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聆听思想的声音(新华日报讲坛精粹)/新起点新目标新跨越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守华、钱丽萍主编的《聆听思想的声音(新华日报讲坛精粹)/新起点新目标新跨越系列丛书》分为大家之言、思想前沿、传统滋养三大部分,包括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业界领袖的演讲。最近,“讲坛版”获评“全省优秀讲坛”,特此将近两年的“讲坛版”精选并集结成册,集中展示人类文化的精髓。对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递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推荐

刘守华、钱丽萍主编的《聆听思想的声音(新华日报讲坛精粹)/新起点新目标新跨越系列丛书》精选了新华日报『讲坛』版三十篇名家讲座,既可听『大家之言』又可窥『思想前沿』更可获『传统滋养』通览全书的过程,就是和许多智者在对话。他们谈古论今、游刃有余;他们视野开阔、观点新锐;他们娓娓道来,让听(读)者感触到浓郁的人文情怀。他们的思想,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启迪大众,引领社会。

目录

总序 周跃敏

序 王军

第一部分 大家之言

 l、大众活力,未来中国的创新源泉

 2、城市化,该怎样让城市更“聪明”

 3、打造中国经济3.0版,需要新“引擎”

 4、紧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手”

 5、地方竞争:助推增长也带来泡沫

 6、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7、走出产能过剩迈向生态文明

 8、从政府治理视角,瞩目新一轮改革

 9、公共外交:向世界说明中国

 lO、文化繁荣:“头脑和灵魂”高于一切

第二部分 思想前沿

 l、每一座建筑都是哲学理念的化身

 2、信用,重建信任的基石

 3、我们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

 4、如何为现代城市留点历史记忆

 5、自组织,让“关系”成为好东西

 6、我的留学,谁做主

 7、经济改革要与危机赛跑

 8、在国外,你该怎样保护自己

 9、中国产业将发生怎样的变革

 10、移动互联网,一场思维与市场的变革

第三部分 传统滋养

 l、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蓝色生命的探索之旅

 3、民间故事,感知历史脉动的“窗口”

 4、没有文学的滋润,人将彻底异化

 5、中国崛起的文明担当

 6、中华文化,为何对“玉”情有独钟

 7、儒学:“生生”之学的人生智慧

 8、品味国学中的幸福观

 9、平衡利益,让“邻避情结”变“迎臂效应”

 lO、现代景观设计,让城市更“人文”

试读章节

转型须防六个过度依赖

经济升级版需要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而且放在国家、放在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和驱动联起来是十八大报告的首创。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麦克博德就曾经把国家竞争的优势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像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像2009年保增长是靠大量的信贷和海量的财政;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第四个阶段是产业驱动。

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2.6亿农民工既便宜又好用,美国的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2009年到中国来调研,他发现中国的劳工成本只有美国的4%,廉价劳动力成本打造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但是,我们要看到这种人口红利的背后的留守儿童是六千万,留守老人是四千多万,留守妇女近五千万。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这种要素驱动在过去三十年的辉煌中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代价也很大。

投资驱动,2009年没有调整的GDP增长是8.7%,调整之后是9.2%。投资在这个中间的贡献是8个百分点,占92%,消费的贡献是52%,出口是负的,因为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什么要转型呢,总结我们的竞争是五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但我们过去代价却是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和高污染。我们发展的结果大,成为世界第二,但是大而不强。过去三十年平均增长9%,很多年份是两位数,但是快而不优。我们能够快速的提升GDP,但是无法创造高端利润,我们可以生产的大量商品,但是无法创造品牌。

中国经济的转型要改变六个过度依赖,就是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让消费成为推动增长的主力;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的外需拉动,使我们商品的进出口,资本的引进和输出并重;改变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要素驱动,到实现创新驱动;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支撑经济增长,走向多元支撑;改变过度依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代价,走向低碳、绿色、集约发展;改变过度依赖部分人先富的非均衡增长,到均衡共享,包容增长,这个均衡太重要了。

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提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就是转型。新工业革命将改变未来的制造业,所以江苏一定要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人讲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制造服务化,江苏一定要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会改变未来的制造业。

中国企业转型的思考,现在就是成本上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的成本上升确实是很快,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资金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环保成本上升等等,逼使企业转型升级。所以,企业在当前的困境下怎么样变新提升创新的能力,变快提高周转的效率,变优优化组织的管理,变精聚焦精品精细,变长延伸产业链条,变绿创造环保价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变,专精特优。现在企业面临六大机遇,人口城镇化,经济服务化,发展低碳化,产业高端化,企业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怎么样抓好这六大机遇很重要。世界银行有一本书,讲的是未来中国二十年,从2010年预测到2030年,他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会从现在的50%上升到70%,增长20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一个百分点。非农化率,也就是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的比例从64%提升到88%,美国是96%,美国只有l%到4%的农业人口。但是二十年后,我们还有12%的农业人口,88%是非农业人口。服务业的产出比重从43%到61%,所以服务业也是一个很大机遇。工业产出的比重从47%下行到35%,制造业的比重随着服务业的增长会是此消彼涨的关系。消费在GDP的比重从47%提升到66%,也就是三分之二,消费要主导。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挑战,用工难,用工贵,门槛高,投资空间小,承担风险大,税后负担重,企业利润薄,转型压力大等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有两个新的阶层崛起,一个是企业家阶层,还有一个是农民工阶层,这是两个新的社会阶层。商人阶层崛起,我们有三代企业家的崛起,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一个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一大批下海经商,还有一个是上世纪末至今的几次创业浪潮。第三代企业家就是与网络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与风险投资有关的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知识,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有很多人有海归背景。江苏的商人或者企业家有什么特点,一个商帮有五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共同的价值观,标志性的人物,支柱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沟通的机制和合作的平台,也就是商会。历史上中国五大商帮,晋商、徽商、越商、浙商和苏商,江苏的商人低调委婉,是实业,诚实,务实,平实。苏商如何转型,一个是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品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施制度创新,变革家族管理的模式。家族管理的模式怎么变革,模式创新要全球化。商会平台创新要利用好平台经济,应对家族企业的传承危机,把依靠人治变为依靠制度来管理企业,依靠体制机制来运行,把人治的家族企业转向依靠制度治理的现代企业,这是民营企业转型当中很重要的问题。

