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完全图解大众心理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学是人际学、成长学、恋爱学,更是生活学。它每时每刻都显现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之中。它毫不脱俗、毫不矫情地围绕着生活的旋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你的心理学之树枯萎了,它就会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倾困扰着你,或许是人际、职场、还是家庭等,都会使你无所适从。如果你拥有一棵健康的、常青的心理学之树,它就会合着轻松、快乐的节拍,为你的生活增添五彩光芒。

刘琴主编的这本《完全图解大众心理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生动的图解,总在不经意间解决你心中的小情绪、小困扰,同时在不断地汲取养分使你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内容推荐

刘琴主编的这本《完全图解大众心理学》选择以图释文,以图代问的形式,通过精美手绘图诠释心理学概念,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背负压力的现代人带来一份清新和释然,使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为工作和生活服务。《完全图解大众心理学》适用于关注心理健康的百姓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心”开始的科学/4

 心理学的源头/6

 心理学之父 威廉·冯特/8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韦特海默/10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2

 对行为的专注 行为主义/14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16

 对认知过程的专注 认知心理学/18

 心理学是最广泛的一门学科 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20

第二章 一看就明白的心理学常识

 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神经系统/24

 人类意识活动的精密仪器 大脑/26

 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知/28

 与实际不相符的判断性 错觉/30

 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 意识/32

 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观察学习/34

 人类改变自然的动力源头 思维/36

 人类大脑的自动放映机 记忆/38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40

 对事物的专注 注意/ 42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 动机/ 44

第三章 研究心理学的方法知多少

 实验法/48

 调查法/50

 观察法/52

 测验法/54

 个案法/56

第四章 决定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砝码:性格心理学

 什么是性格/60

 性格是怎样形成的/62

 性格类型的传统式分法/64

 性格类型的测试式分法/66

 血型与性格/68

 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70

 优化自我性格,彰显性格魅力/72

第五章 研究心理的发展规律:发展心理学

 新生命诞生的起点:孕育期/76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婴儿期(0-2岁)/78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儿童期(2-4岁)/80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初期(4-7岁)/82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学龄期(7-12岁)/84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86

 相对成熟的发展时期:成年早期(18-35岁)/88

 性情平稳的持续阶段:成年中期(35-60岁)/90

 生命的终结期:成年晚期(60岁至衰亡)/92

第六章 缔造世界的无穷智慧:创造心理学

 智力测验的起源 /96

 想知道你的智商有多高吗/98

 智力与心理测量学之间的联系/100

 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10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04

 遗传与智商之间的微妙关系/106

 环境与智商之间的必然关系/108

 智力和创造力有必然联系吗/110

 非智力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112

 回归童心世界,培养创造力/114

第七章 人类文明的体现:性心理学

 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118

 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120

 原始的性行为 动物之间的性/122

 人类对性本能的定义/124

 人类性行为的唤起与反应/126

 伦理道德对性行为的约束 性规范/128

 男女青春期性心理的特征/130

 青春期不能回避的教育 性教育/132

 同性相吸的群体 同性恋/134

第八章 揭示微妙的特殊情感:恋爱心理学

 两性情感的至高境界 爱情/138

 恋爱是性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140

 追求令人神往的爱情/142

 如何选择心仪的配偶/144

 传递爱情信息最佳的方法/146

 走出失恋的沼泽地/148

 走出单相思的怪圈/150

 性心理障碍/152

 恋爱和婚姻不同 /154

 踏上婚姻红地毯 /156

 婚姻是福地还是墓地/158

第九章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心理学

 情绪的重要性 人的各种情绪/162

 人类情绪的表达 /164

 情绪的功能/166

 情绪对人的影响/168

 如何控制、改变和转换情绪/170

 女人抱怨的心理揭秘/172

 人们为何会厌倦自己的工作/174

 如何应对生活和工作压力/176

第十章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社会心理学

 人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180

 我们是如何认识他人的/182

 印象是怎样形成的/184

 如何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186

 生活中的随大流现象/188

 跨过心灵的“门槛” 说服他人/190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沟通/192

 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 利他行为/194

 有意伤害他人的侵犯行为/196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心理原则/198

 走出孤僻的自我世界/200

 影响人类思想的巨大力量 情境/202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状态 人际吸引/204

