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敦刻尔克大撤退
内容
编辑推荐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刘桓编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读者生动讲述了这次大撤退行动的全过程,让读者如临其境般地体会当时的紧张情形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十分新颖独特的军事历史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刘桓编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本军事类图书。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次伟大的撤退行动,该行动计划从法国沿岸的三个港口,每天撤退一万人,并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扫雷舰。敦刻尔克大撤退作为二战经典战役, 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

分多个章节,从宏阔的角度,对敦刻尔克大撤退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哈尔滨出版社打造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将带领你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领略军事奇才们的风采。作为“二战目击者”系列丛书之一,为广大军事迷们提供了一个别样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目录

第1章 “□”字幽灵的威胁

第2章 闪击波兰

第3章 马其诺不再安全

第4章 撤退!撤退!

第5章 “发电机”计划

第6章 拯救“英法大兵”

第7章 航行靠上帝

第8章 撤军的最好时机

第9章 与时间和炸弹赛跑

第10章 敦刻尔克上空的“鹰”

第11章 “胜利”的“撤退”

第12章 丘吉尔演说

第13章 战争还在继续

试读章节

约翰·希特勒生活在奥地利的瓦尔德维尔特尔县。这是个偏远贫穷的地区,距离维也纳200公里远,地处多瑙河波希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由于闭塞,近亲结婚的现象比较普遍。

阿洛伊斯·希特勒和克拉拉在1885年结婚,第一个孩子就是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号18点30分,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与德国边境小镇勃劳瑙的一个小客栈里。由于希特勒的血缘关系比较混乱,所以希特勒长大之后很少谈论他的出身。因为这样的出身,实在没什么好谈的。

1895年,6岁的希特勒开始上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的爸爸阿洛伊斯在48岁退休之后,又找了一份工作,之后就经常地换工作。换一次工作,就要搬一次家,搬一次家,希特勒就得转一次学。频繁地搬家和转学l止希特勒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童年时代的希特勒体弱多病。他得过肺病,曾经休学一年。1905年9月16号,希特勒获得了学校的毕业成绩表。他的成绩如下:德语、化学、物理、几何为“及格”;历史和地理为“良好”;只有一门成绩“优秀”——美术。

希特勒美术成绩之所以优秀,是源于他在童年时期的理想。无论是什么人,不管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还是在道德上堪称模范的杰出人物,在儿时都有自己的理想,希特勒也不例外,他想当个画家。他在《我的奋斗》里面谈及:“我的爸爸阿洛伊斯,想让我当公务员。我认为,我不能做公务员——当公务员要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这个时问不是我支配的,我会受到约束。而当画家背个画夹到处可以画画,赚钱,时间是富裕的,这个时间是由我支配的。”

从这一点上看,希特勒的性格,从小就有不受约束的一面。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更容易从事非理性行为。希特勒成名后,他的巾学老师爱德华·休曼曾经对他人讲,他说希特勒肯定有某些天资,但是他缺乏自制力。他好强辩,刚愎自用,脾气暴躁,自以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又不用功。

希特勒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但两次落榜,这个挫折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两次落榜,希特勒成为了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当时的维也纳,贫富差距非常大。富商大贾,歌舞升平,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着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音乐,贫民则连温饱都难以保证。而希特勒就是那个贫民窟里的贫民,这让他的心情非常差。

希特勒到铁路行李房打过包,背着画夹子在街道给人画过像,下雪的时候以扫马路为生,到粥棚喝过施舍的粥。用希特勒后来的话讲,这是他一生最悲哀的时段。这个时候希特勒的心情极为矛盾:一方面,他不希望自己真正沦为无产者,因为他自己就是极端反共的人士;另一方面,他仇恨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不公正。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关注奥地利的政党,当时奥地利有基督教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和泛日耳曼民族党。他发现由格奥尔格·舒纳勒建立的泛日耳曼民族党所宣传的政治主张,最符合他的观点。泛日耳曼民族党宣传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泛日耳曼民族主义,就是建立“大德意志帝国”,要求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同时,希特勒也看到这个党的弱点——反对教会和不接触中下层群众。从这个时候起,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党,来改造他所仇恨的那个世界。