P20-P22

序言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聆听思想的声音》一书,便是其中的一枚。出版方邀我作序,推托不得,只好勉力为之。以学习之心读完全书,感触良多。故不嫌赘言,记下感悟,聊以分享。

《聆听》一书,汇集了来自中山陵“太湖论坛”、南京图书馆讲座、“江苏大讲堂”高端论坛、复旦大学“复兴论坛”、南京新城市“市民学堂”、泰州“百姓大学堂”、新华日报社讲座等讲堂、论坛的三十篇名家讲稿。全书共分为大家之言、思想前沿、传统滋养三部分。三个部分各领十篇,各具神采,却又相互应和,相得益彰。论坛主题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若细细区分,关于教育、文学、道德、外交、社会管理、网络世界等,亦都有涉及。通览全书的过程,就是和许多智者在对话。坛主都是当代各领域、各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他们谈古论今、游刃有余,他们视野开阔、观点新锐。他们娓娓道来,让听(读)者感触到浓郁的人文情怀。他们的思想,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启迪大众、引领社会。因此,《聆听》一书,已经不限于用内容来感染人。在其背后,智者的思想能够穿透世俗的叠障,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故而,作为读者,不仅能和坛主们进行思想的碰撞,更能收获到很多感悟和思考。

《聆听》一书,是思想的集合。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在我们的周围,从来都不缺少思想者。他们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用思想体现他们的坚守宁静,体现他们的责任意识,体现他们的勇于担当,展现了他们热爱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情怀。他们更用思想,串联起了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的背后,有着一根由不同时代智者的思想凝结的点相连接而形成的思想之线。这根思想之线,穿越了历史,从未断裂过。这根思想之线,正贯穿当下,并将直指未来。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生生不息。

《聆听》一书,是行动的结晶。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今日的《聆听》一书,正是得益于当初的努力——太湖论坛、南图讲座、常州的“科教学堂”、民建的“建华课堂”等,无数大大小小、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地区的讲堂和论坛,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是提升公民素质的有力探索。其内容更是以当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公众的渴求为中心。如今,万涓成水、汇集成书,是文化建设的实践,更是文明显现的善举!必将有更多的人因此书而得到思想的指引,必能让更多的人因此书得以承继传统、消除困惑、开拓视野,进而得到思想的启迪。

《聆听》一书,是智慧民族的思考。“大家之言”这一部分,有以“大众活力”为“未来中国的创新源泉”之观点;有痛感“千城一面”,希望“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的呐喊;还有用“公共外交,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前瞻与自觉。“思想前沿”是第二部分,有用“信用,重建信任的基石”的深刻思索;有“自组织,让‘关系’成为好东西”的独特视角;有“经济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使命意识;有“在国外,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关怀对策;还有“移动互联网,一场思维与市场的变革”的深谋远虑。“传统滋养”是第三部分,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也有对当代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深层思考。如《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文,提出了要“跳出西方模式重识中国历史”,指出中华文明的三大根底是“大一统、民族意志和精神、家国共同体”。《中国崛起的文明担当》一文,则从反思西方文明进步人手,提出了西方社会的“三五困境”、“西方文明之痛”,直指西方现代文明危机问题的存在。最后,坛主提出“文明转型的逻辑是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一塞是对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迈向未来文明进程中责任和担当的思考。当然,还有“文学是最知人冷暖”的体悟及对儒学“生生”智慧的探讨。这些文字,字字珠玑。这些思想,更是当代中国社会面对各种时空中所存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为智慧民族的最好体现。

如今,中华民族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行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途中。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就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的政党——其中,“学习”是前提。而“读书”,正是“学习”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道德素养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政党。那么,《聆听》就是一本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可以仔细阅读的好书!

古人说人生在世,若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做到其一,就是人生理想的实现。但我想,《聆听》的出版,集聚了这么多人的智慧,集合了这么多人的努力,它的影响,必将深而广——托尔斯泰说过:文明的建立不是机器而是思想。因此,以“立德、立功、立言”三者,来总结《聆听》一书出版的意义,实不为过。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聆听思想的声音(新华日报讲坛精粹)/新起点新目标新跨越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守华//钱丽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149183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429754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