 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冲突/206

 为何要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 服从/208

 被高估的直觉 虚假同感偏差/210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偏见/212

第十一章 探访人类心灵的梦工厂:梦心理学

 什么是梦,梦又从何而来?/216

 梦的萌芽状态 潜意识睡眠/218

 梦为什么会被遗忘/220

 产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222

 梦对健康的好处 /224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226

 冥想是改变意识的一种形式/228

 一种较为严重的知觉障碍 幻觉/230

第十二章 心理疾病与心理疗法

 人格障碍及其治疗/234

 意识的自我逼迫 强迫症/236

 对事物的过度担忧 焦虑症/238

 常见的心境障碍 躁狂症与抑郁症/240

 持续漫长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242

 对食物的过度喜爱和厌恶 厌食症与暴食症/244

 机体的强烈刺激 应激反应/246

第十三章 催眠到底是什么

 述说催眠的“前世今生”/250

 “催眠”是什么玩意儿/252

 你最想了解的催眠三疑问/254

 现代医疗催眠之父 艾瑞克森/256

 我真的会被催眠吗/258

 被催眠师控制是否会做出不该做的事/260

 催眠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262

 催眠真的可以治疗癌症吗/264

 孕妇可以催眠吗/266

 动物能被催眠吗/268

 催眠可以忘记失恋痛苦吗/270

 催眠可以让她爱上我吗/272

 催眠的五大要素/274

 催眠诱导技巧(一) 物体掉落法 / 276

 催眠诱导技巧(二) 神奇变形法/277

 催眠诱导技巧(三) 不用语言法 / 278

 催眠诱导技巧(四) 混淆法/279

 如何解除催眠/280

附录 心理学小测试

 你知道自己的性格吗/284

 智商(IQ)值是多少/286

 你易出现怎样的人格障碍/288

 菲尔人格测试/290

 心理抗压能力测试/292

 爱情心理年龄是多少/294

 你的沟通能力强吗/296

 良好的抽象思维的重要性/298

 你是否具有多重性格/300

 你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吗/302

 你易被催眠吗/304

 心理年龄测试/306

 情商(EQ)值是多少/308

试读章节

踏上婚姻红地毯

新婚夫妇在结婚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很多恋人出于恋爱热度的惯性,在结束漫长的恋爱征程,即将进入婚姻殿堂时,却会忽略必备的心理准备过程,急切地想要走进婚姻殿堂,这样的鲁莽无形中也会让无尽的烦恼来叩响新婚之门。

做好婚前心理准备

对新生活期望不可过高

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对于婚姻中将会面对的问题,在婚前都应该想到,并且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一对夫妻因为婚后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间的吸引力可能就慢慢减弱,而且还会发现对方身上有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缺点甚至毛病。双方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许多问题上都会发生争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出口不逊。同时,一旦组建成家庭以后-负担自然就加重了,小到柴米油盐、烧水做饭,大到赡养老年人、抚育后代,都是需要夫妻面对的事情。

对千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奉献的态度米面对。只有对爱人能无私奉献的人,才能获得爱人给自己的一切,而不应该只想着从对方身上获得幸福。

了解一些性知识和性心理

对新婚夫妻来说,性知识和性心理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学习性知识和性心理·特别是了解一些异性性心理的基本常识,对婚后性生活的和谐颇有帮助。过去这方面是个禁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结婚就意昧着过夫妻性生活,性生活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夫妻的和谐与幸福。

加深彼此的了解

如果说恋爱是播种,那结婚就是收获。如果庄稼不成熟,又怎么能丰收呢?所以将要步人婚姻的男女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在于,彼此进一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使恋人之间的感情达到成熟。如果这项准备不充分,其他准备再齐全、再完美,也不能保障婚姻的美满。可是,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彼此了解不够充分就匆忙结婚的人。

某市法院近两年内审理了126个结婚不满3年就提出离婚的案件,其中竟有77对是双方相识、相处不到半年就匆忙结婚的‘‘短、平、快”婚姻。可以说,缺乏必要的婚前心理准备是失败婚姻的症结所在。

婚姻是福地还是墓地

结婚以后,情侣们由潇洒的单身贵族步八现实的家庭生活,恋爱时激烈的感情也逐渐变为夫妻生活的平静。

婚姻可以是福地  婚姻到底是什么?