1914年,希特勒第一次来到德国慕尼黑:正在这个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希特勒一直认为德国才是他真正的“祖国”。因此,在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写信给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要求参战。路德维希三世答应了他的要求,希特勒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914年8月4日,希特勒获准作为志愿兵加入巴伐利亚第16预备役步兵团,军衔为陆军下士,担任团部传令兵。他在战场上屡建战功,甚至还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曾有数次,他凭着侥幸死里逃生,这使他产生出奇怪的想法:他“将肩负天下大任”,他只是在等待时机,不呜则已,一鸣惊人。希特勒对战争的目的和德国的命运始终都保持着认真而敏感的态度,他预言德国必将失败,是因为“德国人民无形的敌人”——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要比敌人的大炮更危险。

然而,德国输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逃往荷兰,德国政府代表在贡比涅车站签订了投降书。当时,希特勒正在医院里治疗,他的眼睛由于毒气的攻击而暂时失明。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希特勒犹如五雷轰顶,痛哭失声。他看清了自己应走的道路,决定投身政治,当个政治家。P16-17

序言

法国,敦刻尔克沿线。一片洪水隔开了德军与英法联军的阵地。

走投无路的英法联军士兵打开水闸,喷涌而出的洪水倾泻在低地的平原上。随之形成的一片水乡泽国环绕住了困守在敦刻尔克这个弹丸之地上的几十万英法联军。所向披靡的德军装甲兵只能“望洋兴叹”,咬牙切齿地从望远镜中看着尾翼上画着“□”字标志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蜂拥而上地去抢夺本属于德军坦克集群的功劳。

当洪水退去之后,纳粹的战争机器重新启动。铁灰色的德军坦克开下泥沼,坚硬的履带卷起烂泥,泰山压顶般地碾向英法联军的阵地。突然,就在一瞬间,整片泥沼燃烧了起来。仿佛从地狱中升腾起来的烈焰点燃了德军坦克的汽油发动机,耀武扬威的德军坦克纷纷变成了燃烧的火炬。原来,英法联军士兵在倾泻的洪水上倒了汽油。当德军坦克开进时,已经无路可退的英法联军士兵将汽油点燃,一片汪洋就成为了一片火海。阵地上的英法联军士兵松了一口气。敦刻尔克暂时安全了。可是,谁知道,还能撑多久呢?

在他们身后的,那座浓烟滚滚的海港城市,则是另一番景象。在狭窄的海滩上,戴着“平底锅”钢盔的英军士兵和戴着“亚德里安”钢盔的法军士兵挤在一起。有的士兵紧锁眉头、满面愁容;有的士兵踮着脚、向着海峡对岸翘望,焦急地期待着前来接应的英军船队;有的英军士兵则在危急的关头仍然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海滩上烧茶。各种型号的坦克、装甲侦察车、军用卡车、野战炮、高射炮、机枪、步枪、汽油桶,以及各种军用物资,被遗弃在一片狼藉的街道和海滩上。头上缠着纱布、拄着拐杖的伤兵一瘸一拐地挪动,他们重伤的战友只能躺在路边无助地呻吟,而运输伤员的卡车司机早已不知所终……

再向西,则是一幅几乎不可思议的画面。大大小小的船只从英吉利海峡沿岸的英国港口一拥而出,千帆竞发,冒着狂风暴雨和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开向海峡对面。这里不仅有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还有渔船、货船、私人游艇、舢板,甚至还有19世纪的明轮船。无论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水兵,还是在英国政府的召唤下自发而来的英国平民,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拯救英法大兵”、“接孩子们回家”。

这就是发生在1940年5—6月间的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次特殊的“撤退”之战。撤退往往意味着失败,而敦刻尔克大撤退却称得上是一次“胜利的失败”。从那里撤出的英法联军,后来成为了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主力军。作为传统的陆权国家,德国的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都意识不到作为传统海权国家的英国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庞大的船队对被围困的英法联军进行跨海撤退。对于“放虎归山”的德军来说,击溃而未能歼灭英法联军的胜利义何尝不是一次“失败的胜利”。最终,强大的德军只能在英吉利海峡沿岸望洋兴叹。

1940年,他们撤走了。然而,4年之后,他们还会回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敦刻尔克大撤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583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3232324
中图分类号 E195.2-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46:48