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刘曼、刘冲、徐芳、王恩聪、聂振岗、刘悦、赵会会、金东东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全书由张恒统撰定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大清华人文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笑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72154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4226553
中图分类号 C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