婚姻似乎是人们向往和恐惧的两极。因为在婚姻中找到幸福的人说婚姻是福地,而在婚姻中喝尽苦水的人却说婚姻是墓地。各种各样的评价让婚姻有了玄而又玄的神秘色彩,使得男人和女人感到难以把握,欲进欲遇。其实只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整,让婚姻成为夫妻双方的“福地”并非难事。

要想使婚姻成为“福地”,夫妻双方要善于沟通,交流彼此的看法,对对方的缺陷能够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如何使婚姻更加美满

坦诚相处 夫妻间应该坦诚相处,做到互敬互爱,相互关照。夫妻双方要想产生协调的健康心理,就必须通过坦诚的沟通达到思想上和感情上的一种和谐,产生心理上的一种互相补偿。

尊重对方的个性特征 即使青梅竹马的夫妻,也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尊重对方的个性,才能使婚姻成为彼此依恋的温馨之家。善解人意的妻子或丈夫。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而是给对方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

经常交流 交流在逆境的时候尤为重要,一个鼓舞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语,都能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增强对方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即使在平时,夫妻间也应该经常坐下来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将自己心中的欢乐与对方分享。与对方一起承担痛苦。

学会忍耐 契河夫说过:“婚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忍耐。”学会忍耐,当对方遇到不顺发脾气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忍耐和避开,千万不要受对方情绪的影响,使自己处于情绪恶劣状态,更不要和对方对着干。

感化对方 下雨的时候,丈夫主动打伞去车站迎接妻子;妻子在丈夫灯下阅读或写作的时候,静静地为他送上一杯热茶、热奶。用自己的温情感化对方,不仅能够使对方怨气顿消,还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

P156-158

序言

心理过程人人皆有。春风吹过,我们感到凉爽极了,路边的花儿闻起来喷香扑鼻,很多过去发生的事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这些感觉、知觉和记忆都是心理的活动或现象。可以说,人在进行所有活动的时候都伴随有心理现象的发生。

人类一直对这些心理现象抱有浓厚的兴趣。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人们就开始探讨和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人的言行应该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亦即灵魂的主宰。我国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人的灵魂具有三重性,即理智、激情和欲望。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指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其原名Psychology一词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综合起来,心理学便是“阐释灵魂之学”。

19世纪中叶前,心理学一直都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的发展极其有限。到了19世纪末叶,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以前人的工作为基础,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自此,心理学才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兑,虽然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经历r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是严格地说,心理学其实“只有一段简短的历史”。

在心理学领域,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他在对精神病的治疗中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首先提出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决定了人类的大部分行为,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就必须去了解他的无意识世界。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不仅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成为一种广泛传播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的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深远影响,甚至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它的分支十分广泛,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众多分支。

在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至20世纪初,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才传入中国,此后,心理学的各种学术组织逐渐成立,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进入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生活中的交往沟通、感情上的需求等,开始热衷于对自己、他人心理的解读,出现了诸如行为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恋爱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等更新颖、更贴近人们真实生活的心理学研究。

现代社会人们更关注心理的需求以及精神世界的完整、丰富和多变。伴随着这些需求,人们掀起了一场阅读心理学书籍的热潮。专业的心理学著作大多晦涩难懂,非专业人士读起来难免吃力。鉴于这个原因。我们选择与传统心理学书籍不同的方式——图解来编著此书,以生动精美的手绘图让读者轻松愉悦地了解人类心理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使大众在生活中更加有效地了解和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给背负着巨大压力的现代人带来一份清新和恬静。

我们相信,通过图解的方式能够使您更好地领略心理学的精髓思想。当然,由于心理学本身的博大精深,加之编者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在编写本书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希望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编者

2013年1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完全图解大众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65461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6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3159618
中图分类号 B84-64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