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讲述了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的一系列经过,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图书 | 正义审判(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完毕)/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讲述了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的一系列经过,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鲧山禹斧的小浪底到峭崖壁立的三峡;从原子弹的引爆到核能的广泛利用;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奔月;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本书为其中一册,记述了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的有关情况。 目录 一、庄严审判 沈阳法庭的首次开庭 震惊中外的法庭调查 第一次正义的宣判 太原法庭的首次审判 太原法庭的第二次审判 沈阳法庭的最后判决 二、边境引渡 罗申提出引渡日本战俘 周恩来谈对战犯的处理 选址与维修抚顺管理所 组建战犯接收工作团 边境接收与千里押运 三、改造纪事 平息“战犯”告示风波 调节工作人员的情绪 平息战犯的躁动行为 组建战犯“学习小组” 为战犯通信提供条件 组织战犯参观、旅游 四、庭审准备 周恩来安排庭审工作 集训侦讯人员 顺利完成侦讯工作 确定最后起诉名单 组建特别军事法庭 出庭前送达起诉书 试读章节 震惊中外的法庭调查 6月9日下午,“特别军事法庭”开始进行法庭调查。第一个被传讯的是这次审判的“一号要犯”、原日军一一七师团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根据拟定的资料,铃木启久的罪行如下: 一、在河北省遵化县鲁家峪乡杀人、放火、强奸。 二、在河北省滦县潘家戴庄杀害居民、掠夺粮食和财产。 三、在长城附近广阔地方建立所谓“无人区”。 四、在河北省遵化县刘备寨村,杀害居民、掠夺牛马。 五、在河北省遵化县东新庄,杀人、放火、掠夺。 六、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家峪村,杀人、放火、掠夺。 七、在河北省长垣县小渠村,集体屠杀村民。 八、战败后,在吉林省白城子炸毁火车站、 医院、桥梁、仓厍等。 审判长对以上事实一一进行核对。 讯问结束后,法庭传召了潘家戴庄证人周树恩。 这位44岁的农民,是当年在日军对潘家戴庄集体屠杀时从埋人的坑里逃出来的幸存者。他在法庭上详细叙述了那天早晨,铃木部队进行大屠杀的野蛮暴行。 他说: 1942年10月28日凌晨,铃木启久部队包围了潘家戴庄,把全村老少全部赶到村口,并把男人和女人分开。几个日本兵找来铁锹,让男性村民挖坑。大坑挖好后,日军把村民赶进坑里,上面盖上草和庄稼秆,然后放火烧了。村民们哭叫着,爬上来,日军就把他们踢进坑里。村民戴作胜从坑里爬上来时,被日军用木棒打碎了脑盖。日军把男人杀害后,把100多名妇女赶到一边,集体强奸她们之后用刺刀捅死。我是趁烟火浓烈时爬上来躲藏在草堆里才幸免于难的。 这天,我们村有1280余人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大部分是被烧死,还有一部分人是被刺刀刺杀了。我的父亲、兄弟、媳妇等6人被活活烧死。日本侵略军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是一言难尽的,我恳切地要求法庭严惩这些凶手。 …… 周树恩一边诉说着,一边解开自己的衣服,露出遍体伤痕的身躯,向众人展示说:“我是从埋人的坑里逃出来的呀……”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铃木启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袁光审判长厉声问道:“被告人铃木启久,以上证词有没有不实的地方?” “饶命!饶命!”铃木启久将头压得低低的,脸部神经不停地抽搐,他下意识地翕动着嘴唇说:“这完全是事实,我诚恳地谢罪……” 天色暗了下来,愤怒的火焰却开始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 日本人的暴行激起了听众的极大义愤,有人大声喊道:“打死日本鬼子,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法庭里立即响应:“为中国人民雪恨!” 法庭里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旁听的听众群情沸腾。 审判长与众位陪审员低声商议了一下,示意大家肃静。待法庭安静下来后,审判长宣布休庭。 此时,人们才发现,暮色已经降临。 第二天,法庭继续进行事实调查。 这一次,被传讯的就是原日军第五十九师团师团长藤田茂。 藤田茂在任师团长期间,训示部下用活人做靶进行“试胆教练”,宣布“杀掉俘虏算入战果”,鼓励士兵进行杀人训练;他还强迫和平居民去“踏探地雷”,致使无数平民伤亡。 审判长根据起诉书的资料,对藤田茂逐条审问。藤田茂对起诉的罪行,供认不讳。当指控他在山西安邑县的上段村杀害100多名无辜村民的罪状时,法庭传召幸存者张葡萄出庭作证。 62岁的张葡萄老人站在法庭的证人席上满腔怒火地控诉日本人杀害她公公、婆婆、丈夫和年仅4岁的女儿的罪行。 她说: 我是山西省安邑县上段村人,叫张葡萄。为揭露、控诉日军藤田茂部队杀害我村老百姓的罪行,出庭作证。 1939年4月15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日军藤田茂部队包围了我们村,鬼子家家户户往外赶老百姓,都赶到大门外街头上后,就开始杀人。日军把贾家娃,日军刀砍死扔到井里,把贾银娃用刺刀豁死后也扔进井里,把贾小磨用刺刀挑开肚子后扔在井里,把贾玉印用刺刀刺死后扔在井里。当时我家7口人,被赶出5口,都被赶到街头上。鬼子把我公公用刺刀刺到脖子上后扔在井里,把我婆婆用刺刀刺到背后扔在井里,把我丈夫用刺刀挑开肚子后扔在井里,当时肠子都流在外边。又从我怀里夺去4岁的小女孩,把她砍死后扔在井里。鬼子又把我带到井边,用脚踢到了井里。后来还是我娘家爹爹把我从井里捞了上来。 我们村受害的连我一共120人,其中死亡的119人。全家被杀死的有陈满成、贾登科等6户。日本人在我们那道街上还烧了36间房子。 这就是日本鬼子杀害我们的罪行,我要求法庭严厉惩办这些杀人凶手。P5-9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正义审判(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完毕)/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丽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74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